(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高校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都有育人功能。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环节,无论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承载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任务。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课程德育,强调课程的价值属性,旨在引领教育回归本真。因此,必须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看,协同育人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思想意识多样化、价值追求物欲化、舆情汇聚网络化、社会思潮聚集化、西方理论植入化和课堂纪律松懈化等复杂情况,[2]如果仅由思政课程来解决,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专业课有没有德育功能?专业课教师是否必须承担德育责任?很多高校习惯把专业课的知识性和价值性割裂开来,把专业课教师育才与育人的职责分离开来,导致专业课教学未能充分自觉地发挥好立德树人的功能。从课程设置体系讲,高校课程思政主要是由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组成,每一门课程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属性。思政课程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肩负着系统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艰巨使命。虽然专业课程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但同时也承载着育人功能,肩负着引领学生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职责,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性质所决定的。
专业课和思政课各自都有严谨的学科逻辑和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应该融入思政课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融入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横亘在专业课和思政课之间的 “两座大山”,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路径。长期以来,专业课程存在着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中缺少价值引领教学目标,缺少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技术路线。因此,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关键是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涵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高校教师肩负着发现并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的重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效。[3]然而,囿于思想认识的复杂状态和传统教学的思维惯性等,高校不仅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一致认识和统一标准。因此,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各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元素,最大程度地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效,既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也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开展课程思政,涉及诸多因素和关系,需要各方的支持和保障。将各个 “影响因子”和支撑条件围绕提高课程思政质量这一宗旨,建构出一个高效的协同机制,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协同育人的机制不健全,具体到其实施效果,存在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协调衔接不到位,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衔接不充分,以及协同育人机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4]如何以协同理论为指导,以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为目标,在专业课自身层面上实现师生协同和知行协同,在专业课与其他课程关系层面上实现课程协同,改变各个 “影响因素”的无序和 “孤岛”状态,汇聚成强大的支撑和保障的合力,是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应遵循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落实专业教师的主体责任,健全系统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发挥教学实践的助推作用,从而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整体质量。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课程思政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德智并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端正其价值取向与政治信仰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课程思政层面而言,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明确德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师生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因此,立德树人之德最重要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课程思政必须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个人的私德,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大德,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凝练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德育内容。在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德目作为一级指标,从每一个德目所蕴含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出发,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蕴含的大变化出发,从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出发,分解二级指标 (见表1)。这些二级指标构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因此,凝练思政元素就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核心要素。须指出的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意味着用思政课程替代所有课程,也并非意味着以德育替代智育,而是将高校课程中思政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精神追寻和道德修养加以挖掘与凝练,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加入精神层面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思政元素的德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这一论断强调了教师对于教育的关键性作用。任何教育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5]同样,实施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专业教师之所以是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主体要素,是因为专业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基本力量。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知、认可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教师如何利用专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比,专业教师在育人问题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专业课程本身所承载着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寓思想元素于专业素养之中,通过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强化专业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性,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传播结合,将专业课打造成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课程;学校的育人职能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应包含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这里的情感与价值目标是要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价值旨趣与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一致的,而这一教学目标只能靠教师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上。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离开真理的力量,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作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思想上要以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规范言行和高尚品德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 “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
表1 “思政元素”表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需要形成全方位的 “大思政”工作格局和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来实施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从整体上应践行双轨并进、三全育人、多向融入的思路。在课程实施中,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功能,实现实践课程的全方位介入,在课内外实践中依托师生、部门、课程和知行的协同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实现协同育人。其中,师生协同要求思政课教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专业教师树立良好的协同育人理念,其他教职工则通过优化管理和服务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作用,同时学生及时反馈思政课堂感想与收获,在真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达成育人目标。部门协同要求通过高校党委主导、学科专业引领、教务部门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理论支撑、学工部门组织学生参与、专业教师有效实施、学生反馈体验,来凝聚课程思政合力。课程协同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建立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 “三位一体”的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知行协同则要求工作推进和研究深化同步进行,通过课题立项、研讨交流、成果推广等,不断探索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路径,形成 “实践—总结提升+研究深化—实践”的螺旋上升式推进过程。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有赖于教学实践的助推作用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协同师生、部门、课程和知行各主要环节,将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专业素养与通识修养相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整合,从其设计、实施、评价到保障等方面形成多元联动、环环相接、有效统筹的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明确的思政理念指引有助于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之一是 “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思政教学需在 “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每一位教师在整体设计专业课程时,应坚持贯彻立德树人和 “三全育人”的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全过程,从而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为此,基于已有的 “思政元素”,高校教师需要结合所教专业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而选择符合课程特征的若干个 “思政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形成独特的课程思政设计表。教学设计表应包含课程的育人目标、课程育人内容以及达到课程育人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具体举措等版块。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关键在于对各种思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高校思政资源所涉众多,凡是能实现思政课程目标的资源都是合理且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文本和网络资源、显性和隐性资源等。其中,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资源是最主要的思政资源,内容涉及思想政治、哲学、文化、社会、历史与文学等跨越多学科的专业课程,形式包括教材、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和科研成果等;专业课教师是最活跃的思政资源,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思想境界、为人处世和技术能力等;校内资源如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和音乐厅等,以及校外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戏剧院节目等。高校有效整合上述思政资源,不仅可以为思政教学提供教学素材,丰富思政课堂,为课程提供更多专业知识、教学案例和实践场所,也可为学生切身体验提供多元途径,帮助学生增强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思政资源的有效整合需建设示范课型,以破解专业课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同一性两大认识难题。示范课型是一种包含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评估与改进等要素在内的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范式。它可以科学地解答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应该 “融什么”和 “如何融”的难题,有利于个体专业课教师牢固确立起价值性是专业课的固有属性、育人是专业课教师神圣职责等观念,增强了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组建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开展专业课的 “课程思政”主题研讨会,并编撰 “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建立 “课程思政”案例库专题网站、教师教学随记和学生学习随感、开发 “课程思政”微信程序等,完成从专业课个体任课教师向群体任课教师的辐射工作,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观摩、模仿、操作中习得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
高校课程体系 “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要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6]考核评价应将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效果作为主要内容。围绕 “达成度”精心研制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各级各类评奖评优中,“无例外”地确立课程思政的考核要求。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课堂考勤和课堂纪律教育,建立常态化的线上答疑与互动交流机制,给予学生答疑解惑和思想引领,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课外育人工作中给予有效的服务指导,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落实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检查评估课程思政开展及落实情况。
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行,需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通过试点起步、整体推进、深化提升,提供并健全保障条件和育人体制,推动教师对 “课程思政”的认知由表及里,行动由被动到主动,促进协同育人的有效实现,推动协同育人的质量提升。第一是先行保障,即在部分专业课中开展先期试点,通过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大讨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课程思政教研活动、课程思政主题研讨会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并总结经验。第二是重点保障,在试点基础上细化工作方案,在所有专业课范围内整体推进,明确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机制,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第三是整体保障,基于学科专业特点,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理论培训,凝练各具特色的 “课程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树立课程思政教学典范,选树 “课程思政”优秀样板,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共同体,充分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富有各自特色的课程思政工作品牌,不断提高专业教师育人能力与水平,最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