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那琳梅 秦丽
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甘肃 兰州730046
人类Pegvirus(HPgV,之前被称为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病毒是黄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可通过输血途径传播[1,2]。为探讨该病毒在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流行情况及对输血安全的潜在威胁,本研究对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Pegivirus感染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1 标本来源 随机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符合献血条件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768份。
1.2 试剂与仪器 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抗-HPgV检测:抗-HPgV试剂(ELISA,北京贝尔,仅限科研使用)。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每个项目使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进行检测(HBsAg:上海科华、厦门新创;抗-HCV抗体:北京万泰、厦门新创),抗HIV(法国伯乐、厦门新创)、抗TP(上海科华、厦门新创);以上检测试剂均有国家批准文号并有批检合格标识,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为STAR-FAME 2420/2430全自动酶联免处理系统(瑞士HAMILTON公司)。
1.3 方法 随机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经过本站采血车初筛后符合献血条件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768份,分别进行抗-HPgV、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阳性及阴性对照和室内质控值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时,判定试验结果有效。
2.1 1768份标本检测结果 抗-HPgV阳性3例,阳性率0.17%,其他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1768份标本检测结果
2.2 3份抗-HPgV阳性标本检测情况 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0岁2例,>30岁1例,学生2例,群众1例。3份抗-HPgV阳性标本检测未发现庚肝抗体阳性献血者与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献血者等重叠感染情况,ALT均正常。
HPgV在世界各地人群中普遍存在,可通过输血途径传播。有偿献血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3]。发达国家感染率为3%~14%,发展中国家为13.2%~24.2%[4],我国为3.18%~4.71%[5]。本研究显示,兰州地区符合献血条件的无偿献血人群中HPgV感染率为0.17%,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采集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源质量明显提高。②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测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对HCV/HIV的血液筛查可能进一步排除了感染HPgV的献血者,从而保证了血液及血制品的安全。③随机抽取的样本量可能不足,有待进一步扩大检测数验证。
本次调查虽未发现抗-HPgV阳性献血者与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献血者等重叠感染情况,但HGV与HCV、HBV、HIV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HPgV致病性尚不确定[6],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PgV感染率很低,但常规献血者筛查后仍存在输血传播HPgV的风险。因此,应重视该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