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猛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慈善是一种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体现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彰显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向性、一致性。将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教育内容的扩充,是实践载体的创新,这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探讨将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对大学生慈善认知、慈善意愿、慈善行动等情况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更加可行的改善建议。为掌握这些情况,笔者在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789 份。在受访大学生中,男性有664 人占37.12%,女性有1125 人占62.88%;从年级分布看,大一有693 人占38.74%,大二有624人占34.88%,大三有312 人占17.44%,大四有160人占8.94%;从政治面貌看,共青团员占绝大部分,有1559 人占87.14%,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有172人占9.61%。
个体是否积极参与慈善与其主观上是否已经形成科学的慈善认知有着紧密联系。从调查结果看,对“发展慈善是哪个主体的责任”的回答,受访者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的有1404 人,占78.48%,认为是“政府的责任”的有205人,占11.46%,认为是“企业的责任”的有44 人,占2.46%,认为是“富人的责任”的有52 人,占2.91%,认为是“民间社会组织的责任”的有84 人,占4.7%。从对慈善呈现形式的理解看,认为慈善是“捐钱”的有1569人,占87.7%,认为慈善是“捐物(书籍、衣物等)”的有1630 人,占91.11%,认为是“心理上的同情或关心”的有952 人,占53.21%,认为是“参与慈善服务”的有1605 人,占89.71%,这说明大学生对于“慈善”的理解侧重于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仅仅是主观上的同情。从对慈善功能的认同来看,赞同“慈善可以促进社会平等”的占75.12%,赞同“慈善可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占86.52%,赞同“慈善可以增进友善氛围”的占82.78%。总的来说,受访大学生的慈善认知是比较科学正面的,能够客观评价慈善的功能作用。
大学生的生活场域以校园为主,其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支持。因此,大学生更倾向于奉献时间、精力,去参加一些慈善服务或者志愿活动。现实中的调查结果也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相呼应,74.06%的受访者倾向于 “加入慈善组织参与活动”,85.86%的受访者倾向于“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而倾向于“捐赠钱款”、“捐赠物资”的受访者分别占51.7%、48.97%。
从参加慈善活动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参与慈善的动机比较端正(如表1 所示),比如受访者中有1151 人认为“参加慈善公益是我的社会责任”、1429 人认为参与慈善是要“帮助弱者,奉献爱心”。但也发现部分大学生参与慈善带有明显功利性,比如597 名受访者认为参与慈善是为 “综合测评加分”,724 名受访者认为参与慈善是为 “结识更多的人”,1402 名受访者认为参与慈善是为 “丰富自己的阅历”,1337 人表示是为“锻炼个人能力”。
表1 您参加慈善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N=1789)
根据调查数据,75.18%的受访者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参加过慈善活动,85.24%的受访者在进入大学后参加过慈善活动。可见,大学生的慈善参与度整体较好,这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慈善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受访大学生参加慈善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53.97%的参与者是“集体组织,主动参与”,17.9%的参与者是“集体组织,从众参与”,28.13%的参与者是“以个人形式参与”。
慈善行动是将慈善意愿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过程,慈善行动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时间是否充裕”“慈善组织是否有公信力”“个人能力是否足够”“资金是否宽裕”“能否得到慈善活动信息”是影响慈善行动的前五位因素,分别占83.12%、70.77%、69.54%、67.92%、57.8%。在这五大因素中,能够比较容易做出改善的是培育大学生的慈善参与能力、优化慈善活动信息分享。其余诸如“班级或者社团是否统一安排”“内心是否认同慈善”“学校是否有鼓励政策”等都可以通过优化政策支持做出改善。
表2 影响您参与慈善的因素有哪些?( N=1789)
综合以上,当前大学生的慈善认知、慈善意愿、慈善行动总体是符合其群体特征的。但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践载体,仍需对大学生加强慈善教育,端正其慈善参与动机,强化慈善意愿,改善慈善参与效果。
将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上是对课堂思政与日常思政的创新拓展,从方法上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根据问卷调查,认为需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慈善教育的受访者有1624 人,占90.78%;从受访大学生对慈善教育形式的期待来看(如表3 所示),“开展慈善公益实践活动”“融入思政课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成为最受欢迎的三种方式, 分别占79.59%、77.14%、65.57%。从宏观上来讲,以上三种方式都属于“大思政”范畴。结合大学生慈善认知、慈善意愿、慈善行动的情况及其对慈善教育的期待,笔者认为将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要运用好思政教育课堂这个主渠道和日常思政教育这个主阵地。
表3 在高校开展慈善教育,您希望采用的形式是?( N=178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也是普及慈善知识、培养慈善理念、养成慈善文化、引导慈善行为的重要渠道[2]。笔者以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四门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将慈善教育融入教学设计。
1.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版)”教材中,设置有“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两部分内容。在这两部分讲解中,可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慈善法规融入教学内容,对慈善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慈善伦理、法律层面的剖析,引导大学生对慈善公益有客观全面的认知。另外,思政课教师也可适当宣讲当代慈善模范人物、模范慈善组织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 激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
2.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近代中国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黎民百姓不仅饱受外来侵略和国内战乱之苦,而且频遭自然灾害侵袭,政府无力挽救民众疾苦,大量仁人志士、爱心企业家成立慈善组织,担负起救济黎民的重任。在“纲要”课教学中,可以讲述谢家福、郑观应、盛宣怀、沈敦和、熊希龄、张謇等慈善家群体救济灾民的善行义举;可以讲解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中华妇孺救助会等慈善组织在赈济灾民、纾解灾难中的作用。以上讲解,旨在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慈善精神的历史传承性,让大学生认识到慈善人物、慈善组织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3.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当前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观的研究极少,这是由于人们缺乏对马克思、恩格斯慈善论述的科学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讲授中,思政课教师要澄清误解、传递三个观点: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否定、批判的只是资产阶级的虚伪慈善行为,他们从来没有否定过一般人的慈善行为,而且对无产阶级的仁慈之心曾予以充分褒扬。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慈善活动的否定只是局限于慈善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这一特定功能,从来没有否定慈善在扶贫济困、救孤助残这些基本社会功能。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是基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他们不仅要领导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还要与拉萨尔、蒲鲁东和施蒂纳等小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不得不批判被小资产阶级当作理论基础的“慈善”“博爱”等抽象人性论[3]。通过以上讲述,旨在让大学生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慈善事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相悖。
4.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该课程的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板块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建成小康社会”等内容与慈善也有关联,比如慈善组织和爱心公众开展各类关爱底层贫困群众的救助活动,就有助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慈善教育融入这门课程,可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组织(包括慈善组织)的定位、功能是什么,慈善组织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任课教师在讲授中可以结合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在汶川大地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灾难中慈善组织和慈善捐赠的重要作用。第二,在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慈善组织、慈善捐赠、公益活动发挥什么功效,在扶贫攻坚、救助弱势群体领域慈善有何作用。
1.营造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在校园明确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要通过学校广播、班团建设、校园网络等途径将慈善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慈善力量,促使其生成慈善意识。其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嵌入慈善元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润物细无声”的优势。可以探索在校园艺术展、读书节、报告会、社团文化节、文化大讲坛等活动中融入慈善元素,进而深化学生对慈善公益的感知程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引导学生社团参与慈善。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前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的重要力量。因此,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慈善活动、传播慈善文化,要积极倡导学生参加公益支教、公益慈善大赛、开展慈善义卖、暑期“三下乡”、慰问孤寡老人、关注环境保护等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塑造慈爱之心。
3.强化慈善实践参与效果。当前部分学生只是注重了慈善活动本身,而对慈善活动蕴含的思想教育价值感受不深刻,这使慈善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打折扣;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开展慈善活动存在时间过于集中、与慈善组织对接不畅等难题。因此,要强化慈善实践参与效果: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校团委工作人员在鼓励学生参与慈善实践的同时,加强对慈善活动的内涵教育,不能使慈善活动形式化。二是要搭建慈善实践平台。学校应当与社区、街道、慈善组织、民政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参与慈善实践搭建平台,为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提供保障。
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创新性、复杂性工作,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还应把握如下几点:一是要把思政教师队伍的慈善教育摆在前头。开展慈善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需要施教者掌握管理学、文化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高校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实现“让施教者先受教”,确保施教队伍素养过关。二是要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教育,更要注重课堂外的慈善实践,为大学生参与慈善实践提供必要支持,在实践中检验、强化课堂教育实效。三是分清慈善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定位与初衷。探索将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定位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初衷是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施教者要注意与教学专题的契合度,不可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总的来讲,慈善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种有益尝试,只有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相互协作,才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从而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