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sIL-2R、MUC1 检测及其意义

2020-11-20 13:42谭莉霞仝甲钊王航宇董勇华静魏书堂杨文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谭莉霞,仝甲钊,王航宇,董勇,华静,魏书堂,杨文义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开封475000)

溃疡性结肠炎属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及便血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有研究表明,免疫炎症损伤参与该病的发病过程[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sIL-2R)是衡量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白细胞介素2 具有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其水平升高表明免疫系统被激活,可引发结肠黏膜炎性反应[3]。黏蛋白可保护黏膜上皮,其中上皮细胞膜结合黏液素1(MUC1)影响细胞增殖与凋亡,具有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有研究报道,MUC1 表达异常,可诱发直肠炎症与肿瘤[4]。本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sIL-2R、MUC1 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活动性、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研究组),另选取6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47例,女42例;年龄21~74 岁,平均(43.98±10.36)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4.28±0.63)年;轻度35例,中度44例,重度10例;活动期58例,缓解期31例。对照组男29 名,女35 名;年龄19~80岁,平均(46.13±11.23)岁。两组参与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研究组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5];对照组均为体检健康者,无内、外科疾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者;伴心脑血管疾病、肺、肝、肾严重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风湿性疾病者;肠结核、阿米巴痢疾等感染性结肠炎者;放射性结肠炎、克隆性结肠炎以及缺血性结肠炎者。

1.2 方法

1.2.1 血浆sIL-2R、MUC1 水平检测 研究组于入院第2 天清晨,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IL-2R、MUC1 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2.2 治疗和预后评估 研究组入院后均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草案)》[6]实施常规治疗(活动期:柳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病情严重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期:柳氮磺胺吡啶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治疗);于治疗2个月后,行内镜复查,观察黏膜愈合情况,并据此将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划分为预后良好组(Mayo 内镜评分=0 分)与预后不良组(Mayo 内镜评分≥1 分),对比血浆sIL-2R、MUC1 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sIL-2R、MUC1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确定最佳截断点(cut-off 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95%CI)。

1.3 观察指标

1.3.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

1.3.2 轻度[7](腹泻<4 次/d,无便血或便血轻,内镜下Mayo 评分1 分,黏膜充血但无出血)、中度(腹泻4~6 次/d,有便血,内镜下Mayo 评分2 分,黏膜明显变红,糜烂,接触性出血)、重度(腹泻>6 次/d,明显黏液血便,内镜下Mayo 评分3 分,溃疡,非接触性出血)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

1.3.3 活动期[8](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内镜下Mayo 评分1~3 分,病变部位充血、水肿,表面糜烂、溃疡)与缓解期(无腹痛、腹泻、血便及发热等症状,内镜下Mayo 评分为0 分)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1.3.4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各指标水平比较。1.3.5 血浆sIL-2R、MUC1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两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多样本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另采用ROC 曲线评估血浆sIL-2R、MUC1 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 研究组sIL-2R、MUC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sIL-2R、MUC1 水平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sIL-2R, MUC1 level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2 轻、中、重度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 sIL-2R、MUC1 水平在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中依次升高(P<0.05),见表2。

表2 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2.3 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 活动期sIL-2R、MUC1 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5),见表3。

表3 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between active and remission patients

2.4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各指标水平比较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预后良好者45例,预后良好组sIL-2R、MUC1 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见表4。

表4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sIL-2R、MUC1 水平比较Tab 4 Comparison of sIL-2R, MUC1 between good prognosis group and poor prognosis group

2.5 血浆sIL-2R、MUC1 水平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血浆sIL-2R、MUC1 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76.92%、84.62%、76.92%,特异度分别为80.00%、77.78%、86.67%,AUC 分别为0.805、0.821、0.873,见图1 和表5。

图1 血浆sIL-2R、MUC1 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的ROC曲线Fig 1 Roc curve of plasma sIL-2R and MUC1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表5 ROC 曲线分析Tab 5 ROC curve analysis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是由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9]。此类患者疾病活动期经免疫制剂及生物制剂治疗后,虽病情可获得缓解,但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10]。因此,积极寻求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并能预测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血浆sIL-2R、MUC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sIL-2R、MUC1 水平异常升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免疫系统被激活,B 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后大量表达sIL-2R,则表现血浆sIL-2R水平升高[11]。有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IL-2R 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12]。MUC1 作为膜结合型黏蛋白,在正常肠道上皮细胞中处于低水平表达,当肠黏膜发生炎症或癌变时,MUC1 表达量增多,有研究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MUC1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13]。本研究结果还发现,sIL-2R、MUC1 水平在轻度、中度、重度患者中逐渐升高,活动期患者sIL-2R、MUC1 水平较缓解期患者明显升高,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IL-2R、MUC1水平的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关系密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越严重,则免疫系统被激活愈加明显,炎症反应越重,继而sIL-2R、MUC1 等表达更多;另外处于疾病活动期,肠黏膜炎症反应越活跃,进而表达sIL-2R、MUC1 等亦增加。有研究也指出,血清sIL-2R 水平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最高,中度次之,轻度最低,血清sIL-2R 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14]。

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治疗后,预后不良者sIL-2R、MUC1 水平较预后良好者高,另外血浆sIL-2R、MUC1 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76.92%、84.62%、76.92%,特异度分别为80.00%、77.78%、86.67%,AUC 分别为0.805、0.821、0.873,提示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血浆sIL-2R、MUC1 水平检测,可反映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研究表明,sIL-2R 可作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完全愈合的一个生物标志物[15]。sIL-2R作为免疫抑制物,具有与封闭因子类似的作用,可对T 细胞周围的白细胞介素-2 进行中和,促使机体自分泌效应减少,且其高水平可减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与某些疾病以及机体免疫状态关系密切;另外sIL-2R 水平升高可部分地与B 细胞膜相结合,增强B 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 受体的反应,导致异常抗体产生,引发抗原-抗体反应,促使补体激活,进而引发组织炎性损伤[16]。另有研究表明,MUC1 可作为炎症性肠病治疗的靶点[17]。MUC1 在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中有重要作用,其不适当表达可促使肠道形成易感的环境,易引发炎症性疾病或炎症相关性肿瘤[18]。MUC1 表达失控,异常增多,大量MUC1可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进而促进结直肠炎症的发生。sIL-2R、MUC1 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炎症活动性越强,预后越差。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血浆sIL-2R、MUC1 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综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sIL-2R、MUC1 水平异常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活动性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慢结汤治疗慢性结肠炎105例观察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