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王琳
拨开尘封岁月,望向历史深处。70年前,在解放大西北的隆隆炮火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在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成为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颗高等教育璀璨明珠。
回眸峥嵘岁月,喜迎七秩华诞。70年后,这座交织着光荣与梦想、流淌着红色基因的民族高等教育殿堂,在黄土地上绽放独有的华彩,谱写出一曲曲民族团结、立德树人的辉煌乐章。
“我们在大西北美丽校园相聚,跳动的心啊和那黄河一起歌唱……我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七彩的梦啊在那蓝天自由翱翔……”这悠扬跌宕、高亢激越的歌声,将西北民大人的梦想和心声娓娓道来。
这是蓬勃发展的西北民族大学,是砥砺奋进的西北民族大学,更是师生校友共同放歌的西北民族大学!
70年光辉岁月,红色基因早在建校初期便已融入血脉。
伴着中国共产党解放大西北的隆隆炮火声筹建初创,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西北民族大学自创建起,便流淌着红色血脉,担当着使命荣光。
1949年9月,为更好地满足民族工作需求,经彭德怀指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在兰州成立“藏民问题研究班”,为藏族地区培训干部;11月,该班扩大为“藏民学校”,开始招收来自西北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1950年年初,“藏民学校”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8月,西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4月,学院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是共和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开端。砥砺奋进70年,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建校以来,学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前进,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薪火传承,开拓前行。
1960年建校10周年时,学校发展为拥有政治系等10个系科、在校学生2500余人的民族高等学府,初步形成了本科、专科、中专、干训、预科等办学层次以及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到2000年,学校已有3个教学分院、15个系(部)、2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00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深造。2003年,学校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大学的坚定自信,吹响了奋力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号角,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如今,西北民族大学已建设成为涵盖11个学科门类、73个本科专业,贯通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培养各类人才18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在诸多领域创造佳绩。
70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民族同心同力、与高等教育事业同向同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同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潜心耕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纪念建校7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西北民族大学将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和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智库。
继往开来,逐梦前行,西北民族大学必将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红色血脉,再铸辉煌,西北民族大学将在新的长征路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时代强音!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是培根铸魂的伟大事业,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者扎根西北民族大学,春风化雨,德润陇原。
生于1907年,被誉为“格萨尔学奠基人”的王沂暖教授是我国最早翻译和研究《格萨尔王传》史诗的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教学之余勤于研究,笔耕不辍,写出了知名藏学家、格萨尔学家、作家、翻译家的傲人簡历。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位学生,八旬寿辰,学生们写道:“五十余载,辛勤耕耘,诲人不倦。清贫高洁,不为名利,丹心一颗,奉献民族。”
来自江苏的唐祈教授是一位才情斐然的“九叶派”著名诗人。他放弃了锦绣江南的旖旎风景,选择来苍莽雄壮的西北挥洒才情。他将南方诗人的北方体验融入诗歌,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内涵,让诗意的种子在学生心头生根发芽,开出向美、向善的花朵。
写出国际上第一部《维吾尔文学史》的李国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专家。他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曾师从闻一多、卞之琳等文学大家,精通英、法、俄、波斯四门外语和维吾尔语。他学贯中西,学养深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华侃教授1957年来校工作,从风华正茂到白发尽染,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才子将一生奉献给了民族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汉族教师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并为当时严重缺乏教材的民族语言教学编写出权威教科书……几十年潜心笃志,他在教学和研究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甘肃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教学名师、语言文字先进个人等殊荣。告别讲坛、回归故里之际,省内外闻讯送行的学生站满了街道两侧,依依惜别之情令人潸然动容。
事实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情谊,每一天都在西北民族大学上演,也激励着更多优秀的教师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倾心奉献。
王维兰教授从教36年,她是我国文化遗产数字保护、藏文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相关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开创了一条立足西部、着眼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领域特色的科研之路,推动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省级一流学科。
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赛音教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他创作的《凡人善举》《中华吉祥果》《中国大船》《黄河之滨也很美》等作品脍炙人口、影响广泛。他先后为各类大型晚会担任音乐总监,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并获奖,用音乐为母校谱写了奉献、奋斗的华彩乐章。
1979年出生的李永宏教授如今已是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在中国民族语言信息技術相关领域多有成就,2014年就获得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支持。作为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他在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和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已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
谢再善、黄奋生、才旦夏茸、丁汉儒、周大正……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奠定了西北民族大学这座不朽大厦的基石。他们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黄土地精神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始终为立德树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任务弦歌不辍,砥砺前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业发展,教育为先。人才培养始终是一所优秀大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西北民族大学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各民族学子梦想起航保驾护航。
建校70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培养出56个民族18万余名学子,毕业生足迹遍及海内外。民族团结、祖国发展的舞台上,处处都活跃着民大人不负韶华、努力奋斗的身影。其中,有超过85%的学生毕业后扎根民族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中,既有民大人为地方发展谋篇布局,也有民大人投身一线、奉献青春;各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中,一代代民大学子敬业笃行、学以致用;在更多行业的传承与发展中,民大学子担当作为,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原畜牧兽医系校友韩雪清是学校培养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代表人物。她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人畜共患病研究室主任,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丰硕,贡献卓著。
中国体细胞克隆猪第一人,原畜牧专业优秀校友潘登科,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他在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分子胚胎发育和小型猪异种模型建立等领域成绩斐然,为我国创建抗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器官移植猪研究迈出了关键一步,加速了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究进程。
毕业即入职华为,后担任京东商城战略副总裁的校友乙壤月是学校培养出的新时代弄潮儿。他在西北民族大学勤学向上、多元包容的学风激励下,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大学时光不仅让他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跨文理科攻读双学位也为他日后在商界施展抱负积蓄了动力与能量。
细数优秀校友,可谓人才济济、珠玉满堂:著名书法家吴廷富,高教管理专家尹万杰,著名作家、藏学家尕藏才旦,著名作家马自祥,油画家燕娅娅,经济学家王仁曾,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黄金中,著名青年导演万玛才旦,环保科研人王静,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联邦材料研究所高级科学家张传芳,用10年时间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贫困儿童完成学业奔忙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李冕……从飘雪北方到椰风南国,从东海之滨到西疆边陲,在360行的每一行,在每一个挥洒青春热血、无私拼搏奉献的角落,都有风姿卓然的民大人。
多年来,“勤学、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已深深地浸润每一位民大人,成为他们笃行致远、砥砺前行的性格基因和精神气质。他们把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发展,练就建设祖国、报效人民的过硬本领,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风采,彰显着西北民族大学高品质立德树人的累累硕果,点亮了民族团结进步、祖国繁荣发展的光荣与梦想。
科研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亦是彰显大国地位的关键标志。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不仅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70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始终突出服务国家战略,以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完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至今,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918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863”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招标项目4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专项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7项,省部级项目74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11项。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复兴的精神源泉。坚定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高度的基础上。学校聚焦三大史诗研究,宁梅教授团队申报的“俄藏《格萨尔》文献辑录及电子资料库建设”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孟开教授团队申报的“中国《江格尔》文本集成与研究”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2018年11月,在学校三代《格萨尔》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学术巨著《格萨尔文库》面世出版,堪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的典范。
三大史诗研究高地的打造,只是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行稳致远,久久为功,西北民大人的故事如同他们所研究的史诗,汇聚成中国学人的奋斗历史。
在强基提能的基础上,西北民族大学自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斯琴孟和教授团队和敖特根教授团队申报的“蒙古语族诸民族民间故事类型分析与数字化研究”和“俄藏蒙古文文献目录译介与研究”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提升了我国在海外蒙古文文献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于洪志教授带领团队搭建的“一带一路”特色農产品多语言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多语言学科优势,致力于实现面向汉语、民族语和外国语的多语种机器翻译、语种识别、多语种知识库、信息服务等技术研究,解决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跨语言信息沟通障碍的困境。
在科研应用和开发领域,多年来,西北民族大学致力于将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大学使命。土木工程学院曹万智院长带领团队研发的“外墙保温及围护用断热节能复合板块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科研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马忠仁教授率领的动物医学生物工程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了动物细胞工程及病毒性疫苗、西部地区物种资源细胞库等技术平台,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中唯一承担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的教育机构,拥有口腔医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和4位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乃至西北民族大学每一个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水平等都不断得到提高,产学研结合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振兴的能力不断进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重大项目申报中捷报频传。
文化兴则国运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首西北民族大学的奋进历程,每一个脚印、每一步前进,都闪耀着西北民大十八万各族学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不懈奋斗的时代光芒。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七十载砥砺奋进,尽管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西北民族大学以“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精神始终未曾改变。
2020年1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凶猛袭来,让庚子鼠年的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注定会被人们铭记。
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开办医学教育70年的西北民族大学快速响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先后派出六批共32名医护人员跟随甘肃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以一颗民族高等教育的初心和医者仁心,在抗疫一线谱写了一曲曲逆行者之歌。
方岩,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也是甘肃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重症救治组队员。从1月28日出征武汉到3月21日平安返兰,方岩度过了令他终生难忘的54个日夜。方岩说,他之前从未到过武汉,也从未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与武汉相遇,但他不后悔这样的相遇,感念相遇在一起患难与共、同心战疫的日日夜夜。作为一名西北民大人、一名医者,能在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白衣执甲,挺身而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这辈子值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西北民大人一直都在。他们中有抗击过非典的51岁老将,也不乏初出茅庐的新兵,还有孩子刚满1岁的新手妈妈,面对疫情,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民大医学人。
“我是党员,也是重症医学专家,关键时刻就应该冲锋在前……”
“我有20年的呼吸内科工作经验,我主动请缨前去支援……”
“我没结婚,没有后顾之忧,让我去……”
一份份言辞恳切的请战书,一枚枚义无反顾的红手印,一个个可敬可亲的民大人,都是西北民族大学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最生动的诠释。
与此同时,以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为技术支撑,由西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研发的动物血清系列产品,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究和生产中获得70%以上的订单,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杨晓娜面对家中亲人去世,只能将歉疚和悲痛化作坚持的力量,继续坚守在战疫一线;在宁夏第四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医疗系1994届校友周玮临危受命,作为宁夏呼吸病学专家第一时间进驻医院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线咨询平台,由学校附属医院40名医生组成的专家组率先入驻,为市民提供在线咨询,就医问诊;在校园及家属区的各个角落,由学校625名教职工组成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主动配合社区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在兰州和武汉两地,由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与武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手创作的抗疫主题歌曲《平凡的守望》,以跨地跨校协同合作的方式,用歌声向默默奉献在战“疫”一线的全国千千万万城乡社区工作者表达诚挚谢意和崇高敬意……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大人战“疫”攻坚、逆行出征的使命担当,更看到了民大人不惧生死、无悔奉献的家国情怀。
扎根西北,坚守初心,如脚下的黄土地,在广阔天地中耕耘希望;
奔流不息,砥砺前行,如澎湃的黄河水,于沃野千里中团结奋进。
黄土地与黄河,如同西北民族大学的精神象征,既扎根陇原大地,又奔赴天南海北。2020年6月14日,在西北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倒计时100天暨校旗传递活动启动仪式上,校庆吉祥物“石榴娃”正式亮相。小西和小北两个“石榴娃”手牵手向前奔跑的形象,寓意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正是西北民族大学各族师生朝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携手奋进、努力奔跑的形象写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也是民族院校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建校70年来,作为在共和国晨曦里诞生、流淌着红色基因的民族高校,西北民族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坚守铸魂育人的使命初心。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三次被甘肃省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先后荣获国家级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民族大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体系、研究体系、教育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处,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筹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发挥区位和学科专业优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课程,在“凉州会盟”的白塔寺、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和青海贵德等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地,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基地。
课堂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架起了各族师生传承创新科学文化知识的时代桥梁,一批批栋梁之材从这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校园里,科技文化节、民族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一院一节一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深入阐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精髓;公寓中,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享的“嵌入式”生活环境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交流交融空间,成为西北民大最美的“风景线”;校园外,一支支田野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走到改革开放前沿、走进脱贫攻坚一线,在服务社会中感受党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实践……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
今天,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十八万各族学子与西北民族大学相遇、相知、相守,各行各业都闪现着西北民大人奋进拼搏的身影。每一个石榴娃,都是西北民族大学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培育出的丰硕之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們跟随母校共同成长,也传承并发扬着母校精神,更与母校一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砥砺奋进,同筑新时代的荣光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