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仁芳
2019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温州要以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载体,抓牢民营企业这一根本,着力培育新动力、形成新动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19年12月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确定的六个工作主攻点中,“民营经济发展”是主攻点之首。
龙湾历来是民营经济发展“沃土”,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龙湾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浙江省政府先后批准设立农业新技术开发示范区和扶贫经济开发区,使龙湾成为了温州推动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发展的“试验田”。2012年以来,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南科技城相继落户,龙湾还被赋予了建设自创区核心区的重任,再次承担起政策先行、开放探路、创新赋能的历史使命。区委、区政府提出,到2022年初步把龙湾区建成引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集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板区。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就龙湾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1.民营企业已成为全区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力量。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初步统计结果,2018年全区民营企业在数量、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且较5年前有所提升:
2018年全区共有各类企业法人单位13918家,其中民营企业法人13792家,占所有单位数的99.09%。
全区民营企业法人共有从业人员数230362人,占全区企业法人从业人员总数的94.43%。
全区民营企业法人共实现营业收入2111.89亿元,占全区所有企业法人营业收入的97.07%。
2.全区民营企业单位数及营业收入同步较快增长。全区民营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8617家增长到2018年的13792家,5年间增长60.06%。同时,全区民营企业法人营业收入从1254.57亿元增长到2111.89亿元,增幅达到68.34%,双双实现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增幅略快于企业数增幅。
3.全区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五年间,龙湾二三产业单位数比重出现了翻转,由原来的6:4变成了4:6,第三产业单位数占比从2013年的46.28%增长到2018年的59.28%。这主要是因为全区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迅猛增长,而工业企业增长明显放缓的原因。5年来,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法人单位数从4166家增长到8691家,增幅达到108.62%。全区制造业民营企业单位从4444家增加到5102家,仅增长14.81%。
4.批发零售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批发零售业从2553家增加到4600家,增长80.18%,从业人员数增长64.87%,营业收入增长145.77%。其中青山大楼入驻的37家限上贸易民营企业法人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占所有批发零售行业营业收入的42.74%。
5.高技术服务业呈井喷式增长。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的民营企业法人从237家增加到1038家,增幅达到337.97%;从业人员数从2400人增加到7800人,增长216.23%;营业收入增长从5.26亿元增加到31.08亿元,增长490.87%。
6.教育和文体娱乐行业发展迅猛,但企业规模依然偏小。民营教育和文体娱乐企业法人数得到快速增长,从75家增加到323家,增长330.67%;从业人员从738人增加到2450人,增长231.98%;营业收入从1.64亿元增加到5.14亿元,增长213.41%。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6家,规上企业数占比明显低于其他行业。
一是从业人员数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数在2013年22.16万人的基础上仅增加了0.87万人,5年间仅增长了3.94%,低于全国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数5.5%的平均增幅。
二是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下滑明显。全区从事制造业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28万人,比2013年减少2.55万人,降幅达到19.86%。
三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速远低于单位增幅。201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有5.76万人,比2013年增加1.96万人,增幅为51.5%,增幅远低于第三产业单位数108.62%的增长幅度。
一是专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不足20%。全区民营企业中研究生学历从业人员数为553人,本科学历1.39万人,专科学历2.97万人,分别占全体从业人员数的0.24%、6.02%、12.87%。
二是持有资格证书技能人员比例仅为10.32%,高级技师人数更是凤毛麟角。在技能人才方面,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人员670人,技师1188人,高级技能人员2356人,中级技能人员5835人,初级技能人员13724人,分别占全体从业人员数的0.29%、0.52%、1.02%、2.53%、5.96%。
在龙湾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持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但从普查数据上来看,龙湾区的制造业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以及工业区升级改造、环保政策的影响下,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一是制造业整体发展态势不乐观。
全区制造业民营企业法人实现营业收入527.15亿元,较5年前下滑3.67%。与此同时,2018年,全区工业企业正常营业比例仅为75.83%(其余为停歇业、当年关闭、当年破产、当年注吊销、筹建等),5.87%的利润率也低于全国制造业6.49%的平均水平。二是传统的七大制造业占比及总量均有所下滑。2018年,龙湾区传统的泵阀、紧固件、钢压延、制鞋、服装、塑料制品(合成革)、文教办公用品等七大制造业,单位总数占全区工业企业的55.64%,从业人员占62.64%,营业收入占55.78%。虽然各项指标仍占半壁江山,但与5年前相比,七大制造业企业数量在整个制造业单位中的占比及绝对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钢压延、制鞋、服装行业下降较快,企业法人单位数累计减少了17.9%。同时,七大行业的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与2013年相比,七大行业营业收入累计下降13.45%,远高于整个制造业3.67%的下降水平。其中塑料制品(合成革)、制鞋、服装、钢压延行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分别下降69.18%、30.21%、26.68%、13.1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当前,龙湾区高技术制造业以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为主,但存在总量少、规模小、梯队弱的问题,还远远达不到产业集群的要求。
1.总量少且分散。2018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仅223家,其中电子器件制造业82家、仪器仪表制造业76家、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54家,分别占全部制造业的1.61%、1.49%、1.06%。从企业经营地来看,分布较为分散,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化、园区化。其中电子器件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蒲州街道,有42家(9家规上企业均在蒲州街道),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51.2%,但该街道近几年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收储,造成高技术制造企业一定程度的外流。9家规上企业已经搬迁4家,其中有3家迁区外;而其他两个行业的经营地分布更为分散。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中,经营地在蒲州街道有16家、永兴街道14家、永中街道11家,其他3个街道13家;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中,经营地在蒲州街道27家,永兴街道18家,永中街道15家,其他街道16家。
2.大型高技术制造企业缺乏,以微型企业为主。29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6家,其中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及年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的仅1家。在规下企业中,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24家,从业人员少于20人且营业收入少于300万元的微型企业占高技术制造企业总数的52%。
1.加快智能装备及生命健康产业规划布局。
以自创区加快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契机,对全区产业集群进行近期与远期规划,为产业集群的集聚、培育、壮大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比如中国眼谷科创园周边预留更多的生产场地,为后期集聚而来的产业链民营企业预留发展空间。
2.加快培育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以康德莱、贝普、小伦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陆续在空港新区集聚,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快培育创新性领军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企业“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不断引导医疗器械产业链中小微企业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入驻小微园,打造成龙湾重点特色产业,逐步构建有全国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同时还要加大对现有高技术行业企业群体的保护力度。电子器件、仪器仪表等行业是我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不少高新技术制造业规上企业出现外迁情况,亟需引起重视。各职能部门要实时掌握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及高成长值企业的发展动向,对企业新需求要尽可能给予协助,提供“住家保姆式”服务。
3.加快培育高技术服务业集聚群。
高技术服务业通过专业化服务扩散高技术成果,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龙湾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产业。要加快落实龙湾区《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推进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特别是要根据区域现有服务业特点及关联企业服务需求,定制专业性的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平台。
以蒲州街道为例,该街道蒲江、雁湖、天鹅湖以及创客小镇等4大社区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占全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总数的60%,同时该街道商务楼宇占全区商务楼宇总数的74.6%,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集中度及较成熟的办公条件,亟需政府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将高技术服务业集聚与楼宇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培育、组建服务业联盟等工作有机整合,加快建成高技术型楼宇、高技术型街区。
1.重塑传统制造行业新版图。在统筹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创区以及国家高新区协同发展的前进道路上,龙湾区要重新对主导制造行业进行定位、布局,在大力培育、扶持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要及时关注龙湾传统制造业技术升级、转型升级进程,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再造龙湾工业新优势,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2.激发龙湾传统制造新活力。以温州市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八大行动”为指引,重点做好龙湾区现有的泵阀、紧固件、不锈钢、制笔等传统特色制造业,牢牢巩固区域特色产业地位。加大工业用地供给,支持传统制造业,避免优质企业外流;严格落实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推进存量空间挖潜,健全工业用地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政策体系。
3.打造温州鞋服时尚产业集群副中心。在温州争创“中国时尚服饰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结合龙湾区时尚商圈建设,加快龙湾中高端鞋、定制服装、商务休闲服、时尚女装等主导产品企业的集群引导,推行“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合伙人”等新型商业提升模式,把龙湾打造成鞋服时尚产业集群副中心。
1.为民营企业解决高级技术人员稀缺问题。普查数据显示,我区2018年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人员比例为10.32%,技师以上技能人员仅占0.81%。迫切需要政府为全区龙头企业及特色产业集群企业搭建与高校之间的桥梁,打通行业需求和温州本地高校、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建立实际可用的人才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校和职校人才靶向培养和精准引智。
2.要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在龙湾落户。从四经普数据来看,全区民营企业专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不足20%,本科以上学历仅为6.26%,这与我区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极不匹配。要抓紧出台相关人才招引细则,实施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加快实施“罗峰领雁”、“百家尖高技能人才”、“大学生双创引领”等计划,大力争取温州本地高校毕业生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到龙湾就业,积极引导在外读书的龙湾学生回流,在龙湾扎根发展。
3.要留住并扩大普通劳动力规模。常住劳动力不仅是地区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拉动城市消费的持续动力,更是民营企业愿意在龙湾扎根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龙湾区不仅要落实《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诸类政策,抓好“金领”人才招引,还要提前“开抢”普通“白领”、“蓝领”劳动力,高度关注不符合3折租房、七折购房劳动力群体现状,予以住房补贴,放宽公立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享受更多市民待遇,让外来劳动力愿意扎根龙湾。
1.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上多迈出一步。结合政府数字化转型,要继续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更多“一趟都不用跑”涉企项目,与其他地方相比,要由原有的“人有我有”转变到“人有我先、人无我有”,成为在办事便捷度方面达到最优、最省事的区域。
2.要在惠企助企政策落实上多一些主动。加大对惠企助企政策的梳理和整合,让政策兑现更加简便容易操作,尽量减少企业在台账提供方面的负担。针对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要出台定向优惠政策,在税收政策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落实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工商业电价气价,避免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做实驻企服务,要实打实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让民营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政府尚不能解决的要给出明确答复及建议,不能解决个“半拉子”就算解决了。
3.要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多给点空间。加大清理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和低效土地,推进小微园建设步伐,鼓励有地企业开展旧厂房改造提升,调高容积率提升原有工业土地的使用效率等,缓解土地需求压力,尽最大力量留住企业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