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内容,忽视对高考试题的指导性训练,并错误地认为那是二轮、三轮复习的任务。本文拟就高考中两大类型非选择题的具体设问方式和解题思路进行系统探析,以期为高三复习备考尽微薄之力。
笔者基于对近十年高考真题的反复比对,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后发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只有材料分析型和材料论述型两大类,其设问方式共有四种:
具体设问一般为概括措施、指出变化、归纳特点、比较异同等,主要考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类设问属于基础性设问,回答的答案要点基本都在所给材料中,但答题不能直接照抄原文,而是需要经过两个思维环节,先从材料中获取与设问有关的有效信息,再将这些有效信息经过概括、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用学科专业语言表述的答案要点。
此类设问通常为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条件、影响、意义、作用、评价等,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对这类问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所学内容,不能仅根据材料,而且对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要经过理解、推理、判断、解释等思维过程,从不同角度分析出答案。“背景、原因、条件”的分析一般可以从内外因(矛盾双方或国内国际)角度,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角度,主客观角度,事物发展的先后继承性等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影响、意义、作用、评价”的分析一般可以从当时和后世,积极和消极,国内和国外,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几个维度进行归纳。
具体设问一般为“有何启示”“说明了什么”“指出其本质或实质”等,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类设问的答题思路要按照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的过程进行,如思考某个历史事件的启示或认识时,应先从这个事件本身出发,再随着对此历史事件认识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向外围扩展。这种设问方式,在近十年来,只有2013 年全国卷Ⅰ第40 题第(2)小题出现过1 次,其设问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海洋利用变化”从材料一、二中可以概括为“由主动闭关到被动开放,出口以农产品为主,成为世界市场附庸,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开设商业公司进行商战,出国人数增多等”,从“变化”本身看,最直接的启示为“落后就要挨打,开放促进发展”。随着对“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便可先后得出“主权独立是开放的前提”“发展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是近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政府要鼓励商业发展并建立海军保护商业利益”“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倡导利益驱动,调动民间积极性”等很多启示。
这类具体设问一般为“评述不同观点或结论”“比较不同或差异,加以说明”“探讨说明某种结论或趋势”“提出具体论题或观点加以阐述”“说明或论述材料中现象、观点、认识”等,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一轮复习要做到教材内容材料化,分析问题试题化,即以教材内容为材料创设情境,将要深入分析的问题转化为试题,使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靠近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思维。
在一轮复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材料分析型问答题的一般呈现方式和解题思路。高考中的此类型非选择题一般给出两至三则材料,设计两到三个小题,每个小题包含两到三个问题,基本问法是依据材料一解决第(1)小题,依据材料二解决第(2)小题,或者是依据所给材料解决第(2)小题或第(3)小题。根据此类试题的呈现方式,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做题速度,其解题思路一般为:第一,仔细研读每小题的设问,厘清其设置了哪几个具体问题及每一个具体问题所涉及的时空范围;第二,带着这些具体问题研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有效信息;第三,根据设问将获取的有效信息与教材所学史实对接,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整理、拓展;第四,按照所给的分值列出要点,按照逻辑顺序,将要点序号化。
例1.(2019·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950—1980 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摘编自《1949—1984 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 年达到4 002 万吨,1986 年达到5 205 万吨,至2002 年达到18 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 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 年增长39.30%,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 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 分)
从第(1)小题的设问中可以获知,该题涉及的时间纵向跨度为1950 —1980 年,从世界史看,当时为二战结束后30 年,从中国史看,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后30 年,本题隐性介入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二战胜利75 周年的周年热点问题;空间地域范围为中、美、苏、日四大国,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前三强进行比对分析。
试题主题为“钢铁产量”,设问结构为“总体发展趋势”和“基本原因”两大方面,共有8 个小问,即中国钢产量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美国钢产量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苏联钢产量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日本钢产量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养成“定时空、明结构”的试题分析习惯,在考试情境下很容易将该题误认为是“四国钢铁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两个小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可以在试卷中勾画出来,也可以简略写在草稿纸上),并确定材料的主旨。当然,不同类型的材料获取信息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历史试题的材料大概有三种类型: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片材料。
获取文字材料信息时,第一,看材料的出处,可以从中获取时空范围、材料背景等信息,有时还能发现其价值主旨;第二,找材料中的句号,一般情况下,一句话表达一层意思,材料有几句话就有几层意思,如果有意思相同的句子,整理时进行合并即可,若材料只有一两句话,则需要看分号和逗号,关注标点符号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二文字共有三句,可整理为三个有效信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的现象,国家对钢铁的资金投资和技术投入大,国家建设提供多品种优质钢材。
表格材料形式多样,有常规表格、柱状表格、圆饼型表格、坐标折线表格等,但表格的要素都是相同的。获取信息时,第一,看表头或表下文字表述,从中可以获得时空范围和表格主题等信息;第二,看表格中横向和纵向的项目,其反映了表格的主要内容分类;第三,看表格中间区域数据的大小,并将其进行比较;第四,看这些数据在纵向、横向上的变化趋势。材料一表格的表头文字便提供了时空范围的信息,表格的横向栏目“国家”和纵向栏目“年份”提供了答题的领域和范围,既可以比较横向某一年份不同国家的数据大小,也可以比较纵向某一国家不同年份的数据大小,根据数据大小总结出数据发展趋势。由于第(1)题设问要求回答每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所以本题只要看纵向数据变化即可,从数据看“变化趋势”的一般思路是“起点如何—发展怎样—走向何方”。
依据问题和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接教材中所学历史内容,将有效信息整理、加工、概括为要点,如第二步中获取的例1 文字材料二中的三个有效信息所对应的改革开放后钢铁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前钢铁工业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政府重视并给予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高考试题后都赋有分值,可根据平时做题经验,将这一分值以最大区间的方式分配给该题的每个设问,再根据分值,大体按2 分一个要点预测答案的要点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提炼。例如,例1 改革开放后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共10 分,至少要提炼出5 个答案要点,第三步中根据有效信息已经提炼了3 个答案要点,另外2 个要点就要根据所学的此阶段的历史知识进行总结: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看,加入WTO 后国际经济竞争的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将列出的要点依据设问按历史逻辑顺序排序,序号化答题。在答题时要根据答题纸的空间来书写,字迹工整,字间距、行间距合理,使所答试卷整洁而美观。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一定要养成时空思维习惯,无论学习哪段历史,无论做什么样的历史题,要条件反射似的进行时空界定,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都应有意识地交代本节课学习的时空范围,明确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主题。教师应将学习的内容材料化,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从有效信息中提炼出原因、影响等,而不是死记硬背。
一轮复习不仅要有广度,还应有深度,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纵横比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不同认知,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历史结论,多角度论证不同观点,否则,一轮复习就变成新授课的简单重复。材料论述型探究题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灵活多样,每年都在不断变化和创新之中,但无论材料怎么变化、设问如何创新,其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没有改变。笔者依据论述历史问题的认知历程,总结出其答题的一般思路:明确时空范围和设问结构,理解括号中的答题要求;阅读并理解情境材料所表达的主题精神;提取准确信息、提炼具体论题或提出不同观点和看法;结合所学内容寻找3—4 个史实论据,按照设问结构,清晰化、序号化地答题。具体示例分析如下:
例2.(2019·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从例2 材料的出处“钱穆《国史大纲》(1940)”可知,该题的时空范围应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本题设问结构比较简单,包含“评析观点”和“得出结论”两个方面。解题的关键要看透括号中的答题要求和说明,评析的观点可以是材料中提出的任一观点,也可以是材料的整体观点。一般来说,选择整体观点要优于选择任一分观点,一方面整体观点更能体现史料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也便于寻找史实论据进行论证。试题还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即要求结论要在所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例2 材料中的四条信念是层层递进的,第四条信念就是材料的主题,即当越来越多的国民了解、热爱并能正确对待本国历史,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很大希望。作者的意图是呼吁越来越多的国民正确认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以期鼓舞抗日斗志。
这一步是做题的关键,只要信息、论题、观点、看法正确,说明和论证一般都不会出错。有的试题需要先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或情节,据此得出便于论证的具体论题、历史现象或提出与材料不同的看法。例2 中的观点在第二步中便可总结出来,即“了解、热爱本国历史的国民越多,国家便越有发展的希望”。
根据第三步提取的信息、论题、看法、观点,在该题涉及的时空范围内寻找与其有关的史实论据进行论证,一般要找3 个左右,列成要点,按历史学科的逻辑,序号化地写出来。为使答题清晰,一般分为观点、论证(论述、评析等)、总结三段,分别注明提示语,并且将论证(论述、评析等)过程的要点序号化。对例2 观点的评析可以运用2—3 个全民族抗战的史实进行正面分析,也可以增加一个反面分析的史实,如秦朝因未关注历史认同而速亡,得出的结论是“要弘扬传统历史文化”或“欲兴其国,先兴其史”。
这“四步”答题思路实际上就是历史认知的基本路径、历史思维形成的通道。在一轮复习中,按照这一路径学习、分析教材内容,定能提升学生的“史识”水平和复习效果。总之,以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呈现方式、解题思路、认知路径指引并融入一轮复习,定能跳出传统一轮复习低效、乏味的“魔咒”,引导学生“一步一景,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