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娟
(1.开封大学 a.财政经济学院;b.区域经济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封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总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市级层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并邀请专业团队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建设正有序推进,其样板效应逐步显现,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市全面落实。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示范、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新主体“双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以现代高效农业、三产融合、三链同构为依托打造西姜寨模式,以古镇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改造、文化振兴为依托打造朱仙镇模式,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载体打造余店模式,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对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河南模式”“开封模式”具有促进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区,一般都在具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的农区内划定,范围较大。它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采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理念,以及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模式。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的作用,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增收。
为适应“三高”农业(高质、高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或项目)新要求,现代农业园区要全面激活各类型主体,做大做强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培植新产业和新业态,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并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现代农业园区需要构建不同主体协调合作的机制,建成新型利益共同体,以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开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共流转土地4500亩,规划建设“一园三片区”。其中,一园为渔蔬蔬鱼菜共生产业园,园区分为鱼菜共生循环养殖中心、水培蔬菜种植研发中心两部分。“三片区”为三链同构示范园片区、主要进行高科技农业展示的农业嘉年华片区、三产融合高效农业片区,生产条件优越。计划在范村、万隆、西姜寨等乡镇区域内,创建以花生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该产业园创建,建立产业集群,推动花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花生品牌,构建现代化的花生生产核心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意图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是开封市乡村振兴的试验田,涉及该市鼓楼区和祥符区的14个行政村(见图 2)。“1+6”中,“1”是指乡村振兴这个总战略,在“1”的统领下,持续推进乡村规划引领、产业融合、环境整治、文化振兴、村庄治理、改革创新6个方面的示范试验,突出“洋气”,注重“土气”,聚集“人气”,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以现代高效农业、三产融合、三链同构为依托,打造了西姜寨模式。大律王村的鱼菜共生产业园是西姜寨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部分,是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的产业先行军。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还以古镇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改造、文化振兴为依托,打造了朱仙镇模式;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载体,打造了余店模式。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按照“市统筹、区运作、企业参与、乡村主导,两头发力”以及“整体规划、统筹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工建设朱仙镇“五纵、五横”道路基础设施,推进朱仙镇至开港大道的半中路道路提升工程,此外,还寻找优质管理团队对核心区进行统一经营,进行岳庙大街、复兴大街立面改造,推进朱仙镇全面修复和提升工程,力争使古镇尽快呈现出新的面貌,展现新的形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开封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建立了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的核心区,位于祥符区西南部的西姜寨乡。这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规划到运营,都得到了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指导。
在鱼菜共生系统里,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产品的有机特性。其秘诀就在连接鱼池和菜池的专业反应器上。反应器从鱼粪中分解出蔬菜能够吸收的养分,蔬菜吸收完这些养分,养鱼池的水也被净化了,在鱼池里可以继续使用,这样就完成一个循环。这套系统能节省用水、用肥成本,还能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
西姜寨乡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与爱思嘉农旅和北京优良食、山东寿光的战略合作,以及与中国水产研究院、河南省水产研究院、开封市蔬菜研究所、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全面合作,拟打造中国最大的鱼菜共生淡水养殖基地,成为中国鱼菜共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输出者。
西姜寨乡有源自岳飞摆阵攻汴京的盘鼓文化,有800万棵能够24小时释放氧气、含有抗癌物质紫杉醇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还有休闲观光产业与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已成为“全域生态、全域旅游”的生态之乡,成为开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范本。
图2 开封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所在区域
西姜寨乡下辖31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总人口7.2万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12.34万亩,素有“鸡鸣闻三区”之称。郑民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开港大道(在建)和省道219线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其发展定位是“开封市的小深圳、祥符区的桥头堡、港区后花园、西干渠生态走廊”。4000亩的野生动物园、教育园区、华夏幸福投资小镇以及石文化产业园等支撑起了西姜寨的经济发展。西姜寨乡成立了青创基地,重点推广西姜寨的特色产品,打造西姜寨品牌。同时,还推出农家乐自助游项目,以旅游带动一二三产业齐发展。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将产业兴旺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全面建设开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开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四家:祥符区“花生”产业园、通许县“菊花”产业园、尉氏县“食用菌”产业园、尉氏县“优质小麦”产业园。2019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财政厅批准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优质小麦、苹果、食用菌等13个主导产业[1],河南省财政给予每个产业园奖补资金3000万元。开封市推荐祥符区“花生”产业园参加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评审。另外,开封市还批准两家产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是兰考县“湖羊—蜜瓜”产业园。兰考蜜瓜已成为北京新发地的明星产品。该产业园不断拓展和完善益农信息社的服务功能,推动公益、便民、电商、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进村入户。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提供公益服务3.4万次,助推1094个村庄实现农产品上线销售。该平台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桥头堡。二是杞县“大蒜”产业园。大蒜产业是杞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一直是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杞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开封市应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出更多新品种、新农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更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推进农业现代化。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应依托开封市农科院,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本、信息、人才、技术和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并挖掘其潜能,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现代技术和装备集成区,加速先进技术和与其配套的设施装备的应用。渔蔬蔬鱼菜共生产业园就具有这样的潜质。该项目占地309亩,规划建设49个大棚,截至目前,已建成薄膜连栋大棚1个、鱼菜共生大棚21个,在建寿光荷兰温室种植大棚26个、文洛式玻璃大棚1个。项目预计年总产量790吨,产值5000万元,力争在三年内使产值达到2亿元。
开封乡村振兴“1+6”示范带应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重要载体,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政策引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2]。应大力推进兰考县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园建设,将其打造成服务大中原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全国县级示范市场;构建“政府、龙头企业、批发市场、销售大王合力抓两头,农民干中间”的产销对接新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产增收。应积极推进河南大蒜现货交易中心及配套产业园建设,将杞县打造成国际大蒜交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中心。要充分发挥1348名产业发展指导员的作用,着力加强信息技术服务,为产业园内农业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地、主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应坚持产业扶贫,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到户到人、利益联结到户到人、风险防控到户到人”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把产业园打造成产业扶贫基地,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目标。
开封现代农业产业园应以主导产业为主,围绕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3],拉长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夯实供应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开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引入国际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打造番茄循环农业产业集群、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前店后场模式盆栽花卉产业园、中医药标准化产业园、智慧果园、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园,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涉农主体提供模式借鉴。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正在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央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申报成功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扶持资金一般都达上亿元。产业园区可以获得还林造林补贴、水电路补贴、农机购置及更新补贴、土壤改良及提升补贴、基建补贴等红利。开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应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取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推进绿色生产、模式创新、要素聚集、科技支撑,作农业现代化引领者,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开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应坚持国际化、品牌化、企业化发展理念,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参与,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孵化新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将祥符区“花生”、通许县“菊花”、尉氏县“食用菌”、尉氏县“优质小麦”、杞县“大蒜”、兰考“密瓜”产业园打造成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样板区,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开封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