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乡村聚落选址与布局浅析
——以云南省迪庆州为例

2020-11-19 08:23季欣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迪庆缓冲区坡度

季欣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聚落指的是人类聚居地,包括各类建筑物与房屋以及与人类居住行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各类生产生活设施[1]。乡村聚落属于聚落的范畴,是农业人口在乡村地区的各类聚居地总称,未达到建制镇标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用地广阔,因此,乡村聚落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地关系,成为乡村地理学的焦点问题[2]。但在学术界,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滞后于城市聚落的研究,且研究区域多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3],对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较少。

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人文背景是聚落繁衍的土壤,决定了其乡村聚落的典型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GIS对迪庆州地区的聚落斑块进行核密度、缓冲区、空间叠置分析,了解滇西北地区的乡村聚落选址与布局特点,为西部乡村聚落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地貌条件复杂,高山纵谷广布,气温年较差达到52.5℃,形成垂直小气候。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迪庆州常住总人口达到41.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92~899人,管辖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以及29个乡镇。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用到的数据主要是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其中,卫星遥感影像利用BIGEMAP地图下载器下载,经过辐射定标、坐标配准等预处理提取河流、道路、村庄等地物信息,并借助Arc GIS10.3软件工具,通过目视解译对卫星影像数据进行点、线、面的矢量化,获得研究所需的迪庆州村落、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DEM数据是通过将BIGEMAP地图下载器下载的高程数据在ArcGIS中逐一生成等高线,而形成实验所需的DEM数据。

2 研究方法

(1)核密度分析:指进入划定区域的点具有不同的权重,距离中心点越近权重越大,反之,则越小。从概率理论上来说,点分布越密集,该区域事件发生率越高,根据此来判断聚落空间分布状况。

(2)叠加分析:借助ArcGIS10.3软件中Overlay工具,将不同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定量揭示该研究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内在关系。

(3)缓冲区分析:本文利用ArcGIS10.3软件的buffer工具,以500m为半径,对研究区的道路、河流建立多环缓冲带,并对其进行缓冲分析,定量分析河流和道路对聚落布局的影响。

3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1)聚落数量随高程增加表现出倒“U”型趋势,且集聚程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本文根据研究区地形特点,设置海拔高度为1600~2100m、2100~2600m、2600~3100m、3100~3600m、3600~4100m和4100~4600m六个等级范围。研究如表1所示,聚落数目随高程的变化表现出倒“U”型趋势,即在2100~2600m处聚落数达到最大值,随着海拔的升高或降低,聚落数都呈递减状态。此外,随着海拔的升高,单位聚落数越来越少,聚落的空间分布愈加分散。

(2)在同一高程不同坡度上,聚落呈现出随坡度增加数量先增后减的特点,其中在地形条件较差的斜坡上聚落也较为密集。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地形特征,将坡度分为0~2°(平地)、2~6°(平缓地)、6~15°(缓坡地)、15~25°(斜坡地)、25~35°(陡坡地)和35°以上(陡坡)六个等级范围。聚落在15~25°处,数量数达到极大值,即从平缓坡开始,随坡度增加或减小,聚落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均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平缓坡是农业生产的最理想坡度,即是聚落布局最理想区域,然而在斜坡以及陡坡地仍然有众多聚落分布,这是由于研究区特殊的地貌,相对而言,迪庆州坡度小的面积较小;其次,坡度较大的斜坡陡坡地区,是迪庆州重要的农牧业地带,聚落分布集中。

表1 不同海拔高度下村落数目

(3)从整体上来看,南坡聚落数量多且密集,北坡聚落少且分散。为了分析不同坡向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地形特征,将坡向分为Flat(-1°)、North(0°-22.5°)、Northeast(22.5°-67.5°)、East(67.5°-112.5°)、Southeast(112.5°-157.5°)、South(157.5°-202.5°)、Southwest(202.5°-247.5°)、West(247.5°-292.5°)、Northwest(292.5°-337.5°)、North(337.5°-360°)十个方向,借助ArcGIS10.3将聚落与不同坡向的属性数据加以叠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条件,把90°-270°作为阳坡,把0°-90°和270°-360°作为阴坡,据统计,阳坡聚落数量1479个,而阴坡为1004个。是因为阳坡温度条件好,光照充足,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农业区往往成为聚落分布密集区。

(4)聚落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河流和道路指向。在道路缓冲带1500m范围内,聚落数量为1374个,占全部聚落数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距离道路越近,聚落数量越多,聚落的密集程度越大,说明聚落沿着道路呈条带状分布。河流缓冲区500m范围内为最近的缓冲区,聚落数量最多,密集度最高,聚落的数量与密集度都随着距河流越远而减少。聚落呈现明显的河流指向,并且多沿主要干流分布。

4 乡村聚落布局的影响因素

迪庆州是我国西南地区高海拔、发展较滞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域广阔、地形地貌条件特殊而复杂,是多民族相融合的行政区域,其乡村聚落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结果。

(1)自然环境是促使乡村聚落形成的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中地形地貌又是影响力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5]。迪庆州地处我国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带,境内最高海拔6740m,最低海拔1486m,巨大高差与较小范围的组合使得该地区呈现出立体生态系统,极端气温年较差高达52.5℃,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为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此外,迪庆州地处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丰富的水能资源也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人文社会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与选址的重要推动力。交通是联系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重要纽带,研究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使得迪庆州形成了以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推动乡村聚落选址布局的重要驱动力。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快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建设内联外通的交通对乡村聚落的分布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茶马古道”要塞,迪庆州承担着东部藏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和中转站的重要功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迪庆日益显现出在滇川藏地区独特的经济影响力,也深刻的影响着周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5 结语

本论文利用ArcGIS软件,利用核密度、缓冲区和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对迪庆州乡村聚落的选址与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乡村聚落在空间上表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且聚落数目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倒“U”型特点。在坡向方面,南坡(阳坡)聚落分布数量多且密集,而北坡(阴坡)聚落分布少且分散。此外,迪庆州乡村聚落的选址与布局呈现明显的河流与道路指向,聚落与河流、道路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高度一致性。

(2)迪庆州聚落的形成与布局一方面是河流、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促使,另一方面是交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人文社会因素的推动而形成。

猜你喜欢
迪庆缓冲区坡度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Aqueducts
基于远程监控的道路坡度提取方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及其对策探析
初涉缓冲区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
本期导读
Linux系统下缓冲区溢出漏洞攻击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