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绍兴 31180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姣好的成绩,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得到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农村社会风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在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际,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个黄金期。但是,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阻碍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风文明的重视也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大好的契机。
1978年—2020年,农村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发展,成就喜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有了很大的完善,农村各地文化产品和文化供给不断丰富,农村各种特色传统文化愈发被重视,农村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三农”问题愈发被国家以及民众所重视,关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我国农村已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国家统计局官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7年九年间乡镇文化站一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九年间,乡镇文化站的就业人员不断增加,组织文艺活动场次不断增加,举办展览场次不断增加,藏书数量也是大幅增加。基层农民主动参与文化站活动的数量也是不断攀升,农村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民众自身的重视。(表2-1)
最近两次的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已有96.8%的乡镇建有图书馆、文化站。全国有公园及休闲健身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16.6%,比十年前提高了11.7%。全国范围内已经有59.2%的村庄建设有公园以及体育休闲场所,全国范围内已经有41.3%的村庄建立了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相比2006年分别上涨了48.5%和26.2%,发展迅速。(表2)
表1 2008年—2017年乡镇文化站情况
表2 全国乡镇、村文化设施(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较20世纪初期有了明显的改观。根据数字可以看出,截止2017年,全国范围内99.7%的村庄实现通电,比2007年上涨了1%;,全国范围内99.5%的村庄实现通电话,比2007年上涨了1.9%;全国范围内82.8%的村庄实现有线电视的覆盖,比2007年上涨了25.4%;全国范围内90%左右的村庄实现了互联网的联通,超过25%的村庄已经有了电子商务的配送站点。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农村广播电视已经实现20户以上村庄的全覆盖。(表3)
表3 2007年-2017年农村广播电视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以上各方面的表格以及统计数字可以直观清晰的表现出农村公共设施尤其是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发展,硬件设施的齐备使得农民可以主动的接触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进步。
农村文化产品和文化供给不断丰富。近年来由于城乡之间各方面差距愈发明显,政府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过程中,统筹城乡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全方面发展,在文化方面,农村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开始愈发完善,城市开始在文化层面反哺农村。根据地域特色,各地市着力将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成地方特色,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以浙江衢州流动文化服务、内蒙古“数字文化进蒙古包”、安徽文化乐园以及甘肃文化大舞台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经验。各地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众娱乐方式将文化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各类方式不仅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还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的精神境界提升。根据《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文化系统所属及管理的文化单位共有32.64万个,比上年末增加1.58万个;从业人员248.30万人,增加13.50万人。艺术表演团体15752个,比上年末增加3451个;全年演出293.77万场,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赴农村演出184.31万场,增长21.7%;国内观众12.49亿人次,增长5.7%,其中农村观众8.30亿人次,增长33.8%。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近年来,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演出场次逐年增加,而且在各类艺术表演团体中,其他表演艺术团体占据主要位置,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农村文化市场的广阔以及农民进行文化活动的主动性。
国家重视地方文化,挖掘利用农村特色传统文化资源。目前,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经收入了4153个具有重要文化保护价值的村落,全方位、多功能的一体化美丽村镇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文化与旅游部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建设与管理,2019年2月公布了2018—2020年度的175个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还广泛开展以繁荣民间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传播交流、普及推广活动,引导农村基层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抓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地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比如浙江开展乡土文化保护工程和乡土故事征集等活动,山东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山西实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乡村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此类重视活动,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都有巨大的作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即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的主体。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对于农村范围内“五位一体”建设起到关键作用,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根据最近两次的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国有幼儿园、托儿所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比重是96.5%,全国有小学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98%,全国范围内已经有32.3%的村庄有幼儿园、托儿所,比2006年提高2.2%(表2-5)。基本实现了乡镇范围内,适龄教育儿童上学的便利。农村基层党组织也愈发认识到农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国家开始突破原有的选人用人机制向农村输入大批的高素质领导队伍带领农民进步。各地还积极发挥地方特色,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讲座,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各方面多管齐下,为农村教育开辟出良善的发展环境,为农民的素质提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展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型队伍。
表4 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情况
表5 全国乡镇、村教育设施(单位%)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成果丰硕,但依旧面临许多挑战。2017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1.3亿吨,但农业生产还没有办法满足内部需求。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而2019年城乡收入比是2.7:1。四十年改革开放建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农村要想实现发展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就是要使农业农村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十分庞大,城市土地无法满足工业扩张时,农村土地在空间上被侵占也就顺其自然,许多村落开始消失也就不难理解,而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村文化建设失去了原有的物质载体。1978年,全国大陆总人口9625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79014万人,城镇化率17.92%;2018年,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城镇化率为59.58%(表6)。
钢筋水泥的工业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收入,促进社会进程的加快,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却失去了土地的依托。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使之本土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发展则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是一种镌刻了历史印记的乡土文化。农村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乡土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代价是伴随田地的荒芜、传统的失落、古老建筑的消失、人际关系的疏离为代价的,这必须引起重视。
表6 1978—2018年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
另外,城镇化的过程,除了在空间上挤占了农村大量的土地用度,农村在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扰则是“人”的问题,也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空心化”现象,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以往的城镇化过于注重城镇数量与规模等硬件上的扩充,而忽视了人在精神层面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过程中的人文气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表7)。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至2018年的农民工数据制成了表2-8,可以明显的看到农民工数量依然是一个上升的走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原生地而选择进城打工来补贴家用。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早已失去了对于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感,而且大部分农民工都是当地农村的青壮劳力,青壮年纷纷背井离乡的后果,就是使得广袤的农村失去了最亟需的劳动力,成为了“386180”部队的聚集地,青壮年作为农村文化保护和承继的最重要人群,他们的缺失实际上是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减少的关键。青壮年劳力的离开,其中还涉及新一代的成长,甚至出现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则处于城市和农村中间的尴尬空间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文化但又不愿回到乡村,甚至还会出现对于农村生活的悖逆和排斥。从另一方面而言,正是由于背井离乡的农民愈发众多,这也导致乡村教育难以为继,教育资源也面临分配难的境遇,农村中剩下的学龄儿童也面临上学难的问题,而如何解决农村主体对于农村文化的内生性认同感,是一个长期性的难题。
表7 农民工数量及增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农村。由于农民内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性使得农村文化建设也面临诸如封闭保守以及不思变通的难题。再加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城乡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但是机器化的工业文明所携带的工业文化依然给土生土长的农村文化产生了威胁与紧迫,农村文化建设所需要的物质主体和承载主体,都面临不同范围的压力。乡村振兴,不是脱离城镇化,搞农村独立,而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人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理解关于人的问题,也是理解关于农民问题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将人的本质归结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习近平就任浙江期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曾在《之江新语》中提到“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习近平将“文化的人”看做人的本质,对农民的彻底解放,实际上是对于精神意义上“文化的人”的解放。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内化作用,主张我们的人民要有自己的文化,而不能成为别国的附属。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的文化的人,是具有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农民的精神境界要得到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得到满足,就务必要坚持“以文化农民”,“以文育农民”,在农村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内化为农民的精神品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物质文明充分发展,经济增长取得可喜的成绩,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了充实的发展进步。不管是物质进步还是精神进步,都是农民彻底解放的见证。其成绩的获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精神力量的彰显,用中华优秀文化去教育农民实际上也是对农民作为“文化的人”的解放,是农民彻底解放的思想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与城市相比,先天发育不足,软件和硬件都存在一定缺陷,农村地区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再加上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冲击,部分农村地区可能面临严重的文化危机,亟需城市文化进行反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就是从精神层面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重要的遵循方向,从思想理论上和战略措施上为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而城市作为文化建设的先行阵地,对于用先进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让更多的城市资源涌向农村,推动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农村的回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本短缺以及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等方面的困境与难题。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回流缓解了城市人口短时间的巨大压力,使得农业经济和乡村产业展现蓬勃生机。农村文化建设中也十分注重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使得返乡的农民工有了更加稳定的工作,加上对原有文化的认同感,也对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促使农村文化产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另外,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所培育处的新型人才也促使农民市民化,这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开始朝着新型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农村文化的涵养,对农村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扬为城市发展注入历史感。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还需要主动应对外来文化的传播,将原有的文化与时俱进,促进农村文化推陈出新,激发内生活力与创造力,同时为新型城镇化注入优秀的文化基因。
在传统社会,乡村社会以一种“皇权不下县”的状态呈现,皇权与普通民众之间是保持一种相对疏远的关系。而因此,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乡村就自发的形成了一种士绅群体的组织,他们是村落中地方精英,在地方拥有一定的名气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起上级政府与下层乡民相互沟通的桥梁。他们既是乡民熟知的同乡,又是视野开阔、深谙处事之道的精英分子,在村庄内对村庄事务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村外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发挥着协调上级权威与下层乡民的作用。在传统社会,乡土的习俗是让积德行善有贡献的人被后代永远铭记,使礼义廉耻之类的价值观成为激发族众的精神支柱。而乡村精英在村落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为国家权力的上通下达、村落百姓的诉求表达做出良好的沟通,并为地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现代社会,传统村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作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这一要素始终未发生变化,因此,在农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依然要考虑人的作用,打造乡精英,使其在农村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工匠精神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