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利沙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新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隐性思政教育逐渐被大众所接纳认可,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独特魅力与价值。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隐性思政教育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思政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讲授,授课模式单一刻板,没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地位,探索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更快更好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出无疑是高职思政教育事业中的一大创新,学校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让学生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储备,做到应社会所需,提高人才的实用性以及时效性,加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及良好思政观念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隐性思政教育进行教学创新,适应了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号召,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我们将从学生,教师,国家三个方面进行校企文化融合对于高职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的探讨,展示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独特魅力。
高职隐性思政教学的创新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打破了传统单调的授课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在一起,不断深化教育实践理念,加强自身对于思政教育的认知与掌握。思政教育这门课程的专业性较高,知识冗杂,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思政知识学习以及探索的兴趣,学生能够利用企业提供的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到思政学习中来,调动了自身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良好的思政意识,重视实践开展的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念,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学生日后正式步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发展。
在校企融合背景下开展高职隐性思政教育对于教师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教育改革的推进,可以促进教师不断丰富自身学识,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同时培养教学创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确保更好的为学生传授理论学识,做到为学生负责,为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
校企模式的推出是教育深化改革发展中的一个产物,贯彻落实我国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将教育创新落实到学生个体,强化学生的思政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实践能力,旨在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促进我国综合国力高速发展。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重心逐渐转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推进,教育模式创新成为新课改下强有力的优化举措。然而现阶段,一些教育者对于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教育意识较弱,固步自封,不紧跟教育发展的脚步,忽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于思政学习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阻碍了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缺少相关法律制度的约束与支撑,校企合作的利益关系得不到切实保障。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的号召挂在嘴边,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处于懈怠状态,导致形式主义教学现象的产生,没能实质性的帮助中职学生进行实训教学,不利于学生思政观念的理解深化,另外学生的劳动合同制定缺乏合理性,没能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个人利益,从而使得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对学生岗位热情以及自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打破传统,充分发挥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主动能动性,结合自身院校特点与现状,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进行思政教学体制改革创新。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支持不够,没能把握校企合作发展的前沿动态,思政教育课堂缺乏校企文化融合的点滴渗透,做不到与时俱进,导致校企合作模式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价值,从而影响高职隐性思政教育事业和谐稳固的发展。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学校应贯彻落实学生校企合作高效开展的教学任务,将以学生做好校企文化融合观念以及发挥自身价值为中职教学的根本目标,为隐性思政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校企合作理念与思政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同时不断深化自身思政思想,将思想道德建设视为自己学习任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另外,学校应加大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投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内容,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协调发展,让学生开拓眼界,增加自己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认知层面,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以及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保障学生校企合作教育顺利高效的开展。
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教师自身应注重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程度,及时捕捉高职学生思政教学发展的新动态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储备,根据当下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不断进行授课模式的改革创新,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学校作为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应加大对于中职教师校企合作观念的培养,使其根深蒂固,确保教育传播的时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有关学生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座谈会,深化教师的理解,或者开展优秀讲师演讲比赛,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校企文化融合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方便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吸取优秀教师经验,强化校企合作理念与思政教学课堂的联系,更好的为学生进行知识讲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思政理念的核心内容,将校企合作的理念在学生思政教育中传播开来。
国家作为我们坚实的后盾,在宏观调控以及政策决议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校企合作中学生的切身利益,开展公平合理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保障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文件,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加大对于校企合作开展的督查工作,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对学校以及企业的行为准则进行规范与约束,端正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态度,拒绝形式化主义教学,深入贯彻落实校企合作模式,推进思政教育的进程,促进校企合作更好发展,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现阶段我国校企文化融合下高职学生隐性思政教育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时代的发展对于事物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冲击力,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予挑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面对高职企合作模式背景下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积极面对,不断进行合理化的改革,使其孕育新的事物,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