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墓随葬品看汉代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11-19 17:10赵晓瑞
名家名作 2020年9期
关键词:西汉墓葬器物

赵晓瑞

墓葬随葬品又称“明器”或“盟器”“冥器”,特指我国古代人民仿照实物制作的、专做殉葬之用的各种器物,俗称 “殉葬品”。如: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杯盏、壶、罐、灶等饮食用具,农具、车辆、建筑模型等生产生活材料和钱币等,质地有陶器、青铜、铁、石制等,其中陶器最为普遍,广泛使用。陶器是古人定居农耕生活的标志,是他们从游牧生活向新的生活过渡的必然产物。自汉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铁器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学思想在汉代盛行,而儒家推行厚葬之风,正因如此,在后世的研究中,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汉代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最多,明器数量可观,且种类十分齐全。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随葬品去猜测墓主人当时的真实生活乃至社会地位。一般来说,随葬品越是丰富,墓主人生前越是显贵,社会地位也越高。也就是说,墓葬的习俗、随葬品的情况,是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的最为直观的实物材料。本文便对汉代墓葬的随葬品进行研究,尝试通过分类、分析其实物材料探寻当时的社会情况,并结合记载汉代历史背景的文字资料,利用对比印证的关系分析当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情况。

一、墓葬出土随葬器物是直接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模仿

墓内随葬器物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用器物按比例缩小而制成,其实际上已经没有实用价值,只是为了表达活人对死者的一种敬意。对于生死,孔子如此认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随葬品体现了墓主人结合生前生活对死后生活展开的想象,是模仿生前生活做出的艺术加工品,形成了特殊的死后文化。这种墓葬文化,是古人认为 “身死而灵魂不灭” 的思想体现,是 “视死如往生” 的另一种表达,承载了古人对于生死的特殊思想与意识,并在不同时代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随葬品视为了解古文化的重要材料,通过研究随葬品,我们能够发现古代不同时期的风俗、文化特征和真实生活面貌。

儒家十分看重伦理道德,认为 “孝” 是德行之首。随着儒家思想在汉代盛行并统治了社会生活,是否厚葬先人甚至成为评价后辈是否拥有 “孝德” 的标准,致使厚葬之风盛行,出现了 “世以厚葬为荣,薄终为耻” 的特殊文化现象。

中原地区发掘了大量汉墓,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从出土的器物看,几乎都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品,有所区别的是一些是实用器,一些是明器。汉墓出土器物之多,品种之齐全,制作之精美,从中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2000 多年前汉代的民俗画卷,让我们领悟了汉代 “视死如生” 的人生理念。

汉代崇尚 “视死如生”,这和他们的生死观息息相关。汉代人认为,人在身死之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往生,因此,在吃、穿、用等方面,死后的布置要与生前一样。也就是说,生前拥有什么、享受什么,死后也要有同样的待遇。研究汉代出土的随葬品,包括饮食器具、车马模型、建筑模型、人俑、动物俑等,这些铜制物,均是对现实生活所需的仿制。不仅在数量上比其他时代出土文物要多,在形态上也更加精美,从汉代以后直至明清时期这种厚葬习俗逐渐消亡。

儒家 “视死如生” 思想对随葬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无法满足古人对 “厚葬” 的需要时,生活中的真实器物便成了随葬选择。也就是说,真实的器物逐渐取代仿制品,承担起了真实呈现墓主人生前财富、生活状态,彰显社会地位的责任,成为随葬选择。对此,研究随葬品,实际上就是研究当时的真实物件,探寻社会、经济文化。

二、汉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汉代社会的经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来,铁质农耕器具的大量制作和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农业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得到提高。二来,汉代的水利生产也取得了空前成就,使得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伴随着农耕器具的种类丰富和使用方便,新的耕作方式甚至在偏远地区得到了普及。同时,牛耕技术开始得到普及。在工具与技术的作用下,汉代的农业耕种发展到了新的水平,精耕细作稍见雏形。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农业耕种理论,这一成就成为汉代文化、经济生活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汉代还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的社会制度。在商鞅变法之后,地主土地所有制出现。随着这一制度的发展,社会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作用下,财富的积累越来越不平衡,两极分化问题加剧。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地主与豪绅的财富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形成了庄园式经济局面。

三、从出土随葬品探寻汉代农业经济情况

汉代出土随葬器物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生活用品、建筑类、交通类等三大类,本文主要探究了以下几类器物:陶罐、陶仓、陶灶等生活用品模型,家禽家畜等动物模型,陶楼、陶院落等建筑模型。

1. 陶罐、陶仓、陶灶模型

西汉前期,陶罐、陶仓、陶灶在中原等地区已经广泛出现,特别是大中型墓葬中,罐仓都是必备的随葬品。在中原和南方地区,于西汉中期,以罐、灶、仓模型为随葬品成为流行趋势。单单是洛阳烧沟的汉墓群,就出土了983 件陶仓随葬品。一般来说,陶仓在西汉中期的陪葬品中会出现5 个左右,在晚期,其数量出现了明显增长,以5~10 为区间。甚至,最多的时候,在随葬品中发现了19 件陶仓。在出土时,大多数陶仓还盛有大豆、稻米、黎粟等农作物的外壳,一些模型的外壁还有朱、粉等颜色,或是题有“大豆万石”等字样,寓意稻谷丰收。

在西汉中晚期的南阳新野樊集汉画砖墓群中,有多达77 件的陶仓随葬品,每一墓室中都有3~4 件陶仓不等,还有5 件之数。在鹤壁后营的汉墓群中,于189 座汉墓中发现了136 件陶仓,在2~8 件的平均范围中,甚至有墓穴出土了12 件陶仓。其中,一部分陶仓盛有农作物,一部分陶仓外部有涂色或文字印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东汉末期,仓已经变成了十分常见的随葬品。甚至,在中原的豫东地区墓穴中,还发现过结构十分复杂的仓楼建筑模型。该模型层数不一,一般以2~4 层为主,也出现过6~7 层之数,这均说明了随葬品的变化和仓的盛行。

2. 家禽家畜动物模型

西汉初期,开始出现家畜随葬品,西汉后期,开始出现家禽和猪圈。在出土的明器中,我们可以发现,西汉早期多为牛马等动物俑,晚期开始出现鸡、鹅等。可以看出,西汉早期的畜牧业以役畜为主,晚期以肉畜为主,这与当时社会的农业环境和畜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西汉晚期到东汉末期,在出土的动物随葬品中往往是以肉畜类动物为主。据统计,全国各地共53 座汉代墓葬中,曾出土过多达42 件的土鸡模型,土狗、土猪分别为41、40 件。至于土羊,只有12 件。牛和马更是严重减少。显然,畜牧业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以畜牧为主转变为以肉畜为主,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马牛主要用于役使。二是当时封建政府大力提倡畜牧。

3. 建筑模型

建筑随葬品明器至少在西汉初期就已出现,到东汉较为成熟,有陶楼、陶院落等。既有严格按照礼制所搭建的传统风格模型,又有满足自给自足生活要求的各种各样数目不等的生产性建筑,以及安全生活需要的防御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建筑。

河南焦作先后出土了百余座两汉时期的陶仓楼。1973 年焦作市山阳区马作出土了五层的汉代连阁式彩绘陶仓楼,并且彩绘十分精美。主楼通高161 厘米,宽144厘米,进深69 厘米。由院落、主楼、附楼、阁道四大部分共26 个组配件组成,可以自由拆分、组装。甚至,在细节之处,这一模型也做得十分到位,在院内有一呈卧式姿态的小狗。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焦作出土的众多陶仓楼、陶院落,不仅是汉代民居的缩影,更是墓主人身份的标志,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汉代人民在建筑方面的非凡造诣、高超技艺。

四、结语

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随葬品,与丰富的历史文字信息共同向我们展现了汉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之景,加深了我们对当时社会农耕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认识。其中,陶罐、陶仓更是侧面印证了当时的粮食充足,是经济欣欣向荣的重要证据。再者,动物俑的变化,也清楚地呈现了汉代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将农耕之外的副业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建筑明器可以看出汉代生活居住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当时的阶级对立。更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中原地区出土的陶仓楼、陶院落,不仅仅是汉代民居的缩影,不同等级的陶楼除了标志着墓主人社会地位不同外,还展示了汉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它比较直观形象地表现了古代建筑物的形制和技巧,是当时建筑物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史学和建筑学价值。

猜你喜欢
西汉墓葬器物
西汉国家权力对蛮人族群的渗透——基于走马楼西汉简所见无阳蛮人的探讨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身如器物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