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瑶/吉林师范大学
前苏格拉底时期是古希腊哲学生成的最初时期,这一阶段的学者对万物的存在方式提出疑问并作出解释,同时也在开始考虑万物的基质构成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该阶段主要由三个学派组成,一是伊奥尼亚学派,这是最早的哲学学派,而该学派又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米利都学派,它是首先对万物生成问题提出讨论的派系,并对宇宙生成论的开始作了铺垫。该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泰勒士曾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该说法为宇宙生成论的形成作出了最初的贡献。他认为水让万物得以出现、繁育从而构成整个世界,而世界一开始就是由水组成的,然后生命在水中孕育,同时水凝聚成陆地,因此世界变成如今的模样。该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在泰勒士的思想基础上又提出了其他的物质作为构成的始基,例如阿拉克西米尼认为的“气”以及阿拉克西曼德更加抽象的“无限”等,虽然较为离奇,但是却是哲学真正意义上从神话转向科学的有力论证。而伊奥尼亚学派最为令人熟知的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则认为“火”是世界本原,这是朴素唯物主义最典型的观点。
第二个流派是南意大利学派,其中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本原,由最开始的“一元”和“二元”产生数目,数目产生点,点产生线,线产生面,平面产生立体……一直到所有的物体以及世界的四原素产生后,四原素再进行转化,最终形成世界。这种思想意味着人们的哲学理论有了更高的推进,从具象思想开始生成抽象概念,另外“数”的思想使得古希腊哲学开始转向唯心主义。
第三个是阿布德拉学派,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包括灵魂,它们不断进行涡漩运动而形成更多的物质,而这些能够构成物质的原子则非常坚固,不能被损毁和改变。
苏格拉底时期开始普遍关注人本身,苏格拉底更多的是对人思考。当然,自然和宇宙本身的研究也还是不断发展的,苏格拉底的后辈仍然没有放弃研究。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把前人的学说思想汇集到自己学说中,该理论阐述了神创世界的宇宙观。其中,他认为造物主希望世界万物跟他一样完美,因此按照一个模式来创造世界万物,而最先创造的就是灵魂,然后将它分割成相反方向旋转的圆,再将元素按照比例造出天体,形成宇宙。而受到苏格拉底对人的思考影响,柏拉图认为神具有善良本性,因此创造出来的宇宙万物是按照秩序而协调运作的。
而另一个著名人物亚里士多德则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有了更加实质性的发展。他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个原因共同形成。这相当于现在的基础构成、本质、动力以及目的四个方面,其中形式因是根本。而宇宙万物的质料是水、气、火、土,天体的质料则为“以太”。因此,他认为世界应该分为“地界”和“天界”,地界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天界则是恒星世界,始终处于匀速圆周运动中。另外,亚里士多德还对宇宙的具体构成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天体进行了排列。
晚期希腊哲学是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到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时期的哲学对伦理开始研究,并且与神学日益紧密,与科学开始分离。这一时期的哲学较为重要的学派有斯多亚学派、伊壁鸠鲁派、怀疑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斯多亚学派更多接近科学,尤其在物理学中对宇宙生成作了思考。斯多亚派认为:首先,宇宙万物都有两个本原,被动和主动,二者不可分离;其次,“神”创造宇宙,并按照一定的周期将本体吸入又重新创造出来,“神”可以将火转化为其他元素,例如气和水,而水又生成土,其余部分的水归于气和火,从而不断转换形成宇宙其他物质,包括生命。这一学派仍然将“神”作为创造万物的主,具有很强的神学思想。
伊壁鸠鲁派则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和虚空论基础上对原子进行分析,认为原子在形状和重量上会有所区别,并且假定原子会作偏斜运动,这也是后来的偶然性区别于必然性的客观论据。而这一学派对哲学的贡献在于在泛神论普遍的情况下,该学派仍然以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充分说明了哲学发展的曲折性。
怀疑主义并没有对宇宙论进行特别的分析,只是针对上述两个学派进行质疑。而新柏拉图主义则与神学有密切联系。其代表人物有柏罗丁和斐洛。柏罗丁将“太一”认作是世界万物的最本质本原。“太一”具有不可知的性质,是最为完美的东西,世界万物皆从“太一”流溢出来,这一过程需要经历“理智”、“灵魂”,最后到万物世界,因为世界是被创造的,所以是从完满状态到不完满的最低层次。另一位代表人物斐洛同样认为“太一”是本原,甚至将其称之为“神”,不过实质上与柏罗丁的思想核心差不多。
新柏拉图主义对后世的影响较大,该学派的哲学思想与泛神论紧密相连,也为后世的基督教神学的理论提供了依据。此外,该学派也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正式完结,哲学开始走向中世纪。
从古希腊哲学发展来说,尤其是早中期来看,这一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泰勒士、赫拉克利特等人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他们的观点虽然直接,但是其中包含的思想则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黑格尔认为在后人看来,这样的思想命题是属于物理学的,但是更加具有哲学意义。此外,最早时期的哲学很明显与天文学、数学等现代自然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无法从中验证,但是却做到了罗素认为的“科学的假设”。
当然,科学并不完全等于希腊哲学,应该说是科学在与哲学门科一体中不断进行分离、发展,形成新的学科,因此哲学虽然早期与科学密不可分,但是后来则越来越倾向于神学论。
纵观整个古希腊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显然是反复、曲折的,从最初的朴素唯物主义对宇宙本原最直接的论述,而后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始基的抽象性本质,以及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后来苏格拉底时期转向人的思考以及柏拉图等人对宇宙创世神的理论,中后期神学论又与唯物主义交杂、反复。从中可以看出,哲学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是不断反复发展的学科,在没有经过强有力的客观论证下,即使是宇宙生成的本原也会经过反复的论证和阐述。虽然最后哲学的总体趋势自亚里士多德后就不断滑向神学,证明是神创造的宇宙,但是经由多方的学派论证,这一结果仍然具有唯物主义的身影。因此,哲学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交织发展,总趋势是唯心主义。
综上,宇宙论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不断地考究中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古希腊哲学的发展状态以及趋势,其总结对中国哲学发展仍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