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世英
河南省南乐县谷金楼乡初级中学
“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语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美育培养非常重要,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恰好可以承担美育的重要任务。因为古诗词语言精炼,含义深刻,隽永有趣,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通过古诗词让学生触摸历史,增长见识,体会生活内在,探索人生的意义,拓展视野高度,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需要精雕细琢,如同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是从“完成了总体布局”到进一步“走深走实”,让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当然,对于学生的古诗词教学,领悟中国传统文化,需要适应时代发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各项学习技能为关键,拓宽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主动性。
1.古诗词教学之“工笔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结合古诗词“工笔画”教学,充分运用形象而丰富的想象力,把古诗词的知识、内涵与包含的传统文化等抽象的内容“物化”为具体、形象可感的一幅作品,使学生通过在抽象与具体来回过渡变动中把握古诗词,进而接受古诗词所包含的思想与情感等内容。
2.古诗词教学之“工笔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古诗词“工笔画”教学,运用审美情感,通过激情、想象、联想、共鸣和心灵模仿,可以将古诗词所包含的思想和传统文化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触动其灵魂,锤炼其意志,让其转化为自觉、坚定的先进行为,使古诗词学习效果得到“深化”。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新颖的教学形式,通过栩栩如生的教学手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现利用古诗词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3.古诗词教学之“工笔画”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结合古诗词“工笔画”教学,借鉴、运用丰富的教育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营造一个学生能从心理上接受的情境,进而消除学生的学习的不自觉心理,最终形成教师乐在教,学生乐在学的局面。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开始完善,因此就会产生愿意接受一些自己乐意接受的新知识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可以很快的在这种教育情景中找到自我,提高我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操。
1.反复吟诵、吟唱古诗词。吟诵、吟唱古诗词是理解古诗词最好的传统方法,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前有很多古诗词被改编成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将古诗词的语言精美,作者内在细腻的情感展露出来。所以学生需要对古诗词反复吟诵甚至通过编曲吟唱出来,这样不仅学生对古诗词记忆深刻,也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古诗词内在的情感与文化传颂。当然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语感,而且更有可能把古诗词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2.创设情景,利用多种学科手段启发想象。古诗词的极致就是一幅充满情感的画作。它的意境之美,韵律之美,结构之美不是仅仅靠反复吟诵、吟唱能全面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想象已经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词中内在含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抽象化的古诗词通过画笔或者其他工具具体化,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绘古诗词,把古诗词没有的声音与画面立体化的展示出来,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不仅能进一步加深,更能理解古诗词内在含义。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碎片化、想表达思想但又不知从何着手、想要表现又不懂如何表现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解读古诗词,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有效整合。这样,学生在根据古诗词创作作品时候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参与度就会提高,古诗词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也就更加能接近作者的本意,也更能接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3.注重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体性。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各种人际互动,尝试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
情感是一个人内部的感觉基础。教育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的投入程度。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这时,就可以通过“一诵二品三总结”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该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能增强其理解力和认知力。学生通过品味古诗词,可以切身领会作者的内在感受和情感变化,进而可以分析古诗词的内在涵义,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古诗词,最终能正确的把握古诗词。因此,学生只有真正在情感上接受,才能潜移默化、自然生成,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认识到某一要求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接受和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