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秋平/新疆大学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是一项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立足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的历史通道,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沿线各国根据基本国情,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进行相关战略对接,积极响应“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多个国际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获得了越来越多国际受众的认同与支持。“一带一路”的实行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景和机遇,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泛的发展空间,对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交流融合,又能反过来促进各国民相亲、心相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各国人民。“文化先行”成为中国深化与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之一,文化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传播与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力等硬实力不相匹配。长期以来东西方关系和地位的不平等明显体现在传播关系上,在西方话语垄断下的国际传播格局和传播语境中,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微弱,媒体话语空间受挤压,“中国”在对外传播中被打上了浓重的“西方烙印”。中国形象的树立主要源于“他塑”,而非“自塑”。也就是说,国际受众对中国的了解主要借助发达国家传媒塑造的普遍印象,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西方话语框架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巨大障碍。这使得某些外媒将“一带一路”解读或误读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威胁论”、“能源掠夺”等,歪曲了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进行。
隔阂与排斥往往与蒙昧相伴,交流与互鉴才能带来文明之光。媒体是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载体与渠道,在传播理念、增进理解、汇聚共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不断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综合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沿线各国媒体合作,及时、全面、客观、深入地报道“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成果,共同讲述好“一带一路”故事,并最终促进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共同发展。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大众叙事媒介,在塑造国家形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外传播中打破了西方话语给中国烙下的陈规定型。纪录片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化整为零,使其融入到镜头里人们的喜怒哀乐中去,体现在中国给其他国家、地区带来的发展中去。通过纪录片来塑造国家形象早已不是什么罕事。《复兴之路》《公司的力量》等纪录片,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面对这一复杂的国际形势,习主席迎难而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梦”伟大构想,让人民知道这个世界不会是中国的世界,而是世界人的新世界。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越来越响亮的中国声音。“一带一路”纪录片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道路,增强中国文化形象这一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2019年4月,“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在北京举行了揭牌仪式。这对“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和相关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有助于提高“一带一路”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相关纪录片,如《丝路故事》、《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丝路微记录》、《共同命运》、《一带一路》等,在全球通过不同语言播出,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以及给相关国家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推动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突出了“一带一路”是一座文化之桥、友谊之桥,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文明之路。
黄有义在第七届应用翻译研讨会上指出,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即我们“做得好,说不好!”或者“会做不会说,说了人家也听不懂!”要解决这个难题,翻译责无旁贷。
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在不同文明的跨文化对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关系到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和国家形象能否走出国门,获得广大国际受众的认同。 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在纪录片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汉语试图建构和传达的国家形象和文化意象与最终译本所传达的相同。
纪录片字幕翻译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翻译领域,还未形成系统详备的理论体系。笔者在Cnki上搜索“纪录片字幕”、“纪录片翻译”、“纪录片字幕翻译”时,查找到的文献数量与搜索其他翻译类型得来的文献数量相差不少,其中纪录片翻译实践报告和运用目的论分析某个纪录片占比较多,由此可见在国内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仍然有待发展。因此,通过对 “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总结出此类纪录片的最佳字幕翻译策略,还可以丰富纪录片字幕翻译领域的研究。
作为集真实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外宣类纪录片,“一带一路”的字幕翻译与其他类型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不同,直接关系到国际受众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从而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的实施。因此传递纪录片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更好地将中国文化、国家形象传播出去,更好地用文化之水推动外宣之舟就显得尤为重要。最终的字幕译本是否准确传达了源语信息、符合国际受众的语言习惯,是否体现了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唤起受众的共鸣,关系着该纪录片能否完成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大国形象的使命。怎样才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准确的传播出去,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纪录片翻译的当务之急。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到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是实现“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重要基石。差异产生冲突和矛盾,理解才能实现共赢。沿线各国的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会造成文化交流中的碰撞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化向外传播发展。因此翻译承担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指出,在翻译,特别是外宣翻译材料中,译者要运用一种语言准确、整体地重新表达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不仅要注重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结构的相互搭配,还要注意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黄友义先生在谈 “外宣三贴近 ”原则时也强调过,最好的外宣翻译不是逐字逐句、机械地把中文转换为外文,而是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对中文进行适当的加工,有时删减,有时增加背景内容,有时原文直译,有时可使用间接引语。再者,“一带一路”纪录片是一种跨文化性的传播,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交流。它的字幕比普通影视剧字幕的内容知识性更强,包含了大量潜在的文化负载信息。所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要考虑语言层面上的翻译,也要考虑文化层面的翻译。如果不能兼顾语言和文化,就会漏译或误译文化信息,造成文化上的缺失。
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受到纪录片字幕本身特性的制约。在时间、空间、音乐、图象、语音和口语六因素里,字幕翻译主要涉及到两个制约因素,即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语言和图像的同步配合,空间是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时空性是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的显著特点。与其他的书面文本翻译不同,字幕有瞬时性,它与说话人的话起话落同步出现在屏幕上。而且受到纪录片画面篇幅限制,一般字幕只占一两行。再加上观众无法对字母进行反复阅读,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困惑,影响观感。这就要求字幕简洁、明了,输出的文字不能大量使用修辞技巧,并且要正确地断句,与对白以及画面保持同步,确保观众准确地理解。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译者常常要对文本进行相应的简化,做到既达其意,传其神,又不影响画面观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主体性,对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或译出原文信息的精髓要旨,压或用较为简短的语句译出原话的意义,或完全略去其中相关性不大的内容,又或者根据自己理解调整文本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译者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使《一带一路》纪录片能够真实、立体、全面地向世界展现“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更是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增进共识的和平友谊之路。只有讲好“一带一路”这个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真正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交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系列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一带一路”故事,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不断激发“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新动能;有助于加深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真正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交流;有助于让世界通过文化感知中国、读懂中国,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