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从表层挖掘其深层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无数爱国将领、爱国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他们牢记我国受到屈辱的历史,同时要通过这段历史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国情,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真正认识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更加有利于使他们的爱国情感升华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各种思潮涌入,很多大学生正在被多元的文化以及高科技影响,长期吸收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本民族的认同,从而影响了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提升。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造成新一轮“文化殖民”,也加剧了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缺失的危险。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民族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怀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主动将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爱国主义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有重要作用。
自我发展就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认清自己,规划未来的过程。怎样正确的引导其自身发展,将其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怎样培养人的关键。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发展目标、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的连接起来,心存使命感,让大学生有正确的定位,明白自己的职责,进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发展发挥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军事理论课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军事相关知识,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加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让大学生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肩负起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重任。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所以说爱国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两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
首先,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社会意识,是一种高度重视国家利益的精神力量,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军事理论课通过对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科技、现代战争等几个方面的介绍,让大学生了解当今时代格局,意识到国际环境的不稳定,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当今大学生是在和平年代成长的一代,没有经历过炮火连天的战争和艰苦奋斗的创业,忧患意识严重缺乏;再加上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百般受宠,自私自利、怕苦怕累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军事理论课程中融入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军事理论课教师的义务。
其次,军事理论课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同时,将爱国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军事理论课中,又能提升军事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时效性。通过军事理论课这个培养爱国精神的阵地,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战略环境以及信息时代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学生铭记战争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伤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主动关心国家国防建设,积极投身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利益、防止外来侵略的国防建设中,成为祖国名副其实的后备力量。在教学过程,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线,将学生关心的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变化、国内国际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融入教师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感受真实,将国家、民族和个人关联起来,这样的军事理论课更富有活力、实效性和时效性。
新生军训是高校新生入学后第一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第一课,也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是现代化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首选对象,刚刚升入大学,大学生对大学充满着好奇,也是可塑性最高的时候,军训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毅力,要将学生对军训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全局意识上,安排一些革命历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浩然正气,树立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要把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参训大学生祖国至上、奉献为荣的宽阔胸怀,威武不屈和百折不挠的英雄气节,这就要求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贯穿于军训整个过程中,将军训作为提升学生爱国情操的 必要途径。
军事理论课授课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是我国最主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也是最具有生机活力的年轻一代,且授课对象都来自不同专业,各专业大学生发展存在差异性,单纯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的效果远远不够。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除了在军事理论课堂上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外,还要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比如,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慕课,国内外高校在慕课上分享关于军事理论的视频资料、专家对于国内外热点事件的评论,在专门的讨论模块,学生将疑惑或是时事热点提出来共同探讨,教师通过讨论模块与学生平等的讨论和分享,大家可以同一个聊天室畅所欲言,线上线下交流,能让教师更大程度上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再进行思想引领,提高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微平台进行军事理论课、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教育活动直播等,这样教师就可以脱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爱国主义教育带进学生的生活中。
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军事理论课堂传授这个主阵地,网络新媒体平台这个新阵地外,不可忽视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军事理论课应及时开展课外实践,充分利用红色革命教育资源这个载体,参观历史革命遗址,这里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让大学生聆听到革命先烈的心声,触摸近代历史的脉搏,净化心灵,精神得以升华。同时,要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这个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全民国防教育日、重大节庆日举办主题活动深入实施国防教育,邀请英雄人物、军事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以活动为引领提升大学生爱国思想。
利用军事理论课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民族自信,也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学校要更新军训的认知与理念,拓展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平台,注重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力量,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