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梅/云南师范大学
中泰两国自古以来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都有着密切联系,而在两国的交往中,也出现了文化的摩擦、碰撞和相互影响。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自然也成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体。而潮州人进入泰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泰国的大城时期(阿育坨耶王朝1350-1767 年),就已经开始有潮州人到泰国。到了18 世纪初期,潮州人开始大量移民到泰国;18 世纪下半叶,缅甸军队打败了大城王朝,占领了泰国,而来自潮州的郑信率兵帮助泰国人打败了缅甸军队,并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同时激励了远在中国的潮州人,“红头船”再次从潮州扬帆起航,奔赴暹罗;而潮州人移居泰国的第二次高潮是在19 世纪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两次的潮州人向泰国迁移大浪潮,把潮州的语言、文化带到泰国,并融入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当中。时至今日,泰语中的潮州话借词在泰语词汇中依然占很大比例,而泰语词汇也有少量被借入到潮州话中。语言和文化是共存的,语言的借用也拉开了中泰文化交往的序幕。
萨丕尔先生说过:“借用外国词往往引起他们的语音改变。的确有些外国声音和重读特点不适合本国的语音习惯。于是就把这些外国语音改变,使他们尽可能地不违反本国的语音习惯”。因此,虽然泰语中的潮州话借词很多,但是由于泰国人需要使其适应泰国人的讲话方式,便对这些借词的音、意做了相应的改变。在泰语潮州话借词中,音译词是主要部分。有饮食类、器物类、称谓类、职业类、商业类、服饰类以及行为动作类等,这些词类涵括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和多音节词。随着这些词进入泰国,丰富了泰语词汇,与此同时,也带来多彩的潮州文化,涵盖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泰国的传播,为后来中泰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在交往过程中是相互的,与此同时泰语也有少量词汇被借用的潮州话中,由于在泰国,主要的民族是泰族,官方语言是泰语,为了方便生活和商业来往,潮人就不得不学习泰语,因此就会从泰语中借入一部分词汇到潮州话中。同时把泰国文化带到当地,与优秀本土文化相融合。
从上述所讲到的泰语借用潮州话和泰国潮州话也存在借用泰语词汇的现象,可以看出:潮州人过藩到暹罗对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到暹罗,带去了中国的饮食、商业、风俗等文化,同时带动了泰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中泰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潮州人过藩到暹罗,并从暹罗带回泰国的饮食、商业、风俗等文化到潮州本土,这一过程体现了中泰文化交往的一个历史,并传播了两国的文化,潮州人也算是早期的中泰文化交流使者。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纽带。语言当之无愧地成为潮州人在泰国生活的最大障碍,只有克服语言障碍,潮州人才能在泰国开始生活、进行贸易活动。而语言也存在强势和弱势之分,当潮州人融入到泰国人的生活当中,泰语就是一门强势型的语言,潮州人必须学泰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就把不少泰语词汇带入到潮州话中,慢慢地形成今日的泰国潮州话。从潮州人在泰国的生活可以看出,中泰之间的交往语言是最大的障碍,也是促进两国人民沟通最好的工具。在泰国的图书馆或书店都会看到泰译本的中国文学作品,比如:《三国》《水浒传》《说唐演义》等等,同时中国的电视剧也会译成泰文在泰国播放,比如:《三国演义》《还珠格格》《甄嬛传》《延禧攻略》等。而这些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在泰国都很受欢迎,特别是泰华人群中,同时这些作品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泰国的电视剧也在中国同步播出,也有中文译文相对应,受到很多中国人的喜爱,这对于泰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看出,中泰文化的交往,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贸易上,还体现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上。
虽然中泰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促进了中泰文化的相互传播,也加强了两国的友谊,但是文化交往过程中也存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当潮州人刚进入泰国之时,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习泰语和泰国文化,才能融入到泰国人中,而此时潮州话就处于弱势文化,必然被强势文化所影响。而随着时代变迁,潮州人日益发展,带动了泰国的经济,同时中国也日益发展成大国,此时潮州话就占优势,特别是泰国潮州话,已成为在泰国的华人群体普遍使用的语言,与此同时泰语中也就慢慢借入潮州话借词。在中泰文化的交往中也一样,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泰国受中国的文化影响,开始在学校里开设中文课程,让学生学习中文,而中国也在培养和输出汉语志愿者教师到泰国教授中文,传播中华文化。
即使文化交往有不平衡性,但是为了两国的共同发展,中泰两国都在相互包容和帮助中不断发展,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更是为了两国人民的互信互通而不断努力。
语言和文化也是相互作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基石。泰语和泰国潮州话的借词不仅丰富了各自的语言,也丰富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在中泰文化的交往中,语言的摩擦会越来越强烈,由于语言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使得两国的文化传播得更真实、更广泛,同时也使得本民族的文化更加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泰文化交往的领域将会更广泛,这更需要两国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不断吸收他国的优秀文化,来完善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在深入的交流中,利用语言这一工具促进两国人民的互信互通,实现中泰两国的共同利益,响应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注释:
①林伦伦.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