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重构,质量提升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0-11-19 06:31:24徐菲菲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经验

■李 磊 徐菲菲/.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活动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认可,创业活动的价值被认可,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发现和价值发掘有非常的意义。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岗位,创业带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拓宽学生的发展思路。在高校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辅助大学生理清创业问题以及创业思路是当前需要重点思路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路,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大学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教育,重点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素质。

一、知识管理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将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新知识的学习以及互相之间的转化,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将知识管理运用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各类知识整合在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合作能力,运用在创业活动中,为大学生将长期积累来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构建系统的管理目标、创业文化以及教育模式。

但是在实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管理的模式在实际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地并不彻底,存在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高校创业教育中显性知识为主,对隐性教育的认知不足

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注重知识传授和讲解,注重理论的传授和讲解,忽视隐形知识的讲解,创业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创业者,不仅要掌握显性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坚定的创业信心,敏锐的商业嗅觉、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持之以恒的忍耐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和技能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围,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教学以及培养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对这些能力的锻炼方法也不系统,使得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时候只是盲目地接触单纯记忆,主要锻炼解释性理解,无法真正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高校创业教育中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于创业能力了解不足

大学生缺少创业经验,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实际问题无法找到切实的方法解决,大学生缺少实践经验,最终都会导致创业的失败。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大学的创业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习惯性地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数量较多的学生听教师讲解创业技巧和相关的知识,很难在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开展课堂互动与分组训练,师生之间的沟通机会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缺少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推广,经验式的引导无法在沟通环节践行,最终无法向学生正确传递隐性知识,导致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

总的来说,大学生确实存在着创业经验和知识结构缺乏的问题。在校园这种非商业环境下,大学生具有自我认知错误的问题,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的学习不需要老师,对于创业教育中的教师价值并不认可,对于创业教育布置的任务参与缺乏积极性,由此会导致大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引导不认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也就缺少正确的方法。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足,缺少创业经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兴趣,最终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阻碍创业活动形式的创新,影响学习和创业引导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创业教育缺少联合沟通机制,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不畅

在知识传导的机制运作下,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内部,高校之间缺少联合沟通,导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传导机制缺乏,大学阶段的学生应当与社会有一定的接触和认知,学生应当勇敢地走出校园去积累社会经验,创业教育缺少高校之间的联合,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无法促动创业知识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流动。

高校为了正确传导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教师应当拓宽高校与社会多种类、多途径的合作,构建知识转化和环境专业的方式,加强高校、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其他高校之间的联动交流,丰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经验。当前,在实际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校内外的合作机制,成为了制约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因素。

二、知识管理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大学创业教育强化社会化,增强隐性知识在学生之间的传播

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与社会实际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社会化阶段教师要强调隐性知识的教育与传播,引起学生对其的重视,教师在其中要做好言传身教,教师在与学生创业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经验的分享,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行为风格等,教师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传递隐性知识,在意识形态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诸多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对于经营管理知识储备不足,更多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执行的过程中缺乏稳健的行事风格,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为此,大学创业教育要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教育,让隐形知识在知识主体之间转移,形成教学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教学出发构建师徒传授机制,让隐性知识与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在一起,提升社会化教育效果。

高校创业教育在知识管理与教学优化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的、成功的创业者到校内举办创业讲座,在大学生创业群体内分享经验,讲解如何面对创业中的困难,将企业家精神传递给当前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同时,高校内部还可以举办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创业项目,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参与体验,全过程参与创业项目,大学生在其中可以增长创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获得企业隐性知识技能的锻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引入案例分析,增强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教师在实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推行知识的灵活运用,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运用的能力。创业教育中,交流、类比以及转化的方式助力学生将知识进行灵活转化,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灵活运用在一起。创业教育过程中,导师将自身储备的知识学习技巧、实践经验以及创业感悟这些隐性知识和技巧传递给学生,通过构建创业情境,做好知识转化与显性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进行问题情况的处理。

为此,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引入丰富的创业案例,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探索经验、技巧,将知识与文字表达融合在一起,形成创业案例,让大学生研究案例,不断探究与反思。同时,教师为大学生构建创业交流的机制,在小呢你创立创业交流俱乐部、创业沙龙,带领大学生定期参加创业经验交流会,在同学之间分享创业心得,从理论知识类的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融合在一起,做到知识的转换与灵活运用,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锻炼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为学生创造知识转化运用的机会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创业者要具有一定的商业敏锐能力,对广泛的信息要具有采集、分析、传播以及运用的能力,大学生在大量信息处理的时候要学会不断组合和产生新理念,这需要大学生真正地有机会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此,大学生在组织创业教育的时候,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就,将各类知识进行整合以及加工,学生在实际创业项目中加强知识主体的获得和使用。创业导师和创业大学生在创业案例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管理经验,学习管理办法,在参与创业项目的过程中集合与整理各类的显性知识。同时,高校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的社会群体之间建立信息互联沟通的机制,引进外部评价机制,让大学生获得更加中肯的评价,碳素欧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逐步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师生合作、校际合作,让大学生的知识在各个主体之间流动以及升华,促进知识的组合以及系统化,让大学生的创业经验逐步积累,面对问题的时候以更加沉着的心态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引进创业教育的强大的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高校内部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对现有的创业教师进行培训以及提升,改变以往传统、分散、碎片式的教育培训机制,给创业教育的教师提供更系统的培训以及支持。在优化创业教育教师的能力提升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内部以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目标,要求创业教育的教师既有充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在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给出建议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

为此,高校内部可以与企业采用联合培养的机制,提供创业教育的教师在企业内挂职锻炼的机会,让创业教育的教师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内部去了解创业过程,实际认识企业的运转和经营的情况。教师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创开展一个新型的项目,带领学生亲自参与创业过程。教师在其中定期参与创业组织活动、创业协会活动,创业教育的教师与企业家之间有机会沟通交换意见,在之后的创业教育新材料、新信息与新趋势之中有足够敏锐的商业嗅觉,使得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高校在引进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时候,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给教师明确教学责任以及考核激励的机制,使得创业教育的教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外部引入师资力量的时候,高校可以与有思想修养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到校内对有创业目标的大学生进行分享以及培训,丰富高校内部的创业教育体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构建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活动不断涌现,但是创业的成功率以及创业的质量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大学阶段校内创业教育的质量不高,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以及创业技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缺乏自信心。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正确构建知识体系,如何避免大学生在创业经验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和追求显性知识而忽视隐性知识。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力求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综合锻炼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使得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有正确的创业经验和技巧,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可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和创业的质量。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反歧视评论(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1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0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