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课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0-11-19 05:13赤峰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模式化教学内容理论

徐 婧/赤峰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一、前言

移动课堂是数字信息技术参与大学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它的出现势必引起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如何接纳移动课堂,或者说移动课堂的出现究竟会引起哪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变化,这正是本次研究要重点阐释的问题。

二、移动课堂与教学模式

明确“移动课堂”与“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是探讨移动课堂视角下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

(一)移动课堂及其特点

移动课堂是通过应用软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密,以授权的方式,由学生利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接收设备进行随时播放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依据这样的界定,“移动课堂”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移动课堂需要应用软件的支撑。智能终端是实现移动课堂的核心数字设备,它的运行必须依赖于相关的软件。为此,软件在移动课堂学习中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学习内容的传送;二是对学习内容的加密。这样就能保证相关的版权。换而言之,移动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之处,不止在于学习方式的差别上,而且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版权保护上。进而确保学习内容不会被非法播出,使教学内容的学习知识产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

其次,移动课堂的学习便利性是其传统课堂不可比拟的。它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随时,可以使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随地,可以使传统课堂突破时空的限制。

(二)教学模式与其构建

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性安排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模式化安排。具体而言,它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具体呈现方式,讲解的步骤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这一系列教学内容,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模式化的安排,但这里所强调的“模式化”,只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模式化。它会因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手段的进步,以及教学理论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细微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模式化与非模式化的统一。

基于上边对“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坚持一个辩证的过程。教学是其实践者的艺术化展现,即使教学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或者说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同一位老师的教学实践也会有所不同。故而有人称教学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实践。为此,教学模式要最大化地适应教学的艺术化,它就必须坚持一个模式化与去模式化的统一。否则,一味地把教学模式视作是一种静态化的构建,那将是错误的。

其次,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秉持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既是保证教学模式辩证化构建的前提,也是实现教学模式化辩证化发展的关键。不同的教育理念在彼此看似的冲突中,实现了彼此的互补。当建构主义理论与翻转课堂改革理念的整合后,两种理念对教学的影响并没有彼此抵消而是在互补中形成了一种新教学模式。

再次,教学模式构建是一种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它都是与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相关联的教学安排。因此,当时间与空间发生变化之后,教学模式也理应出现这样的或那样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在使模式更加适应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为此,构建一个教学模式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把教学模式的构建寄托在一朝一夕的努力中。

三、移动课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探讨移动课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一般需要重点关注如下三个方面的焦点问题:

(一)构建背景的形成

移动课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由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二是移动课堂参与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的开展。

1、理论背景的形成

多维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客观事实,形成了移动课堂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所必备的理论背景。移动课堂视角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背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的不断、持续性更新与发展;二是移动课堂参与高校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开发。

首先,教育教学理论的持续性更新发展。指导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理论有许多,面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任课老师应该在这众多的理论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本地教学需求的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不同理念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各自与众不同的优势,只有选择那些能够满足本地教学需求的理念,才能使优势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尤其通过不同的理论间的互补,更能提升移动课堂高校英语教学的客观效果。为此,有的老师选择翻转课堂与移动课堂教学的结合。

其次,经验的总结与开发。移动课堂参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总结其自身发展中的成功经验,而且还要借鉴其他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从而避免移动课堂参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生与之类似的错误。“SPOC 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微观教学模式。这种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MOOC模式的不足……提出了一些翻转课堂应用的问题”[1]从引文可知,SPOC 模式与移动课堂具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依赖网络进行的英语教学。如果后者能够从SPOC 模式教学实践中,汲取相关的经验,无疑可以使移动课堂与高校英语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

2、实践背景的形成

移动课堂参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实践已在多地成为了一种客观的现实。在《基于数字移动课堂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作者在介绍立体化教学模式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移到课堂与之整合的实践。所谓立体化教学模式,是相对既往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它强调以课程资源为单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轴心,依托各种教学资源为平台,动用全部可利用教学要素,是一种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教学体系。[2]据引文可知,鉴于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对立特点的立体教学模式自身的优势,结合互联网+的高校英语教学背景,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老师们进行了立体教学模式与移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合性研究。对于这样的经验需要我们在移动课堂与其他类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继承与创新。

(二)构建实现的思路与方法

构建与移动课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以遵循如下的思路与方法:

1、多维理论的整合

移动课堂的外延是相对宽泛的。凡是那些依靠智能终端进行的英语教学都可以纳入到移动课堂的研究中。《基于微信移动课堂平台下的英语学习研究》中所谈及到的微信移动课堂以及《云平台环境下深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涵建设的思考》中论及的内容都是我们构建移动课堂视角下教学模式过程中应该借鉴与参考的。从另一个方面讲,微信是“移动课堂”外延的重要组成,云平台上,既可实现移动课堂资源的存储,也可实现移动课堂资源的共享。因此,这类研究经验理应纳入到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之中。

不同理念的整合可以在彼此的互补中,极大地发挥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前边所提及到的移动课堂与微信的结合,以及后边将要提到的移动课堂与微课的结合等,都是在整合中实现其教育教学影响的。为此,任课老师要积极参与课改,准确地把握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2、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性应用

移动课堂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教育教学的创新之举,为此,借鉴并创新地运用相关的经验,无疑是最恰当的选择。

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移动英语教学的实践,其参与者总结出如下的经验:借助平台的实时反馈和展示功能,在时间标准和计分标准上进行巧妙设定,以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可以充分调节课堂节奏,有效实现课堂的实时互动教学效果。[3]分析引文中的经验可知,移动与传统课堂一样,都需要与教学相关的文字与图片的展示,音频与视频的参与,提升其课堂教学效果,再加之微信平台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使原本存在时空隔离的英语课堂同样具有了师生互动的特点——这就是后续构建与移动课堂相互匹配的教学模式中应该重点考虑的课题。

移动课堂要与碎片学习的理念结合。通过移动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地观看某一教学内容,但莫不如把过多的教学内容,过长的教学视频进行相应的简化,以微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就需要在总结微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为此,总结经验很重要。

3、实现资源的共享

移动课堂在各地的开展中具有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它不是一个院校,一个任课老师所能解决的。为此,如果能够以共享的方式,把各院校拥有的移动课堂资源,构建教学模式的经验,进行分享,无疑可以提升与移动课堂匹配的教学模式构建速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构建与移动课堂匹配的教学模式的资源共享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可以依托本校的网站以及相关的移动平台进行共享的实现。

4、评价反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正如前边所提及的那样,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固化与破除固化的过程。为此这就需要反馈相关的教学评价信息。在信息的反馈中,信息的反馈主体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构建者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管理者。前者的反馈是实现由经验到理论升华的必由之路,后者是获取教学模式完善所需要客观依据的核心途径。所以在信息的反馈与获取中,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信息。

移动课堂视角下的教学模式构建是教学艺术的客观体现。因此,它需要参与者在准确把握“移动课堂”内涵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积累,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探索。故而在此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构建与移动课堂相互匹配的教学模式时的思路。即,多维化的理论整合,构建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性应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针对教学模式进行的评价信息的反馈、获取。

猜你喜欢
模式化教学内容理论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坚持理论创新
透气感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