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超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随着时代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全国体育教育在大力改革,在此改革浪潮中,云南省首吃“螃蟹”,省教育厅于2019年12月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新的改革方案中,把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平起平坐,此举受到社会广泛热议,国家体育总局对此举高度认可。在昆明召开的“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上,国家体育局副局长杨宁表示“体育100分是体教融合“破题”与“破冰”之举”,体育总局将把云南作为全国体教融合的试点省份。
中考作为中小学体育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中考体育改革,就意味着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也应该紧随其后,但就目前调查来看,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受我国中高考评价机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过于重视文化成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锻炼、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小学体育教学在校园中也未得到足够重视,体育课常常被其他科目占用,加上设施等硬件条件有限,导致小学生体育课时得不到保障,造成小学生体质下降,近视率上升,压力过大、心态扭曲等问题。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中,“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突出,即“小学管小学”、“中学管中学”,现今中小学体育课程局部化问题较为严重,缺乏前瞻性,甚至出现了断层现象,小学的学习内容、要求与初中学习的内容、要求不对应,存在重复、低效的问题,再加之未把小初高体育教学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体育学科缺乏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那样的模块化教学以及层次递进性教学。
1、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单一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当今体育教学中,仍然盛行着“师傅带徒弟”培养新教师的模式,新教师多是一味地模仿老教师,而老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导致体育课出现重复的准备活动,雷同的教学用语,大致相同的教学设计,甚至还有地方存在“一个哨子两个球”模式的体育课堂,导致体育课堂枯燥无味。加之,目前小学阶段体育课开设的内容主要以篮球、田径为主,其它项目例如排球、武术、啦啦操等内容基本不涉及,学上能够选择的学习内容单一,导致学生会错过一些体育项目最佳的启蒙学习时机,也未能够给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打下基础。
2、教学理论滞后,科研成果较少
在当今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多重实践轻理论,认为体育教学中应以教学技术为主,教研时也多针对某项体育项目的技术进行研究,针对体育教学的理论研讨较少或基本没有,因此每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立项时,小学体育教师由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较为薄弱,在科研立项方面的成果量产较少,对学科前沿的先进教学理论、成果引进、学习、应用都较为滞后,同时缺乏对相关教学改革成果的总结、凝练与升华,造成科研滞后,难以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3、教学方法落后,课堂形式单一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教学大环境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教师依然采取过去的教学方法,以填鸭式或单向灌输式为主,习惯采取“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日常教学,未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缺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而设计的课堂,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激起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
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严重,肥胖率、近视率逐年上升,由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小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也逐渐受到挑战,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改革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学会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体验运动的快乐,获得健康的体魄,增强自信心,树立规则意识、终身锻炼的意识,扩大社交范围,借助体育锻炼释放内心的负能量,建立阳光的心态。
如能将体育学科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那样,从小学到高中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设置,将体育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段合理规划,这样就能够让体育教学具有连贯性、递进性、系统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就能成为完整的体系,就能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低效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从小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拥有一项特别擅长的体育技能,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了解认知两到三项体育项目,学习任务相对轻松的小学阶段就能为初中的体育学习打下基础,为中考体育减轻负担,这样也提高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学校体育良性发展。
中考体育100分改革政策的实施,能够让社会、学校、家长、体育教师、学生对体育学科有全新的认识,“体育课”将被重新定义,容易被冷落的“体育课”将会变得备受关注,由以前的可有可无变成必不可少,成为主科范畴,身兼重任的体育教师们存在感油然而生,教学的积极性将显著增加,体育教师将更加潜心钻研体育教学,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引进、总结、升华前沿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理念,体育教师队伍将被优化。
中华民族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民族,体育运动自古就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同生同长,我国有许多传统体育项目,诸如武术,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也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因此,小学阶段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增加武术、押加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教学,能够传承、推广、弘扬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促进各级体育赛事发展,为各项体育竞赛储备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小学生是国家之未来,从小开始锻炼,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着重大的意义,真正做到体育从娃娃抓起。
受中、高考传统考试机制影响,学生、家长、部分老师往往认为体育课不重要,上不上无所谓,甚至害怕体育锻炼会影响文化课学习,这样的思想应该被端正。中考体育改革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重新定位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学校应落实国家培养青少年健康身心的政策,落实国家规定,按照教育部文件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在校最基本的运动时间。
激发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让体育教师组成科研团队积极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也可聘请专家团队对全省小学阶段体育课程进行指导和研发,丰富云南省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科学的课程安排,才能让体育锻炼在小学阶段起到合理的作用,积极开发“家校共练”锻炼模式,大手牵小手,健康一起走,让家庭也成为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二场所,全民共同健身,让体育锻炼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
1、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其主导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实现的。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现代体育教学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必须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课余时间,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体育知识和专业能力,对各种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的更加透彻,从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创新、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2、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较强,因此,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运动水平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感官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特质,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内容,比如在进行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时,可多使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容易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同时可在教学器材方面进行创新,为教学活动增添更多趣味元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由于先天体质水平与后天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否则就极易出现教学内容与方法不适用于一部分学生的情况出现,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也就相应较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内容与目标,使所有学生通过体育教学都能有所收获。
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上,应改变单一的数据思维为立体化评价,丰富体育成绩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原有的考核机制上,可考虑增加评价方式,例如对学生进行纵向评比,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加入评分项,将其竞赛成绩加入评分,结合学生兴趣开展个性化评价,让其在体育课中收获快乐和自信,获得健康的体魄,实现体育综合育人的功能,培养“善思考,能合作,有毅力和心态阳光”的精神小伙。
总之,中考体育改革推动和加强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在中考体育改革背景下,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应该顺应改革,主动出击,更新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纠正学生的不良性格缺陷,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真正做到“体育从娃娃抓起”,为初中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