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综述

2020-11-19 04:01:49■王
长江丛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信任度人际信任

■王 燕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际交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际信任是指对交往对象的言语、允诺等可信程度的心理预期,建立于与他人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个人与他人、社会联系的基础。信任他人能提升个体安全感,加强人际互动,同时还能降低社会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从而降低社会成本。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人际信任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和网络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信任水平下降,而大学生正是接触网络以及初步探索社会的群体,受到不小的影响。近年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研究相继展开,本文将对其研究概述和测量工具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概述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现状

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普遍偏低,具有差序格局的特点。国内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的信任水平较低,他们尽管在主动信任他人上并不容易,然而这些大学生并非绝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主要表现为会积极回馈来自他人主动传来的信任信号,即使会损伤自身利益,仍要回报对方的信任[1]。中国社会文化一向讲究人情,大学生受其影响,导致人际信任具有差序格局即面对陌生人,若其受你信任的人相信,那么你也会相信他的一种现象。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影响因素

1、人口学变量

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已有研究表明,信任半径上女性比男性低,但信任水平上女性较男性高。男性社交面通常比女性广泛,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就更多,人际交往更复杂。女性更追求人际交往中的亲密感,具有感性、直觉的思维特点,而男性注重的是人际交往中独立性的保持,具有理性的思维特点,这些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女性的信任水平[2]。但也有研究表明男性的信任水平高于女性。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不同,大学生人际信任度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大一学生刚刚步入大学,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且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彼此差异极大,不能很好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信任度普遍较低。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与同学之间的磨合以及自我的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逐渐提高。田可新等人研究表明在人际信任各维度的测量值上大一学生显著低于高年级,但其人际关系紧张的发生频率和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高于高年级[3]。

生源地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也存在影响,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言,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对象变化更大。虽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不断推进,网络逐渐普及到农村,但城乡差距仍大,农村大学生在入大学前接触到的社会资源没有城市的大学生丰富。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感,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人际信任水平普遍较低。

2、家庭教育风格

家庭教育风格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相关。家庭教育风格是抚养者各种教育手段的特征概括,是教育过程中抚养者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动方式[4],个体处理事情方式及人际关系处理常常是家庭的投射,家庭教育风格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影响极大。正向的家庭教育风格与人际信任度是正相关关系,而负向的家庭教育风格与人际信任度呈负相关[5]。个体发展完善的人格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正向的家庭教养方式所营造出的包容、温馨的家庭氛围。

3、个人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包括知、情、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相关。已有研究中,部分探讨了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相关因素,其中涉及的个人心理特征有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羞怯、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呈明显正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低的学生人际信任也较差,人际信任程度低的学生其自我和谐程度也较低,其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人际信任的影响较大[6]。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羞怯呈显著负相关,羞怯程度越低,人际信任水平越高。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测量

(一)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

Rotter JB于1967年编制了人际信任量表,以测量个体对他人的言行、允诺等可靠性的预期值,被相关研究广泛运用。该量表共计25个项目,从不同境地、不同的社会角色等角度测查,采用李克特五点自评量表评分法,从“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分别评定为1~5分[7]。量表总分从25到125分,人际信任度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施测时长限制在10~15分钟。量表从两个维度进行测查,一是对同伴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人伦信任,二是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的契约信任。量表内部一致信度为0.79,分半信度为0.76,重测信度为0.68。

(二)人性哲学修订量表

在以往研究中,常与信赖他人量表、容纳他人量表一起使用[8]。该量表源于人性的哲学量表(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是Wrights-man对其进行修订简化后具有20个项目的量表。该量表有“人性本善”正因子和“认为人几乎都是不善良的”负因子两个因子,采用的是6点对称评分法,按照+3(完全同意)到-3(完全不同意)评分,旨在测试受试者对别人的言行模式的判断。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其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为0.766。

(三)大学生內-外信任问卷

该量表由吕勇等人于2013年编制,包含内信任和外信任两个因素,总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59,可以作为稳定的测量特殊信任的工具。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近15年国内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相关研究广泛开展,在其影响机制上存在争议。如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存在性别差异,但部分认为男性信任水平高于女性而部分反之;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学生信任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年级,但对高年级的比较却未被讨论。目前我国在人际信任方面展开的研究多采用国外量表,存在一定的误差,而吕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內-外信任问卷,强调内、外信任对比[9],因此可以基于已有量表编制出适合我国的人际关系量表。目前已经开展了较多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并未运用于实际且未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方面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

猜你喜欢
信任度人际信任
搞好人际『弱』关系
表示信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最高
环球时报(2018-01-23)2018-01-23 05:25:53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桃之夭夭B(2017年2期)2017-02-24 17:32:43
从生到死有多远
基于信任度评估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
计算机工程(2015年4期)2015-07-05 08:27:45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信任
2014,如何获得信任
IT经理世界(2014年5期)2014-03-19 08: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