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楠
/大庆市图书馆
近几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上已经逐渐从技术走向社区、服务和管理的一体化建设,相对而言,我国在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实践上的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成果,如移动客户端服务、书目检索和预约、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上述实践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智慧图书馆服务用户的综合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欧美图书馆界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模式,其主要将图书馆的资源作为基本依托,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移动服务以及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服务等。随着智慧城市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也更加注重图书馆和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新技术之间的联系,强调从信息技术层面出发构建综合型的图书馆体系,从而不断拓展其服务的范围以及深度。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当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图书馆界的著名学者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来提高图书馆运行效率,并增强用户与图书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性,实现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目标的一种图书馆模式。董晓霞等学者则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服务智慧化和用户体验智慧化的统一体。
综合上述分析,可将智慧图书馆简单概括如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图书馆系统、服务设施以及信息交互方式,提升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及其功能的灵活性,进而在不需要人工辅助的条件下,顺利实现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目标。智慧图书馆的诞生开启了物理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架构有机融合的新篇章,使人们开始站在人本主义视角来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建设。
1、更加广泛的互联互通
智慧图书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网络技术把各类不同的数据采集终端有效联系起来,同时还能将收集的数据信息借助网络平台传达到数据中心,通过这一互联互通的体系,服务、管理和感知对象,使不同的客体之间可顺利实现信息交互和沟通。
2、全面而深刻的感知
近些年,各种全新的终端技术、存储技术以及IT设备等的出现,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些新技术往往具备更加强大的通信能力、存储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可进一步完善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智慧图书馆更加深刻而全面地感知多种资源。
3、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
智慧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注重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更加具备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主要表现在智慧图书馆可实现人物相连、人人相连和主动感知,从而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同时还能实现经济化、全面化的智慧管理。
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通过将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可让读者享受到更加高效化、便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使其认识到自己是读书馆的主人,并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图书馆建立起协调互动的关系。同时,RFID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强化图书馆的自助服务功能,在无需人工配合的条件下帮助读者顺利完成图书的检索、借阅与归还等工作,这样一来不但能有效规避人工操作失误问题,同时还能确保读者隐私的安全性,有效满足当代读者的心理需求。
站在图书馆管理的角度来看,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完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观念,可为图书馆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阅读环境,实现与广大读者群体的无缝交流。与此同时,智能化管理技术还能有效突破专业的局限性,使图书馆在第一时间满足读者提出的多样化要求,如此一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可得到大幅提升,读者也能享受到更加高效化、高质量的服务,提高读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进而帮助图书馆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进一步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网络课程教育凭借其交互性强、使用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势,在学校教育中备受欢迎,并逐渐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2年,MOOC逐渐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这就象征着在线教育时代的到来。当前,诸多高校都加入到了网络教育队伍中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也提高了对网络教育的重视度。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不同用户、平台与资源建设等方面都积累了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是网络教育得到顺利有效落实的基础。将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网络作为基本载体,与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可顺利将这部分资源传递给各家各户,让广大城市居民可在家通过屏幕终端接
受MOOC教育。在进行智慧学习模块构建的时候,应立足于学习型社会全民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将提高全民学习的全面性、便捷性与持续性作为重中之重,利用数字模拟、动画、音视频、文本资源等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图书馆学习资源库,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学习群体对学习形式的需求,为广大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各种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实现互通共享,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作为当代智慧经济、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凭借其智慧信息分析系统,可对大量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进而为相关情报行业提供简讯推送、信息跟进、全方位监测等情报管理服务。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具备海量的专利保护数据,同时也有负责专利申请的专门工作人员,应当将这一前沿阵地融入到高新区,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的检索、申请与保护,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避免国内企业在开展境外商业活动的时候由于国际专利环境的不同而遭到损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链,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智慧经济时代不容忽视的一大重要环节。
1、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
智慧社区24小时自助公共文化体验区主要由运营展示功能区、互动学习功能区、人文休闲功能区、数字体验功能区等组成,整个体验区采取的是模块化设计形式,可按照用户所处物理环境的不同进行高速拼装与实施。
2、智慧移动互联媒体阵地
该系统主要将移动客户端作为基本服务手段,将大屏作为服务载体,将后台系统作为各种资源和服务的发布平台。借助此平台,图书馆可把现阶段拥有的资源和服务传输到读者流量较大的区域,并实现图文信息的个性化推送。读者可通过移动终端,快速而方便地获取智慧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与服务。
总之,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搭建、资源加工平台的建设等,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智慧学习模块、智慧经济模块和智慧社区模块各自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建设方式,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