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丁媛
/南京林业大学
社交媒体主要指用户实现信息分享与社交活动的互动平台,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相对于传统的社交方式,通过互联网信息可以更加直接、迅速地传播。社交应用产品可分为以下三种:(1)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2)综合社交应用,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等;(3)垂直社交应用,即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应用,如婚恋社交、职场社交等。[1]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探究新闻热点及感兴趣的内容,二是通过学习资源与教程,拓展个人技能。
微博是用户获取和分享信息的主要平台,其通过热搜榜和推荐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会热点讨论,为自由表达想法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平台。微博通过名人认证机制、话题关注机制等,呈现出明显的媒体性、兴趣社区属性。而bilibili作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因其无广告、内容丰富和多元化的分区,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b站中很多学习类视频,被广泛当作学习新技能、巩固专业知识的平台。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交应用联系人以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为主,即基于强关系的熟人社交依然是主流。除此以外,利用社交媒体,能够建立并深化与同龄人或者同爱好者的联系,形成小群体,为进入社会后的正式的社交化奠定基础。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家庭对个人的影响程度减小,社会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巩固既有社交
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可以广泛的观察到亲朋好友的生活动态。除此以外,还可以促进与亲朋好友的联系,让我们足不出户地与天南海角的亲朋好友沟通交流,关注他们的生活。
2、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好友
社交媒体广泛利用社区的形式,将天南海北具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如微博超话,将对同一话题同一领域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了小圈子。
3、工作需求
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工作交流越来越便捷。对于大学生来说,加入QQ群、微信群等,将个体与班级其他成员处于一个互相连接的状态,使得工作和作业的布置和通知越来越方便,简便了以往人人奔走相告的繁琐过程。除此以外,QQ中截图、传送文件、邮箱等功能,给日常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社交媒体中内容的丰富性,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短视频软件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碎片化娱乐。社交媒体允许用户自由发表言论的特点,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创造新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渠道。对微信而言,除即时交流外,信息流动集中在公众号与朋友圈。而朋友圈具有仅对好友可见、屏蔽等功能,因此处在一个公共与私人空间的交界地带,能保障与小范围人的生活的记录分享。
多种多样的社交媒体相互影响,推动了自主创业的不断发展。尤其随着抖音、各类直播的兴起,在网红经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了这也是一条出路。这有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找到合适的创业思路与方法,促进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由于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目的的多元化,因此基于不同的使用目的,对大学生做好社交媒体提供合理的建议。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新闻、学习新技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大学生的自制力往往不足以支撑他们高效的完成这一过程,会被其他应用分心。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自制力。
一方面自身应强化时间利用率,做到不浪费时间,对每一项任务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定时类的社交软件,比如番茄钟、Forest,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首先大学生在应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应当确认公民责任意识。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在社交媒体应用中能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但是遇到网络诈骗等问题时,自我保护意识仍然不够。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参与网络政治生活,参与意识较强,但积极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需要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社交媒体增强了大学生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例如浏览不良信息、沉溺社交、科研成果剽窃等问题。此外,近年来“键盘侠”的出现,对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最后我们需要锻炼社交能力和交际能力。很多大学生相比谈话而言,更热衷于选择文本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允许重新编辑,因此他们将自己隐藏在社交网络中,塑造一个虚拟的自己,以“人设”的方式获得其他人的关注。
在记录分享生活的时候,多数学生选择性地显示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照片、学校,而这一类信息很容易被
不法分子获得从而进行诈骗等行为,因此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隐私保护。
此外,应当大力培养高阶思维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会不断被机器取代,因此社会对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应利用社交媒体,实现概念交互与深度学习;并借助信息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交媒体学习软件,进行系统化的知识构建,培养高阶学习能力。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脉拓展和平台选择。
1、人脉拓展
在创业过程中,人脉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率。为了扩展人脉,一般需要广泛地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利用社交平台的开放、交互等特点,发布创业内容,增强自己商品的知名度和熟悉度。同时,可以利用熟人社交,将商品在自己的社交圈内进行推销,并且利用这些熟人向更大的社交圈推广。
2、平台选择
由于大学生创业具有草根性、政府资助性等特点,并且在初期往往以网络销售的模式为主,主要销售服饰、日用品等,价格相对较低,更能吸引年龄相仿的青年消费者。因此,与社会企业相比,大学生创业更能通过社交媒体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资源,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随着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短视频会有较高的点赞数和评论数,其热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见自己的产品。因此,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扩大自己的商品影响力,节约宣传成本。
3、规避缺点
社交媒体也存在不足之处:信息更新过快,导致商品信息容易被覆盖,潜在消费群体消费欲望低;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构思创意;成功偶然性过大。[2]
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产生更多更有创意的宣传方式,使得产品推销更加吸引人,比如拼多多,其通过简单洗脑的广告宣传曲和营销方式,提高了产业的知名度。二是明确商品目标群体,比如如果商品销售范围是年轻人的轻时尚领域,则需要针对年轻人的爱好和可能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意设计。三是满足做好场景营销,综合利用各种交互元素创造动态场景,从心理体验角度入手满足需求。
4、社会各层面通力合作
除了大学生自身外,社会各方面也需要推行相关对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从高校层面而言,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交媒体创业的各种优势,了解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创业的好处。另一方面,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建立社交媒体创意相关课程体系。[2]
从政府和社会层面而言,相关部门尤其是传媒部门,要积极宣传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的方针、措施,营造一个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