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学习探讨

2020-11-19 00:33
长江丛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时政形势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思政部

一、前言

“形势与政策”课是职业院校学生每学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类课程,目的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和认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式变化,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1]。

二、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

根据教育部要求,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严格落实“形势与政策”课的学分,要保证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专科每学期不低于8学时,共计1学分。目前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资料少,学习资源较为单一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资料较少,主要依靠授课教师的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已经是网络土著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课件这类形式的学习资源已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二)学生多,课堂师生互动性差

“形势与政策”课多为大班教学,一个班学生人数较多,专业也较为多样化。课堂管理会占据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弱化了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对于学生的不熟悉也会降低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导致课堂学习氛围不够强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激发。

(三)时长短,课程学习内容有限

职业院校每学期为在校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共计8学时,一般为4周的教学时长。相对于每学期22周左右的学习时间,”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时间较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学习内容较为有限。

(四)周期长,学习内容不够连贯

“形势与政策”课为每学期开课一次,每次开课周期长达半年左右。开课周期较长可能会不能够及时传递给学生党和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不能够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职业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学习模式

本文基于高小升;胡钢教授的“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方向及路径”提出”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学习模式”[2]。该模式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入手,包含学习前端分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及学习支持四个部分,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前端分析是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时效性和有效性的基础,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握教学重难点。学习活动有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主渠道,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课上教师讲解知识重点,主要时间交给学生开展小组展示、热点辩论、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在线学习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用贴近现实情境的时政问题,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思考学习内容,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强化。学习评价与学习支持贯穿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

(一)覆盖多个平台,深度传递信息

混合式学习模式同样注重在课外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微信、微博等应用软件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接收、阅读、学习教师推送的时政要闻、微课视频等。此外,教师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开设的时事讲坛、话题讨论等网络栏目,引导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时政修养。

(二)多种评价方式,以评促学促教

学习评价不以单纯的考试或论文作为标准,更关注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各阶段的综合表现。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小组协作学习的主动性,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展现的时政修养与理论应用能力;结果评价主要是学生课后参加网络考试或撰写主题论文。此外还有师生双向评价,不仅让学生了解个人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意见,而且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建议,及时调整内容、改进方法,以评促学、促教。

(三)构建问题情境,注重合作探究

融合了情境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课前线上预习为学生提供了时事问题情景,学生通过“自学—运用”的过程来解决问题,强化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组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观点,加强学习效果。

(四)课堂形式多样,强调学生主体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展示、热门话题辩论和热点新闻述评等活动,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思维能力,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进学生头脑。

四、开展形势与政策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评价标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教师需要提前建立完善的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师生双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在内的课程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标准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所占的比例以及每种评价方式具体的评价依据和量化标准。同时,学校可积极开发師生网络互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根据教学、学习体验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推动“教学相长”。此外,学校还可积极组织移动端和电脑端的网络考试与知识竞赛,既能方便学生参与知识测验,又能让教师及时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也减少教学考试的组织工作量。

(二)熟练运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渠道

教师要熟练运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开辟师生即时交流和网络学习的渠道。教师可在微博上针对热点新闻发起话题讨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社会热点事件畅所欲言。这些网络平台不仅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途径,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让形势与政策教育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3]。

(三)不断丰富资源种类,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

学习资源是混合式学习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学资源不仅要紧密围绕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和国内外形势,而且要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背景及实际生活,避免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收集最新时政资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网络资源可分类整理后建立课程学习资源库,供师生共享、学习。

(四)网上网下课堂合作,实现教育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课堂,是对形势政策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一种有效补充:课前教师通过网络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帮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课后教师在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发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视频,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开设时政网络专栏,推动新思想进学生生活。网络课堂与面对面教学的合作,实现了贯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形势政策教育。

五、结语

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课程的动态性,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学生时政素养,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渠道、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向学生传播新思想,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正确看待和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时政修养,在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时政形势
时政要闻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时政
时政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