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随着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仅仅培养高技能高应用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当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个人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直接受到所处学习环境的影响,本文将从学习环境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好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技术理论等,并应用于实践的一种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强烈的创新意识;2.敏锐的观察力;3.丰富的想象力;4.顽强的意志力;5.利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习环境是指对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全部外部因素。关于学习环境的构成,李才俊在其编著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一书中从宏观层面指出,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教育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校教育环境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袁培在其硕士论文《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中进一步对学校教育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本文中,笔者认为学习环境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校园资源环境、校园文化氛围、校园人际关系、学业管理制度等。
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其身处的学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环境既可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可能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学习环境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校园资源环境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学校创设良好的硬件资源设施,比如创新孵化基地、学生活动中心等,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实践场所。依托各类实践场地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例如面向学生群体开设不同层次的创新相关课程;举办讲座、沙龙;组织科技创新大赛等,这都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创新技能,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氛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和指导作用。通过加强创新相关宣传与教育,浓郁创新氛围,组织创新类专家讲座,开展新苗计划、科技创新大赛等,让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唤醒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技能。同时,实践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够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进而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情况保障,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融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产生安全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正向的情感体验,这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观积能动性,进而推进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迸发灵感,指导人们更好的开展实践活动,进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坚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学业管理制度,能有效引导学生强化创新动机,激励创新行为,有效促进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其影响具体表现为:灵活的学业管理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例如,符合相应条件可以申请转专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为创新行为的产生提供更多的可能。二是多元的学业评价激励制度具有引导作用。学校实行多元的学业评价,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校园资源环境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强校园资源建设,有助于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机会与平台。首先,加强学校内部资源建设,建设创新孵化基地,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提供更多可能。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建有科创园等作为学生创新孵化基地,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第二,拓展学校资源,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具备教育主体双重性、培养场地双重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建设“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学习活动中心,开设创新相关课程和人文类课程。可以有效帮助高职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同时,依托创新活动平台,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培训学习,能够有效训练大学生创新思维,并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校具有浓郁的创新氛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高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对话课堂,并拓展基于学生创新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学校开设雏鹰班、飞鹰班、雄鹰班等创新班,开展系列创新课程,并组织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另外,建立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工作小组,对学生开展分层次、分类型的指导,并在经费和活动场地方面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营造创新氛围,弘扬创新精神,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在创新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正向的情感体验,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搭建丰富多样的创新平台,并配对相应的管理人员,例如,推行导师制,针对性培养和指导,创设具有和谐人际氛围的平台载体,进而提升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
一个高校它所实行的学业管理制度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如果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就需要学校学业管理制度的支持。首先,放宽转专业条件,增加转专业的成功率。面向不喜欢当前专业,又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同学,鼓励其转专业进行学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学生可以更好地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活跃创新思维。其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创新行为。学校的评价制度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行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制度,对于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予以奖励等等,比如对于取得突出创新成功的同学,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都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强化学生的创新动机,进而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环境作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部支撑条件,它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和优化学习环境,不断促进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