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2020-11-18 09:54林建锋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1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管理模式

林建锋

【摘要】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柔性管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并且柔性管理也开始被很多班主任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主要是针对被管理者自身的情况进行非强制性管理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时期,而对于初中生而言,班主任柔性管理有人本性与情感性的优势,所以,柔性管理可以很好地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需要班主任按照班级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来构建起一个民主管理的氛围;以情感激励来实现柔性管理;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柔性化共同管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等原则。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柔性管理   管理模式

【中圖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250-02

引言

对初中生而言,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情况,进行柔性管理,这样才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构建起良好的班级环境氛围,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成效,同时,实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柔性管理相关概述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也被称为是人性化管理,其主要是通过对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性的管理方式,是根据被管理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非强制性的人性化管理。在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创设比较亲近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以此来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处。柔性管理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不是依靠上下级之间的强制性关系来实现管理,而是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上来实现彼此的满足和帮助,从根本上解决彼此的矛盾冲突。

(二)柔性管理的特点

一是人本性特点。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刚性化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开始不断地出现问题,如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化,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刚性管理模式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和刚性化管理模式相比,柔性化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并且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也充分地发挥出来,对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柔性管理模式还可以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理解更深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加契合,更加体现出班级管理中人本性的特点。

二是情感性特点。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重要时期,他们心中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柔性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突出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另外,通过柔性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原则

(一)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让柔性管理的效果更加的突出,实现班级中教师和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班主任在应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民主管理的氛围,要重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提高学生对班级集体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荣誉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并提升学生处理集体活动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在班级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班级任务,如班级卫生管理,班级课外活动设计,班级黑板报设计等,并对每个小组的活动内容进行轮流执行,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学生自我表现力,同时在学生完成班级任务之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以情感激励来实现柔性管理

在实施柔性管理时,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和情感需求,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初中学生对心理情感上的认同是非常重视,他们不仅需要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同,同时也希望得到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认同,他们希望可以被理解、被尊重和接受。因此,初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诉求,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在学生遇到情感困惑的时候,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想法,并给出积极的态度和意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埋怨学生,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道理分析,帮助学生找出解决方法,尽快走出情感困惑。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困惑指导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进去,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并在班级中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柔性化共同管理

初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在学校接受班主任老师的管理之外,在家庭中也需要接受家长的管理,所以,在柔性化班级管理工作模式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和家庭柔性管理形成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模式,提高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家长会的召开,并在家长会中向家长介绍和宣传柔性化管理,并把柔性化管理应用在家庭管理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行规范化,实现家校相结合。此模式的实行,不仅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合,而家长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发展情况,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实施班风、学风的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体化差异,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重视他们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在以往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标来进行管理,并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更不要说重视学生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这样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的自尊心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甚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另外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和逃学的情况。所以,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起多元化和全面化的管理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平等化的管理模式,针对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要多给予积极的鼓励,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并在学习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初中发展阶段,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如果在这个时期班主任教师帮助其建立起了更加完善和独立的人格,对初中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在这个关键性的阶段,任由学生的逆反心理发展下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初中班主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管理,实施柔性化班级管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起独立的人格,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秋红.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160-161.

[2]谭庆林.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J].才智,2019(23):33.

[3]马玉梅.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44-145.

[4]李永艳.谈班主任工作之柔性管理策略[J].汉字文化,2019(24):178-179.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管理模式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