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0-11-18 08:54柳敬霞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

柳敬霞

【摘 要】小学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育主要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些年更是凸出美术、体育等学科的重要性。美术教育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时期是学生心智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小学生不仅身体飞速发育,心理上也从懵懂无知到逐步认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当今这个社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早已非个例,童年的心理成长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健康的身心发展不仅可以优化他们对知识、行动、审美、情操等方面的素质,还可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心理。因此,形成初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这个阶段教育的关键。

(二)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语言和文字对他们成长认知的渗透作用是有限的,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而美术教育就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桥梁。美术教育是儿童兴趣的启蒙师。对少年儿童来说,美术有着吸引他们眼球的美丽色彩和千奇百怪的图案人物,而这更有利于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美术教育不仅能教授学生绘画技巧,同样也能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让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此外,美术教育还能使小学生从繁重的知识学习中得到放松,让他们在舒缓学业压力的同时稳定情绪。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不仅让孩子们有了欣赏美、感知美、体会美的心灵,同时也滋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之心理向积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的自控力

1.美术本身就是心理学重要的一环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涵盖了创作者的思想,能体现出创作者表达的情感。许多大学的美术专业更是直接叫作“美术教育”,可见教育、心理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感知美、表达美的能力的过程中,不光要教会他们“画些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用作品表现“为什么画”“画的意义又是什么”,从而体现出学生的所思所想,且能更真实地折射出他们潜在的心理特征。当教师无法通过语言和活动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就能通过美术教育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也许学生平时不愿意说的问题都能在绘画中得到体现。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课《快乐的回忆》中,学生要利用画笔将生活中值得回忆、令人快乐的事情表现出来。在这节课上,学生都画得特别开心,有的学生在画与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的场景;有的是和父母一起郊游的场景;有的是跟朋友过生日的场景,等等。但其中有一幅作品看起来很不寻常,画的是自己与父亲在看电视的情景。笔者充满疑惑地问:“其他同学都画开心快乐的回忆,难道你最快乐的回忆是在家跟爸爸看电视吗?”他害羞地沉默不语,笔者也没有过多追问,但当他再次拿着作业到笔者面前时,笔者给他100分,并展示给学生欣赏。“画面干净,颜色搭配和谐,是一张不错的作品,虽然画的是与父亲一起看电视的情景,但从这个同学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这是笔者对他作品的评价。最后,在一次私下的谈话中,他告诉笔者,他的爸爸因为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去世了,这时笔者才理解了那张画的含义。通过他的作品,笔者记住了这个内向害羞的男孩,并在今后的课堂中也很习惯地叫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当场给予鼓励,慢慢为他树立自信心。教师的赞扬和激励,往往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同时,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找到赞扬的契机,从而让学生在鼓励中一步一步成长。

2.美术教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

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孩子,其行为是受意识支配和控制的,拥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思想和行为的协调统一是孩子成长的关键。但是,在儿童时期,学生身心飞速发展,心智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自控一些行为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而这无疑给学习生活也带来了一些不小的影响。例如,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做小动作,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做事时常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为此,笔者在美术课的绘画环节会为幼儿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使他们有效地投入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来,如查理德·克莱德曼的《献给爱丽丝》《海边的星空》《绿柚子》等。所以,美术教育可以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让兴趣一直保持在整个学习画画的过程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地投入到画画的乐趣中,对美术产生感觉,还可以延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注意力。同时,安排固定的学习实践和场所,让学生画画的时候感受到规范、有条理的绘画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减少其他事情对学生的干扰,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帮助学生疏导、克服困难,逐渐延长画画的时间,从而使其自控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二)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提高心理发展水平

1.评价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评价可以分为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学生之间对作品的评价。评价是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反之,不当的评价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运用好评价的方式,掌握好评价的环节对美术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瓢蟲的绘画步骤,笔者在黑板中央为学生示范了瓢虫的简笔画,让学生来模仿,并告诉他们作业要求:只画一只瓢虫,所以这节课就是要把它画大。40分钟过去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班里的孩子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把瓢虫画得又大又可爱的学生,笔者称它为“瓢虫之王”;一类是怎么努力也画不大的学生,瓢虫只占画面的一个角落,笔者称他们为“害羞胆小的瓢虫”;最后一类是擦了画,画了擦,一节课本子上空空如也的学生,笔者称他们为“不自信的瓢虫”。通过一次美术课,笔者读懂了班里每位学生的性格,那么,笔者今后将会针对一些胆小、害羞且不自信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实施不同的评价。评价是一种客观的评定行为,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标准,并且公正合理。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正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并与之多沟通,在发现学生画作中的真善美和闪光点的同时,也要多鼓励学生,这对于塑造他们的自信心同样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评价可以加强学生的认知和交流,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发现值得学习和闪光的地方,这对学生乐观向上的性格的培养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儿童中出现自闭症、孤独患者的人数日渐增加,而美术教育却可以作为开启儿童心灵的一扇窗户,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懂得尊重、理解对方。在美术课中学会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是学生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交流的保证。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呢?教师可以请学生说出作品的优点、特点、喜欢的理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独特理解的能力。生活体验不同,学生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的评价交流可以让学生产生共同语言,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无处不在,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教育是相辅相成,需要共同发展的。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的引导,家长的关心,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都是必不可缺的。发挥美术教育在少年儿童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这与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认识,都密不可分,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希.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

[2]魏秀艳.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3]奚馨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美术文献,2017(04).

[4]卢伟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7(12).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