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2020-11-18 08:54陈海根
速读·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质量

陈海根

◆摘  要:微型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网络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举措,对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的工作经验,简要分析微型课堂的概念和由来,阐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师彭罗斯,已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标志着微型课堂研究正式进入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微课在中国的起源始于2011年关中客发表的《微课程》一文,之后,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主任对微课堂资源开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预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形成。可以说,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是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创新形势的必然之举。

一、微课堂的具体内涵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育教学资源的不断开放和共享,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的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物理现象的本质不明确,导致高中生物理成绩偏差,以至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难学。而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较多,且学校安排的课时又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至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不易突破。另外学生的数学知识跟不上所学物理知识的需要,又缺乏物理背景知识,很难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和规律。现在每个班级基本都有安装多媒体设备,所以将微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什么是微课?它是一个微课堂,微是其特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学习内容、过程进行提炼。微课堂主要以课堂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它记录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个中心知识点的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视频是微课堂的核心组成部分,与教学中心知识点相关的课件素材、习题测试和教学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微型課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前预习,自学基础知识

进入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反映物理越来越难学,很难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这一方面是由于高中物理教材知识点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与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关。教师总是希望把时间花在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上,不愿在一些基础知识上花更多的时间,以免耽误教学进度。其实,这种教学理念是不合理的。试想,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懂,如何进行深入学习?

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矛盾,运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正式的一个章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学习视频,其中包含了10—15分钟左右对物理概念、原理分析和推理的学习视频。课前,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学习视频进行预习,这样,教师可以节省讲解概念的时间,并用十多分钟来讲解其他疑难问题,不仅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时,学生可能对摩擦力的有无不会判断,分不清楚摩擦力的类型,那它的大小和方向又怎么计算和判断等一系列问题,有很强的疑问性。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一起讲就会显得很乱,不够清晰,所以笔者采取了微课的形式进行针对性教学,分别对摩擦力有无、方向、大小等问题进行单独针对性的制作微课,并逐个进行微课教学,这样通过对比来加强理解和记忆,将疑难、复杂问题个个突破,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自然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又如高一物理必修教材第一课“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一节的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直接录制学习视频,供学生在校园网下载观看,课堂上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疑难、复杂问题,这样势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深化重点内容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教材中的一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和晦涩,特别对女生来说,物理真的是一门让她们感到“灰心”的学科。例如: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与力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高中物理教师都是深感困扰。学生听不懂,考试就会一塌糊涂,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将重、难点和关键知识以系列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应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老师将视频中学生的疑难问题一一进行深入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消除疑难问题,掌握关键性知识。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关键知识,教师可以分别录制气垫导轨实验和刹车惯性两个学习视频,并在视频中提问,让学生思考无摩擦的情况能否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由于实验和视频的提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本章的内容。

(三)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新知识

大多数时候,即使学生愿意复习,但由于课后没有老师协助,这种复习更多的是一种粗糙、低质量的复习,效率不高。毕竟,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让教师在课后指导学生逐个复习是不现实的。根据每节课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制作学习视频进行复习,以专题复习、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展示本章知识点,并配备相应的练习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视频进行复习,就能发现在课堂上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巩固和改进。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了解而造成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彻等出现的问题,课后就能得到很好的补充,这样学习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这种方法非常适合高三年级的总攻性复习,老师可以酌情使用。微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固有的优势,它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上。

三、运用微课开展导入,激发学生的课堂动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个体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所有的学生,难以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要利用微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下,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圆周运动”的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动力,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开展课堂导入。教师要对圆周运动进行分析研究,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在开课前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进行播放。比如,“时钟转动”“火车转弯”“电风扇工作”“弯道赛跑”等运动场景。这些微课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对物理原理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对圆周运动原理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创设微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微课要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地得到运用,教师需充分考虑物理教学的要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帮助下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光的折射”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理解折射与物质密度的联系。而这些内容中有些知识过于复杂,教师就不能单纯地通过口头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将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学习。

五、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加,因此,学校教研组应建立一个全校物理教师共享的微课资源库,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使微课教学的质量得到逐步提高,对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光珠.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99):166.

[2]周景照.探究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3]华山英.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0):120-121.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微课质量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质量投诉超六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