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桃花扇》借由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南明灭亡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社会心态,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其中流露出的文人价值取向对把握儒家思想对于人性的塑造具有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桃花扇;孔尚任;传统文人
作者简介:刘仍学(1999-),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设计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
传奇剧本《桃花扇》是由清代文学家孔尚任所创作,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首次出刊,被誉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剧作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欢离合为脉络,展示了明末清初南明统治阶层的昏庸腐朽和复社文人大义凛然不与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并歌颂了至死不渝的殉节忠臣和爱国百姓,抒发了南朝王朝兴亡的感慨。《桃花扇》虽是传奇剧作,但由于剧作“皆南朝新事”,与孔尚任的生活年代相距不远,再加上“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因此,剧作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应该符合基本史实,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也谙合当时社会的众生心态,而《桃花扇》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文人价值取向也就有着重要价值。
《桃花扇》创作的最大艺术特色即是所谓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在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以孔尚任笔下的侯方域为代表的文人阶层对于男女爱情的价值取向,而兴亡之感则是体现出了传统文人面对汉人宗室被所谓的异族政权所取代后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孔尚任作为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又因御前讲经被康熙赏识而仕任于朝廷,自然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传统知识分子,他在剧作中所流露出的价值取向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传统文人群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一、离合之情
在儒家经典《诗经》开篇的第一篇《关雎》中,就有先秦文人对于男女爱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向往的描写,也就是说,儒家学派对于美好的男女爱情从一开始就并不排斥,甚至心向往之。尽管在之后的文明发展中,儒学日益僵化以至于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封建礼教和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也极大程度地压制了人性,但儒家礼教思想对于两性情感的压抑则集中于贵族女性,对于作为男性的文人阶层而言,其对于爱情的向往并没有被压抑过甚,甚至有着充足的渠道和条件去追寻。正如《桃花扇》中的复社文人一样,文人群体大多可以正大光明地游历于烟花旧院,而几乎不会受到道德和伦理的谴责,但值得注意的是,文人群体大多去烟花旧院追寻的是艺妓,并与之畅谈书画,切磋才艺,行高雅之事,“齐梁词赋,陈隋花柳,日日芳情迤逗”,历史上像晏几道,张先,柳永等文人皆以此得名。而以李香君为首的秦淮八艳则是中国古代艺妓的典型代表,所谓艺妓,即是在古代以才艺取悦他人的职业,具有一定的文艺素养,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演艺明星,由于中国古代正常贵族人家的女性往往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文人阶层很难直接深入接触到这些名门闺秀,但文人阶层又十分需要一批具有才艺素养的女性与之为伴,这就促使了艺妓群体的诞生。在第二齣《传歌》中,首先借由鸨母李贞丽的介绍展现出李香君绝世美貌:“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婉转娇羞,未入芙蓉之账”,嫣然一位标准的“窈窕淑女”,而后又通过苏昆生的指教体现出李香君的高超演唱才艺。如此“色艺皆精”的李香君显然是文人心目中的理想伴侣,恰巧此时“侯生闲居无聊,欲寻一秦淮佳丽”,友人杨文骢自然极力撮合两人,而苏昆生和李贞丽也因侯方域“客囊颇富,又有才名”,同意李香君“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由此“侯方域当今才子,梳栊了绝代佳人”,一段美好姻缘便顺水而成,婚后尽管两人别离,但李香君却对侯方域矢志不渝,甚至在马士英抢亲时奋而触地,不惜“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这样的爱情固然情比金坚,令人唏嘘,但归根结底仍旧是旧时代封建文人所臆想的“爱情”,这样的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是封建礼教对男女之情所扭曲的产物。
首先,侯方域背井离乡来到南明都中,所为无非是想为朝廷效力,实现自己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但却因闲居无聊,“欲寻一秦淮佳丽”,如此仅仅是将男女爱情当做了解闷的途径而已。而后在第五齣《访翠》中,侯方域初见李香君第一句竟是“果然妙龄绝色,龙老鉴赏,真是法眼。”随后在短短的雅集过后,侯方域心花怒放,认为这段姻缘是“秀才中状元,有什么不肯处”,欣然接纳了这梳栊之事。由此可见,侯李两人素未谋面,并不相互了解,也未曾互诉衷肠,不仅没有过感情的交流,也没有长久的磨合,只因香君妙龄绝色,侯便由此生情。显然,此处的“情”显然跟现代意义上双向交流的爱情有所出入,它的产生并非是由于感情的方面的爱与付出,而是一种典型的“于鱼之爱”,李香君对于侯方域而言只不过是一个满足其风花雪月生活的一个玩物,这其中反映出的则是封建社会男性对女性的物化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压迫,而中国古典文学中所谓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戏,诸如《风筝误》《西厢记》等,本质上皆是男性对女性的物化思想的不同程度地反映。除此之外,在整个的梳栊过程中,一直是李香君的师傅苏昆生、鸨母李贞丽,以及侯方域及其代为说合的友人杨文骢在积极推进,而李香君本人没有发表一个字的意见看法,甚至所有人都没有征求其意见,这正暗合了封建礼教下的男性婚姻自由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规则。归根结底,由于封建社会男性对于话语权的绝对主导,《桃花扇》中所反映的文人对于爱情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以男性视角出发的畸形的爱情观,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爱情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压迫。
二、兴亡之感
《桃花扇》对于兴亡之感的流露并不仅仅体现在侯李两人遁入空门的悲剧结局中,而是贯穿于整个剧情,剧作中固然有对南明覆灭的沉痛悲愤之情,但更多的却是揭示了南明王朝崩溃的历史必然性。那么,《桃花扇》的主题究竟是为南明王朝作挽歌,还是歌颂蒸蒸日上的大清王朝取代腐朽没落的大明王朝的壮举,至今史学界文学界都未有定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桃花扇》的创作过程中对其“兴亡之感”的究竟所指窥探一番。据《桃花扇本末》记载,孔尚任的族兄孔尚则曾“崇祯末为南部曹”,而孔尚任的舅舅秦光仪乃是孔尚则的岳父,因为“避乱依之”所以在孔尚则处“羁栖三载”,从而“得弘光遗事甚悉”,而后“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闲赋在家的孔尚任显然对秦光仪所讲述的南明轶事产生了兴趣,而后“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并认为这段轶事“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由此可见,孔尚任创作《桃花扇》显然是受到这些弘光遗事感染,为抒发对明王朝灭亡的愤慨而作,而不是为清王朝唱赞歌。但是,此时的孔尚任虽拟作此传奇,但“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只好“寤歌之馀,仅画其轮廓。”也就是说,《桃花扇》的初稿只是一个大概,和最终的定稿应该有所差异,而剧作的创作自康熙十八年开始,到康熙三十八年结束,历时整整二十年,且“三易稿而书成”,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桃花扇》的主题思想未免不会随着作者的经历发生微妙的变化。康熙二十三年,孔尚任因在曲阜御前讲经而博得康熙帝赏识,从而被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走入了清朝的仕途,此时的他未免春风得意而对清廷抱以感恩戴德之心。而在剧作试一齣《先声》中,孔尚任就借老赞礼之口表达了对康熙盛世的赞美“处处四民安乐,年年五谷丰登。今乃康熙二十三年,见了祥瑞一十二种。”这显然不是康熙十八年初稿时所作,而应见诸于孔尚任受清廷恩惠后的第二稿。隔年,孔尚任奉命前往淮扬治河救灾,并在江南广泛结交,访问遗老,深入接触了南明的遗民和遗迹,积累了大量二次创作的素材,同时也加深了孔尚任对于南明灭亡的理解。此时的孔尚任不仅受清廷厚恩,而且显然意识到了南明灭亡的必然性,因此在《桃花扇》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颂圣的情感。但在随后的宦海沉浮中,孔尚任又认识到了清廷的黑暗与腐败,吊明的思想再一次深化,流露出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并未流露出对清廷的批判之情。在最终的《桃花扇》中,颂清和挽明的思想都时有浮现,我们不难从中体会到孔尚任在颂清和挽明中徘徊不定的矛盾之情,而这也代表了在这个时代中整个文人阶层的共同思想。一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学而优则仕”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最高的人生理想,十年寒窗饱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为官做宰,更多的是出于儒家传统价值观所蕴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长久的文化和民族优越性使传统文人阶层将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群体视为不通礼教蛮族异类,因此,当其面对以暴力手段灭亡了正统汉族政权的清廷时,其强烈的民族对立情绪油然而生。由此,清初的文人便陷入了极大地情感矛盾中,如果继续追求仕途便意味着向异族政权低头,从而丧失了其引以为傲的民族气节,甚至会招致汉人群体的谩骂和非议。但如果从此隐寄山林,其自身的政治理想便无从实现,而丧失了理想与信念,其存在价值也就趋于消亡。然而,尽管清廷被文人群体视为不通礼教的异族政权,但相比于晚明,清朝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对汉族文人也较为礼遇,这又更加勾起汉族文人的出仕理想。面对处于历史上升期的清朝,文人群体却依然在传统思想的禁锢下顾虑重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此时儒家思想的保守和僵化。
无论是离合之情中所体现的爱情观还是兴亡之感中反映出的对明亡清兴的态度,其实都是传统文人阶层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的价值取向。他们一方面对美好的爱情不遗余力地表达向往,一方面却利用礼教思想构建着虚假畸形的爱情;一方面对于较为清明的异族政权抱有出仕的政治理想,一方面却对腐朽南明的灭亡流露出惋惜之情。这些价值取向从本质上则反映的是虚伪僵化的儒家理学对于人性的扭曲和分裂。
参考文献:
[1]韩晓. 浅析《桃花扇》的思想内涵与文人心态[J]. 戏剧之家,2019,(01):37.
[2]王岩. 浅析《桃花扇》戏剧布局结构的特色[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7):181-182.
[3]柳小利.《桃花扇》悲剧研究[D].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胡明伟.《桃花扇》的主题蕴涵与艺术成就[J]. 南都学坛,2007,(04):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