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星
摘 要: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幼儿阶段的幼儿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是尚未成熟的,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当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2-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84
相信大家都知道,教学方法只有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可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不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模式,必须要结合幼儿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作出调整,引导幼儿利用主动参与的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率。作为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式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师需要开发每个幼儿潜在的能力,正确引导幼儿,在最大限度上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的启蒙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对幼儿今后的人生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常,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在4-6岁之间,他们自身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天性活泼好动,但是该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都相当强,对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较强。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管理者、教师以及家长,他们都简单地认为幼儿教学并不重要,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而已,正是因为这种观点的存在,导致他们不重视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事实证明,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否具备有效性,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孩子在幼儿阶段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确保幼儿园教学活动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幼儿园、家长以及社会三方都要引起重视。
二、当前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该阶段也是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幼儿的学习,还有幼儿今后的学习成长。然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有些幼儿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参考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幼儿学会汉语拼音和认字,希望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成长特征,事实上多数幼儿年龄在3岁-6岁之间,认知能力不强,天性活泼好动,所以在该阶段教师应当培养他们最基本的认知以及行为习惯,使他们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行为习惯。因此,对于这种教学内容小学化的情况,需要引起幼儿园教师的重视。第二,忽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有些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每个幼儿都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幼儿,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幼儿越来越好,学习成绩差的幼儿越来越差,难以提高幼儿的整体学习成绩,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尊重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科学制定教学方式,否则难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都不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多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只是大专或者中专,在这些幼儿园的管理者看来,幼儿园就是带领幼儿做游戏,陪幼儿玩玩,不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因此,他们在招聘幼儿教师时,通常不会考虑到受聘者自身是否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这样就容易导致很多非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进入到幼儿教育中,进而难以提高教学水平,也很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上就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采用范例示范法,直观生动形象。范例示范法,简单来说,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幼儿提供事先準备的范例,利用范例对幼儿探究以及观察进行正确的指导。通常,这些范例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真实的,有利于幼儿客观全面的认识,让幼儿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以及理解。一般来说,幼儿年龄在4-6岁之间,生活经验相当的少,他们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较弱的,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外貌特征,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设计范例的方式使幼儿有更加直观生动的认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比如:对幼儿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优秀人物的案例;对幼儿实施动物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毛绒玩具的案例;对幼儿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一道考试题目作为例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幼儿的数学思维。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该范例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教师可以科学组织幼儿在橡皮泥作品创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制作一个有趣的小蜗牛,首先可以鼓励幼儿对教师制作的案例进行认真观察。然后,采用示范的方法引导幼儿认真学习制作,让幼儿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制作,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做的东西是什么形状,利用教师的认真讲授以及示范,这样可以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方式,该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如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所以可以帮助幼儿树立学习自信心,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
2.口头讲述的方式,使幼儿感觉到亲切自然。口头讲述的方法,是指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对幼儿的学习以及探究做出正确的指导,利用语言介绍的方法使幼儿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加强幼儿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利用教师的口述鼓励幼儿自主想象,进而形成一种直观生动的探究,加深幼儿在知识的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比如:教师讲解“乌鸦喝水”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在大脑中产生这样的画面,乌鸦在天上飞来飞去,突然感觉到口渴,飞到一个水瓶旁,可惜里头的水太少了,于是将石头一颗一颗放在瓶子里,这样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利用教师的讲述,幼儿可以对故事的所有情节有所了解,认识到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通过教师这样的讲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认知能力。
3.多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不管什么教学活动,只要结束,教师在讲解自己的活动设计过程中,都将重视幼儿的愿望充分表达出来。然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幼儿教师依旧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就美术教学来讲,为了提高不同层次幼儿的美术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在课后开始讲评幼儿的作品。但是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按照以前的教学计划实行,这样就会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作品的讲评。因为多数幼儿在作品结束后,都会耐心地听教师对自己作品的点评意见,这时若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听讲评,不再使用画笔,这样对幼儿来说是不切实际的,教学质量低下。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鼓励幼儿多认真思考。“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如何才可以使幼儿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4.准确把握教和引导的度。当前,我国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对幼儿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该行为是没有意识的。特别是一些年纪轻轻的教师,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几乎不会正确引导幼儿进行猜想以及分析,而且向幼儿强制性灌输知识,这样容易使幼儿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中。比如:讲解“甜滋滋”时,通常教师都这样讲:“相信每个小朋友只要做了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心里都是非常高兴的。”[1]事实上,大班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已经知道酸甜苦辣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启发“橙汁的味道甜滋滋,好甜。”然后,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内心的想法,如“我和老师一起整理玩具,老师觉得我很棒,奖励我一朵小红花,我心里非常的美滋滋”。通过这样的讲述,幼儿就容易理解,也可以便于教师教学。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就只能死记硬背,但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发散幼儿的学习思维。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教育引导的度进行准确把握。
5.正确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现阶段,很多幼兒家长都严重缺乏幼儿教育知识,他们对幼儿的期望是非常大,希望幼儿可以认识字、学习算术,但是这样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符。不同的家长在文化层次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想是他们对幼儿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教师可以科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比如:在家长开放日,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参与公开课,幼儿与家长共同做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转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2]。
6.鼓励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合理应用。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对身心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中喜欢动手操作,他们想要利用自己亲自操作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事物。比如: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多个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在这些不同形状的积木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图形。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有趣的手工作业,首先由教师向幼儿示范手工作业的整个制作过程,然后教师鼓励每个幼儿都尝试着自己做手工作业,最后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对于手工作业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及时地表扬他们,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可以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总而言之,教育价值的主要体现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是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认真研究,及时归纳总结,积极吸取经验,可以采用听取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丽莎.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45.
[2]刘笑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现状及其改进[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