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张香 贺易楠
201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总体部署,突出了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强调了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有助于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因此,红色旅游作为国家战略,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开展扶贫工作。发展红色旅游,必须重视红色旅游与生俱来的扶贫富民特性和功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优势、政策优势、思想宣传优势、革命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将红色旅游与本土文化、乡村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等有机整合,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
一、红色旅游与扶贫功能的界定
(一)红色旅游及其含义
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红色旅游发展,连续颁布了3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1年为一期、2012-2015年为二期、2016-2020年为三期)。2016年颁布的《规划纲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了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
我国学者如姚素英等(2005)、徐仁立等(2011)、徐克帅(2016)等学者基于《规划纲要》一期和二期的思想和思路,对红色旅游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3期《规划纲要》提出了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方向,强调了红色旅游的功能定位。因此,本文将红色旅游界定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体验共产精神和爱国情怀为主题,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其中,本文对红色旅游概念内容的认识具有两层含义。
1.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
红色旅游发展必须以红色旅游资源为承载体,刘庆(2017)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定义,认为“红色旅游资源是可用于发展红色旅游的各种载体及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元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斗争中,凝聚的伟大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民族复兴,形成历史故事和爱国精神以及各种纪念地(物)、标志物等;1950-1979年,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广大青年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形成知青故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知青精神以及各种纪念地(物)、标志物等,都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此外,红色旅游资源还包括以共产主义运动、革命运动、独立运动、反侵略反压迫运动和国家复兴运动形成的纪念地(物)、标志物。
2.强调红色旅游的功能定位
红色旅游首先是体验共产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一项活动,旨在突显红色旅游主要功能、核心功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旅游重要指示精神,强调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此外,红色旅游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红色旅游的扶贫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是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的扩展与外延,是新时代对红色旅游发展的新要求,也是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的重要功能体现。
现阶段,整合现有资源,立足精准脱贫工作,带动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我国对红色旅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即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发展业态,有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完成。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分享红色旅游发展红利。
(二)红色旅游扶贫及其功能
旅游扶贫Pro-poor Tourism(PPT)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扶贫发展方式,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际反贫困工作的开展,旅游扶贫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和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成为政府制定扶贫开发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旅游扶贫地区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往往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城市,但是旅游资源丰富且相对集中,是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相对贫困,往往是旅游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我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集中,旅游开发相对较少,主要以红色培训和爱国教育等形式为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旅游及其功能延伸,无论是红船精神还是沂蒙山精神,无论是延安精神还是知青精神,都是红色文化挖掘的重点内容,景区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增长点。依托红色旅游的红色培训等衍生产品和外延产业链的不断壮大,红色旅游扶贫成为我们研究思考的重点。
目前,国内对红色旅游扶贫的概念研究较少,对于旅游扶贫不同的学者均有不同的解释。国外学者认为,旅游为贫困人口产生的净效益,认为穷人旅游收益必须远远大于他们付出的成本,且认为旅游扶贫的主要途径在于增加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国内学者认为,通过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将旅游业打造为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导下,红色旅游扶贫成为一种新型扶贫模式。郑寒旭、刘奇东(2020)通过分析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具体案例,提出了“机构合作+特色产业+景区运营+产品包装”的红色旅游商业模式,认为红色旅游扶贫是旅游扶贫的一种形式,依托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解决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问题,注重经济内涵与文化内涵相统一的扶贫开发模式。
一方面,红色旅游扶贫要注重其经济发展功能。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模式,无论是精神指导还是物质提升,红色旅游应该突显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尤其要突显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功能。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扶贫要注重其文化内涵塑造功能。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模式,红色旅游扶贫是扶贫扶智(志)的时代特征,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弘扬和继承红色旅游扶贫本身的文化内涵。
(三)红色旅游与旅游扶贫的关系
根据马蜂窝旅游网大数据显示,2019年,延安市荣登最受用户关注的10个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市共有445处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红色资源总量的72%,是中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遺址群。2019年,延安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上半年接待游客3 432.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3.19亿元,同比增长15.17%和21.32%。
由图1可知,我国红色旅游2013-2017年接待游客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2017年我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达13.24亿人次,同比增长15.4%,红色旅游综合收入为3 622.4亿元,同比增长18.3%。随着红色旅游人数的增加,我国红色旅游收入规模逐年提高。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信仰,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深入挖掘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将红色旅游与脱贫致富相结合,赋予红色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如图2所示。以红色革命老区为重点区域,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扶贫模式的开发路径研究,紧扣红色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做好红色旅游扶贫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思路工作,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二、我国红色旅游扶贫模式开发思路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尤其是3期《规划纲要》提出了红色旅游要突显扶贫的功能。红色旅游作为国家战略,相关单位在开展红色旅游时,必须重视红色旅游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重视红色旅游的脱贫致富功能,重视探索开发红色旅游扶贫模式的新思路。
(一)将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功能相结合
加强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功能相结合是新时代赋予红色旅游的新使命,也是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功能。旅游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内容,将红色旅游开发与扶贫功能相结合,有助于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完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双重任务。
(二)将红色文化基因与乡村文化相结合
红色旅游是以我国革命先辈在国家危难时期保家卫国、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遗迹等为重要体裁的旅游开发活动。在我国革命老区,乡村一般是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区,类似“乡村包围城市”“小米+步枪”等,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要加强乡村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将红色文化基因与乡村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中地方特色和民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将乡土文化、特色小城镇建设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强调红色乡风、红色民俗、红色乡土的概念,淡化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界限,突出新时代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将国内红色传承和国外弘揚相结合
我国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区域。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国内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通过体验革命事迹,将红色基因生动写实并付诸实践。例如,2016年12月1日,“重走长征路”在江西于都县启动,先后在广西兴安、云南寻甸、四川宝兴、甘肃兰州4地举办简朴而热烈的接续交接仪式,在陕西延安举办会师仪式。“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掀起了国内红色文化学习的浪潮,开辟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思路。
此外,我国开始深入推进中俄红色旅游合作进程。2016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在湖南长沙宁乡举办;2017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暨首届湘赣边红色旅游节在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纪念广场开幕;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接待俄罗斯游客14 523人次,同比增长13.08%,且湖南省通过旅行社组团赴俄罗斯6 377人次,同比增长200%。中俄红色旅游合作持续升温,两国共享开放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共赢中俄未来,有力推进了红色旅游国际化进程。将红色旅游国内传承和国外弘扬相结合,是我国树立新时期国家新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提高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加强与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交流,以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三、我国红色旅游扶贫的开发模式
扶贫功能是红色旅游与生俱来的功能和特点,因此,我国应加大红色旅游扶贫开发力度,以红色旅游振兴革命老区、带动精准扶贫富民工作,结合红色旅游扶贫模式的新思路,总结我国红色旅游扶贫模式。
(一)“红色旅游+爱国教育”模式
红色旅游在新时代红色文明的文化大发展格局下,以“红色文化元素”为主题,主要强调红色旅游的爱国教育情怀,以红色旅游的爱国教育培训为主要方向,以塑造新时代红色革命精神为出发点,开发“红色旅游+爱国教育”的精神扶贫模式,形成兼顾“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和“现代文化多元包容的民生导向”的新时代红色精神价值观,依托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以国家干部培训基地和全国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重塑“重走长征”“新型红色革命教育”等红色旅游线路,充分利用沿线资源,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增强当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拓宽收入渠道,以红色革命精神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红色旅游培训学院(井冈山红源文化干部培训学院、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培训学院等)的合作,根据国内外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精品培训课程和红色革命体验线路;做好红色革命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红色文化与国外相关国家红色文化的交流,扩大国家影响力,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华侨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祖国凝聚力;强化红色旅游的爱国教育内容,最终通过红色旅游实现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
(二)“红色旅游+乡村振兴”模式
乡镇农村地区是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影响。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展红色旅游是实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挖掘红色历史遗迹和红色历史精神,将红色旅游引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展有声有色的红色旅游活动,讲述“乡村包围城市”“小米+步枪”等红色故事,形成“景区+当地居民+游客”的社会共鸣,拓宽红色旅游消费市场,进而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提升老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三)“红色旅游+旅游产品衍生”模式
“红色旅游+旅游产品衍生”模式,是一种基于旅游产品开发与产品组合的模式,必须依靠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推出红色旅游发展与地域文化民俗相融合的旅游产品及其衍生品。我国已经形成井冈山、延安、韶山等红色旅游运营成熟的景区,推广“大景区、大旅游”的红色旅游理念,呈现红色旅游与当地民俗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盛宴。
以延安革命圣地为例,延安市在社会各主体的广泛参与下,坚持旅游发展与旅游产品联动的“全域化、联动化”理念,倾心打造《延安颂》《延安保卫战》和《红秀延安延安》等大型舞台剧和实景剧;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如延安大学与中央音乐学院倾力打造民族歌剧《白毛女》,并面向社会广大市民免费公益性演出;通过与陕西省、延安市文化主管部门共同打造红色教育项目,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同时,延安还推出红色观光旅游产品(红色革命景区与黄土地貌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红色体验旅游产品(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红色消费旅游产品(通过剪纸、农民画、延安时期鲁艺艺术品再现、陕北五谷杂粮等)等系列红色旅游产品及其衍生品,将红色旅游与陕北的地域特色和黄土民俗旅游融为一体。
(作者单位:1.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延安大学学术期刊中心;3.四川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