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双
在青春期的时候,感谢有你,我不再迷茫和害怕;在工作的道路上,感谢有你,我有了坚持的方向;在婚姻与家庭的道路上,感谢有你,我越过越幸福;感谢有你—《婚姻与家庭》杂志!
在青春期的道路上,感谢有你
记得在我读小学五年级那年,爸爸带回了一本《婚姻與家庭》杂志,我看着封面就想偷看。一天晚上,我趁爸爸不注意,就把杂志偷偷地藏进了自己的书包里。第二天天没亮,我就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在教室里一边上课一边偷看这本杂志。晚上回家,害怕爸爸发现我偷拿了他的杂志,就急急忙忙地放回了原处。其实,父母希望我多读书,只不过像《婚姻与家庭》这样的杂志,他们大人是坚决不让我们小娃娃看的。如果被发现,我肯定是要挨打的!
说真的,就那次偷看让正处在青春期的我懂得了一些知识,从而不再害怕了。也是从那时开始,这本杂志深深地在我的心海里扎下了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更不要说买书看了。从此,对于读书,我特别努力,心想等自己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可以大大方方地阅读《婚姻与家庭》杂志了。我期待着这个梦能够早点儿实现。
在工作的道路上,感谢有你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后,我坚决不念高中,一心要去当兵。说来也是幸运,那年我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和政审,被批准光荣入伍。
在部队,当我领到第一个月16元的津贴后,就迫不及待来到了报亭。搜索到《婚姻与家庭》杂志后,我立马翻看起来。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报亭的主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对我说:“解放军同志,你这么喜欢这本杂志,是不是舍不得钱?不如我先借给你,你看完后,明天还给我就是。但是,我提醒你一下,可别弄脏了哦!”我赶紧道谢,拿着杂志向部队跑去。
说实在的,16元一个月,除去牙膏牙刷、洗衣粉肥皂这些必需的花销,其余的我都舍不得花,全都存起来寄给在农村的妈妈。从此每个月的那一天,我都会准时出现在那个报亭。就这样,我在阅读《婚姻与家庭》杂志的过程中,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团支书、副排长……后来,也时常学着写些“豆腐块”投给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更重要的是,我成了让人羡慕的军官。
几年前,我从雪域高原转业来到了既陌生又向往的大都市—成都。当然,随同我一起来到成都的,还有在部队多年买过的《婚姻与家庭》杂志。
在婚姻与家庭的这条道路上,感谢有你
说真的,如果不是《婚姻与家庭》这本杂志给我牵线搭桥,我不可能和她结为伴侣。我的另一半,就是当初不要任何报酬大方借给我《婚姻与家庭》杂志那个报亭的中年妇女的女儿。
一个周日,我照常去归还《婚姻与家庭》杂志,当时中年妇女没在报亭,守报亭的是一个比我小的妙龄少女。当我说明来意并把《婚姻与家庭》杂志还给她时,她激动地告诉我说,她也特别喜欢看这本杂志。从那以后,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婚姻与家庭》杂志上刊发的文章,到后来,我们聊的是人生、爱好和理想。当我提干、她大学毕业后,我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今年,我们结婚已二十余年了,现在家庭非常和谐、快乐、幸福。
《婚姻与家庭》,真的挺棒的
儿子从小受到我和他妈妈的影响,也一直喜欢看《婚姻与家庭》。他对我说:哟,这本杂志还真不错。感官上,质朴大方;版面结构上,主次分明;图文搭配上,精致细腻;语言文字上,干净利落;内容上,丰富多彩。
退休后,老爸也还是经常坐在阳台上,拿着《婚姻与家庭》杂志细心地翻看。有时,他还将上面的好文章读给我母亲听。去年母亲去世后,85岁的老爸不仅继续阅读《婚姻与家庭》杂志,而且写了6本读书笔记。他还把从《婚姻与家庭》杂志上所学的知识讲给左邻右舍或老年朋友们听,开导他们,引领他们的婚姻观和家庭观。老爸先后劝合了7对闹离婚的老年夫妻。许多老人都十分感谢他,他却说:“不要感谢我,要谢就谢《婚姻与家庭》杂志吧!”
在贵刊35周岁之际,请接受一个老读者,不,更多的是一个受益者向贵刊真诚地道声“谢谢”,并点上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