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璇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各国间贸易竞争愈演愈烈,为保护国内市场,贸易壁垒成为不少国家对本国贸易保护的主要策略。随着WTO协议的实施,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弱或被取代,在发达国家,尤其在美国,非关税壁垒成为管制进口和保护产业的主要手段,并演变成了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该文从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演化着手,分析美国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及对我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策略。
关键词:美国;非关税贸易壁垒;影响;策略
近年来,特朗普实施了大规模税制改革,对内大减税收,对外进行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尤其对我国的进口商品关税加征高达25%。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之一,这一举动,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也直接激发了长达一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为更好的维护我国利益,寻求跨越壁垒的对策势在必行。
1贸易壁垒的概念及演化
就当今学术界关于贸易壁垒理论基础的主流观点而言,主要有商品和信息间存在不对称性,出于利润的原因,消费者无法从生产者处获取充分的商品信息,以致于难以提高消费意愿;一些进口商品可能会对本国公共资源造成一定破坏,也是现阶段贸易壁垒的可行依据之一;生产技术水平的转移影响到进出口方向,进而涉及经济收益;进口商品可能威胁到本过医疗卫生或经济发展,即负的外部效应。
贸易壁垒最基础的形式是一种约束性规则,在对一类经济行为约束的同时对另一类经济行为进行保护,约束和保护呈博弈状态,有替代性和互通性。随着国际经济形态多样化发展,贸易壁垒也随之发生变化,派生处各种制度和法规,以及本文将要探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即除了关税措施以外的任何可用于限制进出口的手段。
2美国非关税贸易壁垒政策及对我国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指在对进口商品管理时,采取比国内更严格的技术、检验检疫标准,对商品包装标签、环境要求实施更严格的规定,控制进口商品通过率,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目前,美国在制造业、交通、环保、食品和药品等行业进口技术标准方面,官方认定的国家标准有4万多个,非官方认定的指定标准达5万多个,其中,被普遍应用于合格评定程序中的“第三方评定”,大部分都不符合WTO《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在所有的非关税壁垒中,该类手段已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每年因此而产生的贸易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尤其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经常因不符合上述标准而被拒绝于美国国门外。
卫生和植物检疫要求及复杂的标识规定。美国关于卫生和植物检疫的规定主要是《SPS协议》,其检验检疫程序及要求过于复杂,也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所有进口的食品进入美国市场前均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测、审批程序,费时费力,不仅成本巨大,也可能引起贸易争端。在对食品标签方面实行强制性且繁复的规定,需提供原产地标识和相关信息,如进口商品没有完全按照要求,需在正常关税基础上再征收10%关税。上述做法不仅对进口商品有明显的歧视性,也增加了生产企业的额外负担。
直接限制进口措施及歧视性区域优惠协定。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实施进口配额、价格控制、禁止进口等贸易壁垒政策,直到现在还作为贸易救济手段而出现在国贸行为中,尤其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纺织品等,上述不合理制度使用较多,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数量限制也更严。美国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相互予税收优惠,但对其他非成员国,尤其是我国某些产品的出口造成歧视,还对我国经水运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港口维护税,与其所提供服务成本相差甚远,也大大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负担。
3.我国应对措施探讨
建立预警机制。信息的不对称是遭遇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做好对这方面的预警则应是首要对策。政府应成立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关注美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制度相关的动向,积极搜集信息并建立信息咨询库,定期或不定期向出口企业传递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完善预警机制,帮助出口企业更好的规避非关税贸易壁垒,跨越壁垒障碍,降低因此造成的贸易摩擦和损失。
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成立各级外经贸、进出口商会及行业协会为主的中介组织,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优待政策来应对某些国家提出的不平等、不合理要求。建立出口应诉工作机制,当出现贸易争端时,将其提交至WTO争端解决机制裁决,需运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的有利条款据理力争,在国家商务部的法律支持下积极应诉,努力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同时,需加强培养熟悉国贸和WTO规则的人才,以打破一般外贸人员对其监管、控制不利的局面,提高争端解决能力,扭转在与美贸易中被动、落后的局面。
建立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高产品竞争力。建立符合国际要求的商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研发创新产品,掌握产品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打破贸易壁垒,进入美国市场的有利保证。在质量和技术标准上,我国需努力做到和国际接轨,加强ISO9000和ISO14000认证机构建设,严格质控,建立统一的标准,降低技术性壁垒对相关出口商品造成的损失,尽快获取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还需参与新的国际标准制定,结合本国实际,尽可能争取有利于我国的產品质量和技术标准。在产品性能方面,需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廉价取胜的方式,提高技术含量,使产品向科技化、创新化、品牌化转变,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总之,近年来,美国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业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应从建立预警机制,合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建立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积极应对,努力打破贸易壁垒,争取开拓更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亚军.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较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 2013(19):50-51.
[2]李祎雯,张兵,金颖.主要国家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J].价格月刊, 2018(01):52-59.
[3]尹伟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农业双边贸易分解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8(06):3~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