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
摘 要: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极度繁荣的朝代。重文抑武的政策带来了科举制度在宋代的大变化,也极大地塑造了宋代热爱读书、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本文所探讨的书院与书会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特殊形式的一种,它与各类私学共同促进了宋朝文化教育的繁荣。
关键词:宋代;书院;书会
一、宋代书院与书会的性质
(一)书院
宋代的书院具有修书、藏书、撰书和私人研学以及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功能。
宋代以前关于书院最早的记载是在唐代。此时书院分为两种:一是官方修书、撰书和藏书之所,二是私人读书研学之地。如记录唐代官制源流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对集贤殿书院有详细的记载:“开元五年,于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以充内库……改名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1],这里的书院为官方修书、撰书、藏书之地。贾岛有诗《田将军书院》“井当深夜泉微上,阁入高秋户尽开”[2],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诗注》中有注释:“玉川子(卢仝)在王涯书院中,会食,不能自别,枉陷于祸,哀哉!”[3]此处的书院即是私人学习之所。
到了宋代,书院的职能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一种是补充官学、服务科举的教育性质的书院。如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真宗卷中记载到:“咸平四年,诏赐九经于聚徒讲诵之所,与州县学校等,此书院之始也”[4],这里的书院就是與州县学校相同的“讲学之所”,讲授九经等儒家经典,为科举提供人才。另二种是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书院。宋代思想繁荣,各个学术流派争相传播讲授自己的思想,书院就是传播文化的载体。
(二)书会
书会是在宋朝出现的一种文人集会组织,随着宋朝的经济政治发展而衍生出集会讲学、教书育人和搬戏演剧的职能。
有关书会的记载最早是以“曝书会”形成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宋朝学者均有记载:蔡絛的《铁围山丛谈》中写道:“鲁公后每曰,始觉儒臣之贵也,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5],这里的“曝书会”是当时文人雅士晾晒整理书籍时衍生而来的探讨学问,聚会赋诗的集会组织。《齐东野语》中“朱晦庵按唐仲友事,或云吕伯恭尝与仲友同书会,有隙,朱主吕故抑唐,是不然也,盖唐平时恃才轻晦庵……”[6],这说明书会在此时已变为有固定人员和规矩的组织机构。
《都城纪胜》中也有记载:“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诵之声往往相闻”[7],这里的书会又有着类似学校的教育职能。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书会栏目下对“李霜涯作赚绝伦,李大官人谭词”等艺人及活动的记载、《张协状元》剧本中“九山书会,近目翻腾”之语,《录鬼簿》中对玉京书会中才人的描写都说明书会的盈利搬演剧本的性质。
二、宋代书院和书会产生的原因
(一)统治者的文教政策和科举制的发展
宋建立以来,重文抑武的政策和建国初期对人才的需要推动了科举的发展。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录取后不需要吏试即可直接授官,且录取名额增至一百多人,考试周期也稳定下来,三年一贡举,极大地增长了读书人的热情。然而宋初战乱频仍,国家将精力集中在军事统一上,无力发展教育事业。这时书院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此时的书院承担着代替官学的教育职责。朱熹就曾在《衡山石鼓书院记》中提道:“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8]。三次兴学之后,北宋的官学和私学开始迅速发展。此时除了官方学校的宗学、京学和县学之外,还有乡校、舍馆、书会等民间教育组织。例如《都城纪胜》中就有记载:“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诵之声往往相闻。”[9]
(二)学术流派的繁荣
宋代理学和事功学派的斗争间接推动了书院的发展。北宋前期,在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面前,理学家仍然以修身为治国之要,坚持教化和休养生息。这时一些学者致力于宣传事功之说,坚持王霸之术,要矫正空谈儒家理想的风气。事功学派的主张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而理学则在这种打压之下发展缓慢。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主张和躲避统治者的压力,理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书院。书院自唐发展以来,其主张的静思潜学就和理学家提倡的修身自省完美契合,且书院大多建于清净优胜之地,适合理学家潜心讲学和学生静思。南宋以来,理学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更加推动了书院的建设和发展。
宋朝各个学派之间交流讲学之风盛行,其聚会场所大多选择在书院,但是书院大多修建在风景优美但远离尘嚣的山林之地,聚众讲学颇有不便,于是便出现了另外一种聚集在便利之地的书会,这种书会活动也承担了学术流派之间交流和传播的职责。
(三)经济的发展
宋朝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商品经济也发展繁荣起来,以至于出现了清明上河图那样的都市繁华。宋朝的杂剧和南戏也在繁华的市井中展现出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并迅速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勾栏瓦舍演出不断,名人艺角颇受追捧。这就出现了一种文人编写剧本的创作团体即书会,在书会中负责剧本写作的文人被称为“书会才人”。《张协状元》中就有“九山书会,近目翻腾”的形容,另外还有专门从事各类表演的书会等。国家财政的富足也影响了书院的发展。学田制的确立、朝廷的赐予以及乡绅的捐献给予了书院以足够的经费来源。
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科技的进步。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的刊印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文化的传播得以有了科技的支持,这是书院和书会发展的又一助力。
三、书院与书会的对比
(一)人员构成
书院因具备藏书修书、教育和传播文化等职能,因此书院中人员构成有朝廷官员、参加科举的学生和讲授知识的学者以及各个学术流派的学者和追随该学派的学生。
而宋代的书会相比书院来看,因其具有与书院相同的教育和传播文化职能,因此构成人员相同。最具有特色的是有各类技艺表演和编写剧本的书会,此类书会的人员构成除了专门撰写剧本的书会才人之外还有演员和组织人员。
(二)日常活动
宋代书院总的来说是传播文化和教书育人之地,因此其主要日常活动通常围绕着讲学、教育、编修书籍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来展开,活动圈子只维持在学院内部,不面向社会公开,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和封闭性。而书会除了具有与书院相同的活动之外,还具有开展技艺表演和编撰剧本的活动,这种娱乐活动是和市井都市联系起来的,因此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传播性。
(三)盈利方式
书院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学田制的支持、朝廷的资助和赐予以及官员或乡绅的捐赠。
宋代书院在前期的發展中受到统治者的扶持和鼓励,国家财政上对此也有所扶持,宋太祖曾通过赐额、赐田、赐书的方式给予北宋前期补充衰微的官学教育的书院。三次兴学之后,朝廷对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学田制确立起来,给予了书院可以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另外,官员或乡绅的捐赠,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书院的运转。
书会的盈利方式则灵活自由的多,除了与书院一样开展教育活动而得到官方或个人的资助之外,书会更多地是靠技艺表演或者书会才人的剧本创编赢得经济收入。《武林旧事》中关于书会的条目记载中就详细介绍了书会中人员构成:“李霜涯作赚绝伦,李大官人谭词”等,从演员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出书会确实是从事技艺表演的营利组织。
(四)分布的地理位置
书院和书会的不同职能决定了它们所处不同的地理位置。书院从唐代发展而来,受佛教影响深远,更有一部分书院直接建立在佛寺旧址上,故而书院大多处于风景优美又远离尘嚣的山林之地。
而书会与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具有盈利的属性,这种属性也决定了它不能像书院一样远离尘世。相反,贴近都市民井是它获利的决定条件,这是书院与书会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最大不同。
参考文献
[1]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4:187.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全唐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74.
[3]庐仝,孙之.玉川子诗注 3[M].1921:77.
[4]王夫之.宋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4.
[5]蔡絛.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1:13.
[6]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151.
[7][9]不著撰人,吴自牧撰,周密撰,等.都城纪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9.
[8]李安仁,王大韶,李扬华.石鼓书院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