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刍议

2020-11-18 03:32李果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0期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中小學数学课堂教学。国家实行素质教育,要求各中小学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授学生各种文化知识,提升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在中小学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各中小学必须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为社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0-0017-02

1.引言

课堂教学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人才,课堂教学需要及时转变,推进素质教育。而中小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学会自我探索和不断创新,从而达到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在中小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还是以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为主,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让其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训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阶段中,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在根据素质教育要求进行中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并不以升学为唯一目标,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跟上社会发展节奏。转变观念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和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主动学习和自我思考,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生单纯的认真听讲。另外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开放式的教学观念并不是无序的、随意的教学,而是在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舒适自然,对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理解和运用。

传统教学理念下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多数的中小学老师认为教师课堂讲得多学生就会学习得多,而没有认识到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文化知识,并不能让学生理解贯通,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为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中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教师仅是课堂的引导者不是数学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中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不要把所有的知识内容一股脑教授给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学到有用的知识内容,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2.立足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中小学数学是数学课程的入门知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学习成绩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为此,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中小学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中小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需要借用生活实际的例子去教授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进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中小学数学知识较为吃力,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中小学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例子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从鲜明的实际例子中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在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更清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我国目前的发展背景下,社会需要的人才都是多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在进行基本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基本物体,并观察其形状,以此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出发,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时不必一味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重难点分布进行针对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启迪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授,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小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数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明确要求要在减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中小学教师在具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前中小学教师都是以板书的形式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逐渐下降。当前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掌握得并不是太好,学生学起来较为吃力。为此,中小学教师可以将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并且借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将相关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图片、动画的形式学习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以便今后遇到相应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其次,中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遇到问题总会问为什么。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多问学生几个问题,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讲授学生新的数学知识时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或者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学习来研究分析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中小学生普遍反应读不懂相关问题,不理解相关问题的深意,进而导致不能理解相关问题。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构织的情景中学习相应的教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在构织的情景中,进而理解问题的深意,学会解决相应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老师都是一味的根據课本内容进行枯燥单一的板书讲解,并没有过多地重视学生是否对此有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的用问题引入,通过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方面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怎样在平地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如何在不通过河的情况下测量出河的宽度?这一系列问题会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思考,将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转化为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的一点是数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充分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注重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教学游戏,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如果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当中,达到兴趣教学的目的。

2.4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好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如果教师使用精炼得当的教学语言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思维。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时过渡得更自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注重用词的规范,给学生充分自我思考的时间,同时也不要限制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样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的进行总结反思。只有不断地分析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继续推行的方法,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存在的问题,自己精华之处,以及教学的心得体会。在日积月累进行课后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师生交流。坚持做好课后反思对教师的进步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这也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开展。只有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质量,才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进而更好的更高质量的进行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3.结语

数学作为中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情况。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小学校必须自查自纠,找出自身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在减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校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中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在课堂上立足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中小学教师还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库存.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刍议[J].未来英才,2015(2):22~23.

[2]龚秀群.浅谈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新课程,2011(2):46~47.

[3]张珍珍.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才智,2015(8):98~99.

[4]张杰.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分析[J].新课程,2012(3):102~103.

作者简介:

李果林(1974-),男,汉族,甘肃西和人,中专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