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得选择题者得天下”是历史高考成功者的深切感触。全国卷的选择题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考查,用大量新材料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引导其关注人类历史和未来,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三轮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题型解法的反复揣摩以达到“选择题主观化”的高考要求,将题目类型进行归纳、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高考教学和三轮备考经验,着重从四个步骤进行解题,以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不变”应对高考选择题的“万变”,笔者结合高考试题对此法进行举例说明,以期助备考一臂之力。
部分教师从阅读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从阅读题目材料入手,至少阅读三遍,即“粗读”“细读”“精读”,再按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从道理上讲,这应该是非常正确的,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做文科综合试题时,常感时间紧迫,难以完成所有题目,如果苛求在选择题上花费过多时间,显然是不合适的。笔者认为,如果学生从审问题入手,把问题理解透彻,便可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目的更明确,只需仔细阅读一遍试题就能进入下一步,省时且高效。需要注意的是,当问题中带有引号或“这”之类的代词及“变化”“推断”“旨在”等限定词语时,务必用替代法并结合其汉语本意来读懂命题人的意图,替换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将特定的词语替换为简洁、完整的句子,以便明确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例1.(2019·全国卷Ⅰ·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本题的问题是:“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统治留下了怎样的“后遗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由北美十三块殖民地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统治的方式而独立的,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其工商业文明对北美产生深远影响,而题目中的“殖民者”指的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属于相对落后的封建国家,在拉丁美洲掠夺黄金白银以供王室挥霍,移植了落后的生产方式,故D项正确。
从求答项的主语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内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选择题。内闭式的选择题是在题目中明确提到考查指向,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27 题“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或2019 年全国卷Ⅰ第30 题“毛泽东的分析意在”等,这类试题对学生的综合要求相对单一;而开放式选择题在主语后再无文字,它可以与四个答案中的任意一个选项进行搭配,命题者可以考查时空、史实、评析、比较、史料分析、史观等历史素养,如2019 年全国卷Ⅰ第35题的问题只是“这类作品”四个字,它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对选项中的情感、写作原则、思维特点、表达方式进行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最终找出正确选项。由此可见,开放式选择题对学生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历史能力和基本素养。
笔者建议教师对审题这一环节进行专项训练,教会学生抓住题干中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关键词等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围绕命题者的意图选择正确答案。
审问题时,学生已经明确了命题者的要求,在仔细阅读材料时,需要用到类型题解题方法。例如,文字型试题需要以标点符号或汉语连词为标志,对其进行分层并概括大意,一般通过“但是”“而且”等转折词或句号、逗号等标点符号进行分层比较,寻找材料主旨与题目问题的最佳切合点;图表类则按“一读标题,二看项目,三算数字变化”的原则进行深层分析;地图或漫画类试题须特别留意图例说明、文字说明及括号解释;史学理论类试题需要利用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相关理论,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进行分析。
例2.(2019·全国卷Ⅲ·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材料以分号可拆分为四层,分别从“孝”“悌”“乐”“礼”诠释问题中的“这一思想”,它们都是宗法制的内容或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这一“制度渊源”应该选A 项。
如果问题中有“这表明”之类的指代词语,答案一般都从材料中寻找,反之,则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史学通识能力,即必备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选项中的历史概念、史学理论等常识是学生的必备知识,这需要教师通过专项研究和专题训练等方式使学生逐步积累相关知识。
例3.(2017·全国卷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从该表的内容看,户均占有土地20~130 亩的比例达到了74.1%,这说明此时期该地的土地占有状况较为均匀,未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故A 项正确。据高考考试效果反馈来看,学生易错选B 项,原因是学生对于20~130 亩的具体概念不清楚。
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相关历史概念中的数字进行量化,如教师在讲解首行于北魏,废止于唐代中叶的均田制时,可以补充一些史实:历史上的政府规定的授田都比较多,北魏孝文帝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北齐在公元564 年规定,男子受露田八十亩,妇四十亩,丁牛一头受田六十亩,限四牛;北周规定,一夫一妇授田一百四十亩,未娶之丁授田百亩;唐令规定,男子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狭乡减半。如果有了这些基础,学生便清楚例3 中提到的20~130 亩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土地量,而是自耕农拥有的土地。
高考题的选项一般通过“添枝加叶”“似是而非”的方式混淆历史概念,用“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的方式割裂材料与选项的关系,以“因果倒置”“鱼目混珠”的逻辑干扰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前三轮的筛选,一般能够排除两个错误选项,但对剩余的两个选项却举棋不定,这也是中等水平的学生经常面临的重大困惑。命题者经常以“同词再现”的方式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或者用其中某一层意思蒙蔽学生的思维。“同词再现”指命题人将材料中的词语用另外的同义词语进行表达,如2017 年全国卷Ⅰ第30 题的选项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来对应题目中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对联合抗日精神的贯彻。笔者在备考实践中,总结了三个“二选一”的优选原则: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过于依赖平时背诵的教材或教师讲评的内容,一旦看到与此一致的选项,容易以盲目代替理性思考,结果失分。
例4.(2019· 全国卷Ⅱ·28)1898 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按教材和思维惯性,学生大都认为近代的西方人士都站在西方侵略者一方,为侵略者侵华进行美化。但是,在这道题的材料中,从“遇害”“滑稽剧”等词语可以看出,该西方报纸应该是对光绪皇帝及其变法表示赞同的,故D 项正确。A 项夸大了范围,材料反映的是某英文报纸;B,C 项材料都无法体现。
与此类似,人民版教材中明确指出:新文化运动者有全面肯定西方,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但是,高考试题中却屡次以材料“论证”该运动并非一味反传统,相反,在很多时间,他们是具有文化自信的。因此,解答高考选择题应该以史料为优先考虑因素,以达到高考对高中历史教材和教学“拨乱反正”的作用。
学生常常会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在历史选择题中,这类试题的命制陷阱是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此时的选择原则是选根本而不选直接,选本质而不选现象,这样的答案更带有历史的价值取向,既体现历史的核心发展趋势,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高度、深度和厚度。同时,还应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施行者的身份,如果属于国家领导处理对外事务,其首要考虑的应是国家利益;如果属于国内某个阶级代表人物的所作所为或言论,则首先考虑其阶级性,即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会立足于服务本阶级利益。
例5.(2016· 全国卷Ⅲ·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1898 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 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 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 项错误;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 项错误;新名词涉及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和封建统治,这就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的革命史观部分,故D 项正确。
命题者设计的题肢陷阱,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此时,学生应该选全面不选具体。因为史料实证要求“论从史出”,这需要在材料中列出多个史实,需要用较长篇幅加以枚举和总结,但高考选择题“惜墨如金”,很难用长篇大论进行全面论证。
如果选项中含有绝对化倾向的副词,如最、均、全部、彻底、都、完全、绝对、已经、极其、始终、一直、一向、一概、开始等,学生要高度警觉,尽管其中大部分的结果是错的,但解题仍然要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多深入研究,确保最终选择的答案万无一失。
例6.(2018·全国卷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此题从史学研究与历史认识论视角研究工业革命,材料观点分别从经济、政治、自然条件方面说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 项错误;从传统上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注重政治制度和自然条件的作用,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B 项正确;材料要求研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而非欧洲其他国家,故C 项错误;后期学者的研究只是研究视角不同,不能以此否定传统观点,故D 项错误。
笔者建议教师在三轮复习时,应该做好以下三点:①把教材当成情景材料来运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地图、图表、图片等,教会学生阅读和处理这些材料的方法;②精选一些典型试题,特别是近三年全国卷试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材料、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把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作为备考的重要任务,教师讲课和评讲试卷时,要用好材料,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总之,要做好选择题,应该在脚踏实地中用好“审”“读”“联”“选”四个密不可分的步骤,对选项去伪存真。在解题时,应多注意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立足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找到比较恰当的着力点,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进行推理,得出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