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乐
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爱默生的读书三准则是: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不是名著不阅读;只读喜欢的书。我归纳为“读经典”“读所爱”。经典包括:经典的教育理论书籍,特别是教育大师的作品;学科教学核心期刊等等。关于学术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赵东亮教授的两句话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他说“学术类论文的阅读,一篇论文至少花两小时以上,阅读、思考、做读书笔记。”而我的阅读方式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没有内化,难怪没有长进。赵教授还说“教师自己写的论文不会被录用。”我再一次震惊,不是说一定要原创吗?自己写的文章《中小外》怎么就一律不录用呢?赵教授是这么说的,支撑你的课例、案例、观点和做法的理论一定是经过论证的,肯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参考文献必不可少。原来如此!学术是严谨的,不是随心所欲的。这个观点正好和爱默生的读书三准则的第一和第二点不谋而合,大师就是大师啊!
各种公开课、赛课多参加。一方面,不逼一下自己怎么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另一方面,公开课、赛课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我们带来的专业体验和实践操作是家常课无法比拟的。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的驾驭能力等都会大大提高,反复磨课的过程就是打造名师的过程。确实,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快速成长就与他们经常参加公开课及各种赛课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固然有千万条,但实践证明,通过经常上公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最大,专业成长最快。原因如下:
人天然有惰性,教师平时上“家常课”,一般都是得过且过,很少为准备一节课而废寝忘食。上公开课则不同,从决定上公开课之时起,教师的神经就开始高度紧张起来,每时每刻都在为如何上好课去思考。虽然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了,但还是感到时间不够用。从表面看,这些给教师的精神增加了负担,其实,这种负担对教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教师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储备教学资源和才智资源,较快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前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家中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们家政技艺一日千里。”在评优课活动中,参赛教师感触最深的是,评优课准备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评优课过后无论取得名次如何,自身都将完成一次蜕变,经历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一次巨大的自我超越。”的确是这样,教师上公开课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教师为准备一节课不知要去查多少资料,请教多少人,写多少遍教案。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创新,一次次的反思,都不可能从那些四平八稳的“家常课”中获得。
无论是阅读还是上课、听课、听讲座,反思是必须的内化过程。有效的教学反思要善于抓住其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过程性等特征。反思可以从写读书笔记、教学后记、课例分析,到写论文、做课题等等。
教师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二是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四是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在阅读经典、勤于上课、常作反思中,我们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学生,从关注情境转向关注学生。我们通过专业成长尽早走出困顿,进入成长的新阶段。我们也只有在专业上更强大更成熟,才能应对我们教育生涯中的各种困境,收获更多的成功,使自己的教育人生更丰满更幸福。所以,这一阶段的理想状态就是:相信技术的力量,做创新型教师;相信反思的力量,做研究型教师;相信因材施教的力量,做智慧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