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霞/中共大同市委党校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形态》通过对德国哲学意识形态的批判,彻底清算了他们之前的哲学信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阐释了科学共产主义运动,把人的自由和解放放到了物的关系之中,从而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今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距离《形态》的写作也已经过去了165年,但我们追根溯源,《形态》中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仍然是我们不断需要遵循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之前,人们主要从意识、自然的视角去解释人类历史和自然现象,人类历史要么是由上帝决定的,成为统治阶级操纵世人的工具,要么封闭于精神世界,成为一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存在。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是一名青年黑格尔派,在他毕业后,到了《莱茵报》工作,在这里他需要对当时的事情发生评论,最著名的就是“林木盗伐案”,现实与他之前所认同的理论发生了冲突,而在这个时期,他走访了大量的底层劳动人民群众,看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辛,并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书籍。可以说,马克思是从问题出发来思考当前的现实,他找到了问题所在,从此,他开始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束缚,开始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探寻人类社会历史的真谛。在《形态》中,他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分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确立了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前提,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动态形成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而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域,完成了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统一。
首先,现实的个人是人类历史的必要前提。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即打破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理性的人,也粉碎了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人,科学回答了困解人类的“斯芬达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到,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因而,个人是什么样,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其次,《形态》中指出,人之所以与动物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即物质资料的生产。马克思在分析现实的人的过程当中,紧紧抓住了物质生产这一范畴,但马克思没有止步于此,他进一步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在此过程当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和各种各样的交往形式,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其中,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正是这些具体的各种关系,建构起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实体。
最后,《形态》中指出,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必然伴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最终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怎样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区别于以往哲学家的重要特征。在马克思之前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发展当中,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把意识、理念等作为思维范式,而马克思则从物的视角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对剩余价值的发现,最终构建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大厦。
首先,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考和实践的主题,但在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之路。因此,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理解的真实写照,也有学者认为对共产主义的研究,要从《形态》开始。因为在《手稿》中,马克思仍然是从异化劳动这个角度来理解共产主义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级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里的人性,还带有理想的成分,即先把理想中的目标确定下来,然后寻找实现这个目标的社会实践途径,这种思维方式还留有早期费尔巴哈乃至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印迹。而《形态》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确立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与之应当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共产主义不是那种树立在前方有待我们日益实现的目标,而是在批判现存状况中展开的现实活动。
其次,我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要避免经验式的理解,避免共产主义庸俗化的现象。如苏联曾提出的“土豆加牛肉”式的共产主义,中国在上个世纪出现过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式的共产主义,这种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容易使共产主义庸俗化,在实践中会使人们动摇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削弱共产主义的理论声誉。因此,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警惕对共产主义这种经验式的理解,从而确立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即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竖切的社会,因此,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是以货币为中介的自由,这种自由把个体抬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质便是资本的自由,并不是科学共产主义观里的真正的自由,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建立在全人类解放基础上的真正的自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我们中国,我们的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总体的人的自由,也切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因此,才有我们的脱贫攻坚战,使几亿人摆脱贫困,可以说,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手稿》中,马克思用了异化劳动这个概念,分析了人的不自由、不自在的状态的原因,在《形态》中,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共产主义社会形成的人的自由联合体。《形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展开历史过程的论述,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形态》的一条内在线索。
首先,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现实的个人。第一,人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第二,人类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第三,历史的未来是人类社会客观规律发展的结果,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是什么上帝和自我意识等唯心主义者的心灵慰藉。《形态》所论述的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历史客观过程,这里的“人”是一个集体的概念,即人民,因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发展要依靠人民。
其次,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马克思在其展开过程中,发现了分工所导致的人的异化,从而造成阶级差别、城乡差别、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矛盾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也就是发展的成果要由广大人民共享。
最后,《形态》中提出的未来社会是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以人的自由发展为中心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建构的灵魂和核心,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家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虽然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创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奇迹,但城乡差距、区域差别、贫富分化等决定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贯穿其中心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成果也要由全体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