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与“立德树人”

2020-11-18 16:10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贫困生立德

■刘 坤/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消灭贫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长远举措,也从根本上保障了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学生资助工作直接关乎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在资助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育其才,更要养其德。本文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资助工作的现实状况,梳理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索有效实施途径。

一、“立德树人”在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一)“立德”与“树人”相结合,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立德树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和理论精华。《礼记》中讲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管子·权修》中记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知“立德树人”以传统价值观为精神滋养,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仍是培养能够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以及富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也曾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树人”是教育最根本的追求,而“立德”要贯穿“树人”的全过程,是“树人”的基础工作。

(二)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终极价值所在

纵观全球,教育改革一直如火如荼,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共识。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受教育者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这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内容。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远离功利主义,要时刻将人文主义贯穿于教育的每个阶段。在我国有句古话“德不孤,必有邻”,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坚守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为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人才支撑。

“立德树人”可以分别从“立德”和“树人”两个角度来解读。一是“立”学生健康和谐成长、引领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之“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某种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人”,唤起学生内心成长的力量。接受资助的学生往往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群体,我们在进行资助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品质的塑造和德育的培养,培养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质来帮助他们克服求学和生活中的困难。二是“树”德才兼备、社会有用之“人”。学生资助工作不直接参与到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但可以通过宣讲会、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形式进行德育的宣传和培养,比如: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不仅在诚信和责任担当意识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养还为贫困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

二、从“立德树人”看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成长成才以及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发挥上,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德育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一)诚信品格、责任精神和感恩意识有待提升

在诚信品格方面,通过抽样问卷可知:各学校进行诚信教育的效果良好,学生对诚信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其内涵理解也较为深刻。但在我们的实际资助工作中会发现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诚信行为,如骗取资金资助、更改联系方式而不上报、恶意拖欠贷款等。

另外,进行社会责任的培养也是我们资助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整理资助数据和进行调查不难发现在现有的资助方式中奖学金、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的方式是比较受欢迎的,但勤工俭学等有偿资助方式相对不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所资助的学生及家长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且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最后,在感恩意识方面,我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对接受资助的学生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有超九成的学生在思想上能深刻的认识到国家、社会给予的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助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回馈。比如:市辖县一名学生接受资助后在假期期间主动要求到县资助管理中心为办理生源地贷款的学生提供无偿服务。但恶意违约贷款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准确的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良好与否是形成和谐人格的重要维度,现阶段受资助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由于心理因素可能会导致部分贫困生自暴自弃甚至怨天尤人,看问题过于悲观,消极的面对所遇到的困难,而且在处理问题时缺乏耐心和坚定的信念。二是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因家庭条件不够宽裕,在接受教育方面也受到了限制,因此贫困生在特长、成长阅历等方面就会落后于非贫困生,从而导致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合理的分析。三是接受资助的学生情绪不够稳定。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他们往往不太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状况更不愿意接受别人投来的怜悯目光,因为视野及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的心胸比较狭隘而且抗挫能力不强,进入集体生活后,可能会面临诸多攀比或诱惑,加之虚荣心作怪,就会使他们产生烦躁的情绪。

三、学生资助工作中立德树人理念的实现路径

结合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助过程中我们要按需提供资助关怀服务、形成全员参与的资助工作局面、构建平等尊重的资助关系,以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

(一)建立相互尊重、和谐平等的资助关系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教师依然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被视为教育的客体。这种理念在资助工作中也得以反映,这种主客体关系的划分不可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初衷。“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存在的价值目标,就意味着教育的这种主客观关系要进行调整,同样,在资助工作中的关系也要进行调整。因为“立德树人”所要求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生的主客体关系,而不是一个作为考核一个作为被考核的主客体关系。从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出发,我们资助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就不能仅仅的执行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而是要让被资助者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同时培养被资助者关心他人、回馈社会的道德情操。

(二)按照差异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资助服务

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我们所面对的资助对象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进行资助过程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首先实现精准资助,资助真正需要资助的人。其次要加大资助力度,拓宽资助方式。比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资助,设立勤工俭学岗位等。再次在保障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使贫困生获得安全、归属和爱的满足。学校资助部门可以依据学生状态增加相应的心理课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怪圈,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是“立德”在资助过程中的具体落实。最后要关注被资助者的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树人”对资助提出的要求。

(三)拓宽资助工作面,提升资助效果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资助工作的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打破资助部门单打独斗的格局,动员多方力量,比如:专职教师、管理人员等,使跟学生相关的所有部门能有机的融合、协调起来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形成德育部门为主导,所有部门有机结合的协同工作机制。比如,专职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做人”的道理,鼓励学生自立自强,用知识武装自己,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除了调动教育部门的所有力量外,为更好地做好“立德树人”还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比如社会、家庭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德尚德的氛围,通过鼓励良好行为、树立典型案例等来强化道德的自觉性,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氛围中成长,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使学生能成长成为一个大情怀大德大爱的人,从而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贫困生立德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