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婉舒/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提出: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目的就在于告诫党员和党的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和本源,并且按照这个宗旨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奋斗一生。
在汉语中,“初”,是一个时间范词,表示“起头、开始、第一次”的意思。就是“当初的新意”,即人始终遵守和操持的信念。意指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坚持这个最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这显然是一个时间概念。
初心又是一个实体概念,具有深刻的实体内涵。
一般人的“初心”应该是需求。人的一生是社会化的过程,就是适应社会并且驾驭社会的过程,全部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人们才去学习、生活和奋斗。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人的“初心”也具有不同的内涵:
首先是维持自我属性的存在,为饥饿驱使去种植,为干渴驱使去寻找水源,为自然逼迫到处迁徙,都是“初心”使然,这就是自然的人。当然,人类的“初心”最终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他们从社会(自然)获得利益,在满足于自己需求的同时,又回馈于社会(自然)。
其次是促进自我属性的发展。如果说动物从出生就终止自己的学习过程,人类则是从出生才开始自己的学习过程。毋庸置疑,学习就是一个增加经验、延伸能力的过程,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在现实世界,每个人都在尝试着这个过程,实际是在满足着自我的“发展”、“强大”。因此,建立人树立自我对自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也是人类的“初心”。
最后是满足自我精神需要的过程。所谓精神需求,就是从事精神生活的权利,就是争求精神产品的需求,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智力能力,实现自身更高级的存在本质。因此,满足精神需求是人们最根本的“初心”。
由此可见,人类的初心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域环境下会拥有不同的“初心”。“初心”的建立,可以为人的理性控制,它可以为需求所控制,但这种“需求”可以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建立高级的“初心”,以决定人们生命的价值。
共产党人的“初心”则是奉献,这是经过“理性控制”而形成的更加高级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给予了具体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员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共产党人“初心”的底蕴就应是“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正如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在规定共产党的性质时所说: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①因此,帮助人民实现利益,就是共产党人的利益所在。不难看出,这是社会获得发展最需要的“初心”,是具有最高理性、最高价值的“初心”。
如上所述,一般人的“初心”是满足自我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需求就是人们在价格承认的范围内,消费者希望拥有和能够拥有的商品数量。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谋取利益的欲望,即吃饱饭、穿暖衣、住好房、有钱花的基本欲望,还包括精神享受、拥有瞩目社会地位等高端欲望等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努力地学习和劳动,以换取尽可能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甚至还包括高级的精神生活资料。因此,一般人的“初心”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奉献社会的作用,但索取则是他们的最根本的目的。
于一般群众的“初心”不同,共产党人的“初心”更多的则是来源于“责任”。这是有着具体路径的。一是权威的授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从此以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党章中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性质。毛泽东同志说得更加直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②几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一脉相承,对共产党人“初心”的内容作了更加具体的概括,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二是自己做出的承诺,历届领导人都曾代表全体共产党人做出承诺,这就是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入党誓词。由此可见,接受权威的授予、履行自己的承诺,坚守自己的党派性质,就是共产党人“初心”形成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就在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初心”。因此,每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时刻牢记人民的嘱托和自己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坚定自己的责任,坚定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本色。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奉献,属于第一位的利益“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并不否认个人利益,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正当追求个人利益,但在大多数特定的境遇中,尤其是当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兼容时,则主张将个人利益融于人民整体利益去对待和处理,甚至以舍弃个人利益的代价,牟取人民大众的利益。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首先,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大众,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的利益;实现了人民的利益,也就实现了共产党人自身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其次,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主旨奋斗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此,共产党人,就必须遵从这个“主旨”,建立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这既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又是共产党人的义务,是必须作为的。因此,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出奉献,就成为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行为“红线”,是不要求回报的。
再次,共产党员的利益也在于“索取”,但这种“索取”的实质是“给予”,即给予人民群众利益。给予人民群众利益越多,即奉献愈多,自己的利益实现就越充分。因此,奉献,是共产党人利益的核心。其实,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没有踏上共产主义道路之前、仅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这个宗旨。他在中学毕业前夕写的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说道:“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③他的结论是:“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④中国共产党人就应该是这样“伟大”的人物。
最后,追求和实现人民大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的利益所在。马克思的好友、德国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在马克思的影响下,以诗歌的形式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奉献目标:“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得到的东西拿去饱那闲饭的肚腹。”⑤因此,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生活清苦、地位平凡,甚至献出了生命,都心甘情愿,心理释然,因为他们认识到,他的行为践行了对人民的承诺,实现了自己追求的“利益”和幸福。
一般人和共产党人的“初心”本体都是利益,但共产党人的利益本体具有更高的价值。
首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难看出,共产党人“初心”的受益者是众多的,包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直到全体人民群众。共产党员实施对反动派的武装斗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勇堵枪眼,使众多的人民群众获得解放,过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幸福生活;共产党实施对落后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焦裕禄领导人民治理盐碱地、孔繁森留在艰苦的西藏阿里地区默默工作,使众多的人民大众脱离了贫穷,过上幸福的生活。总之,共产党人通过自己的默默付出,为众多的人民大众赢得了利益。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并不满足于消灭敌对阶级,最后还要消灭自己,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共产党人“初心”的奋斗目标是最远大的,付出同样的努力,使人民大众获得最高的利益,无疑是一种最高效率的奋斗。正如经济学原理所说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最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伟大的精神(或者说是态度),就是奉献精神。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处于一个复杂的关系环境中,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于是,当今时代,人们需要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和力量,从而实现智能优势的集约、创新精神的凝聚,更需要扶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自觉。因此,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关系面前,人们迫切需要“共生”的状态。但“共生”状态并非静止的搁置状态,而是动态的联系状态,这种“联系”状态的形态就是“互动”,而核心则是奉献。人们都具有奉献精神,每个人就都会得到帮助,就会提高改造自然、驾驭社会的力量,早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己的“初心”,为人类展示了奉献的精神,实在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利益的价值升华。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为人民服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③⑤肖灼基.马克思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