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建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历程记录与经验总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讲最根本的实践要求,就要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涉及方面很多,但最大的政治要求和最高原则,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大江东去,总有潮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9 年光辉历程,印证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党的正确引领,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认识成果和实践要求,在收录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也得到了全面体现。在此前,党的文件中使用的多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何会有提法上的重大变化?这既是深刻总结历史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重要结论,又是及时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重要思想载入宪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一次新飞跃。
治国如弈棋,要在取势、难在布局,既需胆略、也要智慧。越是危难关头、关键时刻,越能凸显领导核心作用。正是因为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我们党才有了总揽全局、引航定向的核心,我们党才能更好凝心聚力汇聚民智,成功应对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的最深层密码,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多次谈到何谓“国之大者”“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国之大者、国之根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入新时代、跨上新征程。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不断推向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 多年,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立足时代条件,着眼时代问题,肩负时代使命,描绘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璀璨画卷。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与民族复兴正处于“关键一程”同步,我们党也正赶着一场“大考”。当前,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擘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既全面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更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为我们科学运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提供了科学指南,指明了实践路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尤其要使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向世界一流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抗疫脱贫“双战双赢”,以此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行百里路半九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改革创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品质,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和“关键一招”,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在政治建设方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建设方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文化建设方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社会建设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战脱贫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强污染防治,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外交方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不断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改革的强大生命力。
当今世界形势波诡云谲,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多年来超过30%。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的责任担当。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重视什么、关注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满了誓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旗帜和道路至关重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当我们回望历史、眺望未来,审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99 年来的奋斗历程跃然纸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让人心潮澎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主轴、主线展开,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聚焦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突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都会找到答案。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
方向,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极为重要。方向正确,党就有力量,人民就有奔头,国家发展就有希望。但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社会革命从来都是在伟大斗争中推进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保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强大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我们党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经济发展速度一枝独秀,“中国道路”和中国的前途命运被世界普遍看好,社会主义在中国大放异彩。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方向坚定、行稳致远,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