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温少海 李 曼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让湖北武汉成为了世界聚焦的中心,也成为了媒体“大战”的战场。各家媒体各显神通,使出看家本领,为防控战疫鼓与呼。一批批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优秀战“疫”作品脱颖而出。 而这其中,一种“纪实直播新闻”,以其强烈现场感、真实性、纪录性、感染力脱颖而出,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
“纪实直播新闻”是笔者观察到的一种介于传统新闻、纪录专题片、网络视频直播之间的融合态新闻形态。
2020 年2 月26 日,湖北卫视《湖北新闻》节目中,史无前例的播发了一条长达7 分半钟的战疫报道,题目叫《记者探访重症病房:他们不仅是医生》。湖北广电两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房采访。因为重度污染区不能携带话筒、摄像机等物品。记者只能用病区内的工作手机进行拍摄。 这篇报道,全程无解说词,完全靠记者、医生、病人的对白或讲述来串场。 更衣、消毒、抢救、生活.....新闻用类似白描纪实拍摄手法,勾勒出病室里的互怜互助,拼搏与挣扎,乐观与无奈,温暖又残酷的真实画卷。节目播出后,深深震撼了广大观众,赢得如潮好评。
如出一辙,2 月9 日晚,环球时报记者拍摄了一篇名为《武汉市转运病人混乱一幕》的报道,也是7 分钟,原生态的记录了武汉战疫的一个新闻现场。 报道通过转运车无所适从来回奔波的拍摄记录、司机的抱怨,以及记者现场介绍,反映了武汉战“疫”某些执行层面问题,引发社会哗然。报道发出后第四天, 中央对湖北省和武汉市主要领导人做出重大调整。
像这样的纪实式、直播式报道,在今年的战疫报道中不胜枚举。 央视的《在武汉》、中新网的“战疫”Vlog、封面视频的“武汉战疫Vlog 报道”、CGTN 制作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湖南广电的“逆行者”日记等等,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纪实直播”手法。而一些网站、网红、大V,更是驾轻就熟的运用“纪实直播”短视频进行报道。爱奇艺的《中国医生》、优酷的《冬去春归—2020 疫情里的中国》和《第一线》,网红“蜘蛛猴面包”的《武汉日记2020》等等,一批海量的UGC“纪实直播”短片不容小觑。由此可见,“纪实直播新闻”已经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乐于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研究这些战“疫”报道,我们可以发现,“纪实直播新闻”有这样几个特点:
轻装上阵。 记者采访基本是运用网络直播的拍摄设备和手法。 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一根耳麦线即是采访的全套设备。 因设备轻便,各种视角都能轻松获得。
手持摄影。手持拍摄镜头会有一定摇晃感,但晃动的镜头给人更加真实生动,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增强真实感。
结构自由。 “纪实直播新闻” 未必遵循传统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各部分,根据新闻信息量可长可短,更灵活,有时也运用大量空镜头留白。
不需解说。“纪实直播新闻”就是记者带着观众去采访,让观众能直面新闻现场的人和事,全程一气呵成,不用或少用播音员另外配音解说。
时长不短。 4-8 分钟,甚至更长,一般“纪实直播新闻”的时长,都会长于传统新闻报道,缺点是占用大量版面,优点是有利于详细展现事物、酝酿感情、让观众有时间消化信息。
博采众长。“纪实直播新闻”的形式吸取了“网络视频直播”、“纪录片”和“传统电视新闻”的特点和优势。与“网络视频直播”相比,时长短、信息集中;与“纪录片”比有人为参与,并非单纯记录,观点传递清晰明了;与“传统电视新闻”比,更真实,更鲜活,更有现场感。 正是有这些特点,在铺天盖地的战疫报道中,“纪实直播新闻”才得以一枝独秀。
“纪实直播新闻”的魅力究竟源自什么? 为什么会赢得受众的喜爱呢? 笔者总结如下:
1.是“真实”的力量。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能服务于新闻“事实”地展现,就会对观众产生吸引力。 反观“传统新闻”,采访对象正襟危“立”,说话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常常给人以摆拍,表演之感,损害新闻的真实感。而“纪实直播新闻”,只是真实记录现场,边做边说,边采边动。 采访中的人物语言更贴切,行为更自然,表情更舒展,给受众最大限度的真实感。古罗马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普罗丁曾说:“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就是丑。”由此可见,受众对“纪实直播新闻”的青睐,潜意识来源于对“真实感”的认可,折射的也是一种审美心态。
2.“聊”出来的故事。 “新闻”一词在英文翻译中常常用story 代替。一则好新闻往往就是一则好故事。但是,故事好不好,一是看内容,同时也要看怎么讲。 在社会不断开放、民主飞速推进、教育不断提高、传播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灌输式、填鸭式、告知式、教育式的新闻报道,只能让受众厌烦,避而远之。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受众已经形成了“不能等”、“不能猜”、“不能烦”的“坏”脾气。 因此,媒体“讲故事”必须放下身段,放低声调,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新闻故事,娓娓道来,敲击受众心灵,才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而“纪实直播新闻”正具备这一特质。在封面新闻的“武汉战疫Vlog”中,记者一边开车驶往保供企业,一边介绍采访内容,好像一位伙伴在给自己讲述;在湖北广电的《实地探访火神山医院》报道中,记者一边了解一边说一边走,带着观众观看医院的条件和设备,真诚且真实;在央视系列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中,甚至没有记者,报道由采访对象自己讲述完成......新闻事中新闻人,听一个朋友讲故事。 试问,这样的亲和力怎会不吸引人?
3.追寻深度和细节。 信息时代,每天“碎片化”信息如洪水肆掠,滚滚而来,受众时常会陷入结构性信息孤岛之中。如何拨开垃圾信息,探究新闻的真相和细节,掌握新闻背后的新闻,是广大受众渴求的。“纪实直播新闻”总体来说是新闻报道,但同时又兼具新闻调查的一些特质,比如带着受众亲临新冠肺炎ICU 这样难得一见的现场; 比如跟着工作人员一层层的揭开重症新冠肺患者救治的谜题;还比如对“抗疫”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细节探究。
通过对深度信息和细节的展示, 让受众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新闻发生的状态、背景和环境。 通过镜头、对话、讲述,传达了文字所不能传达的更多信息,有效的消除了受众的不确定性。
4.易于接受和消化。 挖“干货”是新闻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但是“信息干货”不等于“到达干货”。 如果把“新闻”当做一道美食,它应当既可以饱腹、又可以品味。我们常常看到一则报道,使用数据、图表、出镜.....各种手段,表现的淋漓尽致,信息十分丰富,但是看完了,我们就忘掉了,留不下任何印象。 这就是信息“太干”,难以为普通人接受。 因此,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新闻包含的“信息干货”并不能“太干”,否则受众会被“噎着”或“消化不良”。而如何做出一条易于受众接受的新闻,且最大程度让受众记住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关键。
观察许多“纪实直播新闻”不难发现,信息传递只是许多报道的重点之一,“刺激记忆” 的手法有时却放在更重要位置。在一些“纪实直播新闻”中,会大量采用留白画面或者空镜头。如,摇晃着走动的镜头,空旷的城市街道,疲惫的身影,模糊的远景等等,无解说,无介绍,无字幕......简单衡量,这些画面信息量并不大,但效果却十分突出,它给观众留下了情绪酝酿的时间、强化了情感传达和感染力、提供了思考沉淀的空间,让受众更好的理解新闻,记住新闻。
笔者认为,既然“纪实直播新闻”已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我们又何不大胆尝试,用好这一形式和手段,为广大受众打造更多更好更深入人心的新闻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