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铭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成果体现在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沟通是表达最丰富且传输最高效的一种交流方式,听说能力也成为了对外语人才质量最直观的考量。因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
根据语言学概论,语言在本质上具有五个特性,即任意性、离散性、双重性、位移性和递归性,以上特性都决定了语言是在不断变化和被创造中的[1]。语言创新的机制是掌握有限的句法结构,通过对其中成分的替换而产生不同新的表达[2]。因而,语言在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可以随时代前进不断更新迭代。
1.2.1 语言运用
语言的创新并不在于有限自足的语言,而在于人们知识的整个语境以及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系统的显著差异在于创造性,即用有限的规则创造无限句子的能力,创造性是语言作为规则系统的本质特征。针对英语学习者,语言创造能力即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运用目标语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个性化的输出。
1.2.2 口语能力
Hughes(1989)提到口语在语言学习中被高度重视是因为它是语言创新和演变的来源。基于语言的五大特性,二语学习者可以灵活运用目标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激发他们的语言创造力。
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正在从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特点向素质教育转型,但不可避免一些升学压力大,教育资源匮乏的考生大省将教学中心主要放在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上。例如东北区域的中学,甚至将听力设置为考生选答内容,没有听力理解这个输入方式作为输出的根基,毫无提高口语能力的空间可言,更别说在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了。
外语课堂焦虑主要指外语学习者在外语课堂上由于必须用非母语进行课堂活动而产生的焦虑。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焦虑。他们分别指课堂上学习者因为害怕不能用外语自由的交谈而产生的焦虑,因为害怕考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因为害怕别人尤其是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而产生的焦虑(Horwitz etc.,1986)。
(1)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课堂讨论中,占据中心点,主导交流过程,单向输出,学生反馈较少,且不积极主动。
(2)师生关系拘谨。教师教育用语不够亲和友善,常出现祈使句等命令性口吻;学生当面对老师毕恭毕敬,服从老师指令,私下肆意对老师进行评价。
(3)教师责任重大。在评判学生个人学业成就时,老师的教学能力被冠上主要责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过度依赖老师成为了家常便饭。
3.1.1 拓展材料
在偏重应试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不得已拘泥于课本、考纲和考题,过度重视解题技巧,忽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当基于考纲,超越考纲,在教学计划中设计一定数量的激发学生个性化的课堂,如拓展英美文化常识,了解英美文学历史等,以提高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1.2 口语能力
(1)准确度。词汇的使用、语法结构是表达内容准确度的基本保障,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巩固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通过听力多建立相关语境,并引导学生区分同义不同形词汇的深层含义。
(2)语音。一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感到不自信本质在于对自己的口音发音不自信。因而,老师可以计划几节提高学生语音的课堂,注重音标纠正,以从外在形式上改善学生的口语发音,增强自信心。
(3)语流。学生因为缺乏词汇量,未掌握一定语音技巧,常常在口语表达时不够流畅,因而教师可以传授一些提高口语流畅度的语音技巧,诸如连音、失爆、划分意群、停顿、语音语调等方式。
英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鼓励和积极评价,使得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敢于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获得正向反馈,强化自主口语表达的动机。同时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互动策略、问题策略和反馈策略。通过不同的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互动强度,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英语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认知体系。通过利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促进语言习得。通过细化反馈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发现语言知识系统的不足。
3.3.1 囊括视听说演,营造沉浸语境
(1)运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模式。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演讲视频、纪录片、电影等影视资料让学生品味思考,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思维进行个性化思考;
(2)角色扮演,沉浸体验。1)基于课本,请学生小组合作,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并在课堂中进行小组展示,既强化口语能力,又能在演绎中体现个性特点。2)请学生再现经典英语影视片段,感受英语人文气息,并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多开口发声。
3.3.2 贴合实际生活,强化学习动机
(1)结合实际,强化动机。请外教进入课堂分享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在公共演讲时注重幽默文化,加之贴合生活的有趣内容的充实,定能在开拓视野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培育自主学习能力。
(2)设置口语活动,丰富校园生活。1)可以开设班级范围或者校级范围的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来吸引在英语口语方面有所追求的学生积极参加。2)提供学生从事国际会议志愿者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在现实环境中提升口语能力,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强化口语学习动机,促进创新学习。
3.3.3 结合社会热点,培养国际视野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阅读报刊、听新闻、观看新闻报道、学习新闻用词,以关注社会热点,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国际视野。
结合全球化进程下对于创新人才的要求以及跨文化交际作为学习英语的最终实践性目的,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英语教育的重要一笔。而当下的教学模式尚缺乏学生提高口语创新能力的真实的语境,学生尚存在自主进行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以及我国的师生权力关系削弱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因而建议广大英语教师注重学生基础口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尝试营造良性的课堂互动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并丰富教学设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总之,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实践性、艺术性,还应体现自主性,渗透创新性,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