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达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234)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天,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依旧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为阻止我国的和平崛起,不断通过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的形式打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摆脱这种困局,我们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但是,近年来,受到西方价值观宣传的影响,出国不归的优秀人才举不胜数,人才流失成为我国科技发展道路上的切肤之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对未来人才加强知识培养,另一方面要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怀,令他们逐步确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成为拥有崇高理想并甘愿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的新时代人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都作出过重要部署”。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青少年确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个人对本国政治体制、组织方式和发展道路的根本态度和立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为最终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西方民主体制相对立的,怎么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系统阐释,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读,能够引导青少年逐步理解与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与先进性。我国的政治体制是科学的、历史的选择,在全球政治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愈来愈得以彰显。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使青少年确立科学正确的三观。青少年成人的过程即是三观的养成过程。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越来越便利且被动,一些不良信息与扭曲的价值观无孔不入,青少年极容易受其影响并误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抵制不良信息与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青少年主动探讨人生的意义,进行价值反思和批判,并科学认知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帮助他们在青春躁动与迷茫的阶段开启一扇思考的窗口。通过主动思考、积极反思,他们最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而且并不会偏离科学与理性。一种好的教育,不仅在于传授技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青少年怎样看待社会和世界,怎么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此,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领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一个人不接受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坐井观天,不接受德性的教育也可能会心胸狭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引导,不仅能够促使青少年确立科学正确的三观,还能够引领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所谓崇高远大的理想,是指在特定的时代,能够担当历史责任,为集体和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理想。在精致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横扫校园的今天,提倡和鼓舞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爱国教育,通过爱国精神的感召,英雄主义的渲染,可以养成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情怀,从而引领青少年树立报效国家、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远大的理想。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要,而且特殊,它相较于其它教学课程而言,具有自己独立的特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泛且抽象。思想政治教育严格上来讲不在于一门思政课,而是由一系列课程组成的。它至少应该包括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关的课程。为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一些知识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因为存在大量的哲学知识,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广泛而且抽象。所以,与其它学科内容上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就显示出了其独有的特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思想政治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个人。知识的传递和学习需要理性来完成,而热爱祖国,是一种情怀,需要青少年感性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青少年的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一起用力推进,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成效。过往的历史经验证明,单纯的知识灌输是不可取的,不仅无助于学生情怀的培养,甚至还会让青少年产生逆反的心理。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见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思想的教育、德性的培养,这些目标通常具有隐蔽性,无法通过考试或者考核在课堂上展现出来。青少年在课堂上迫于教师的压力也有可能发表一些违心之论,甚至有些积极的行为也是不可信的。一旦外部压力解除,特别是当学生出国之后,有些学生甚至会有精日、精美、辱华的行为和言论。所以,短期的、片面的言论和行为不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人的德性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爱国主义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个人日常的生活尽管琐碎而平凡,但当祖国危难,或者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的抉择才能够成为是否爱国的标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与其他学科门类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具有更为紧密的内在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门类,它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广泛的,它是由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但是,哲学与其它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同,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而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哲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延伸和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这就需要让青少年学习和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作为文化灵魂的哲学,也必然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诠释的内容。因此,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哲学,哲学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它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在知识内容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哲学的方法也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哲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综合归纳、逻辑分析以及价值的探讨与反思,在知识讲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学生逻辑思维方式以及价值批判精神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哲学学习与探讨的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和使用这些方法,鼓励青少年运用逻辑分析的方式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主动反思知识价值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出入,勇于进行批判,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养成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精神。
其次,哲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统一的。
恩格斯曾说:“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同样,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也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哲学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性活动”。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灵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理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哲学也是人所特有的理性思辨能力的结晶,通过不断的系统的逻辑思考和价值反思,人产生了哲学,同时,哲学也塑造了人。哲学的根本作用不在于给予这个世界相对科学的真理和答案,而在于塑造那些具备逻辑思考能力且勇于进行价值批判的独立人格。所以,在塑造人这一点上,哲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立德树人”是一致的。人的德性是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人的成熟也意味着独立人格和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哲学塑造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塑造的人,在根本上也是统一的。虽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目标是促使青少年确立基本的政治认同,但是这与哲学所提倡的逻辑思考和价值反思并不相悖,因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正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基础之上的,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哲学反思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走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由于近年来应试教育价值观和知识学习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地位受到忽视,其工作方法也变得简单粗暴,这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以致社会上不断出现各种媚外辱华的乱象。如今,国家日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照搬过去的工作经验是不够的,而应该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充分认识到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联系,并审视其价值,重视其地位,发挥其作用。
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经过了理论论证和历史考验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同样也是理论逻辑与现实问题在实践中科学融合的结果。青少年只有在哲学的学习中,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产生并能够用于指导实践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延续,是哲学理论随着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化的结果,对待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青少年能够基于这些哲学上的认知确立基本的政治认同。如果不在哲学知识上进行引导,而仅仅告知青少年我们目前存在的,就是最正确的,这不但令青少年感到迷茫和无措,还会让他们养成屈服于权威的习惯,从而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为了树立文化自信,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日益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世代累积,过于宽泛和博大,我们应该进行必要的筛选和重点的学习。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想要科学精准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和精髓,就必须认真系统的学习中国哲学。所以,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仅仅靠背弟子规、三字经以及穿汉服、行古礼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知识和形式都是皮毛,只有通过中国哲学的学习才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根本,才能明白儒释道在几千年的流传和探究中怎样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力久远的华夏文明。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内容是哲学,想要进行有效学习,就一定要运用哲学的方法,哲学在青少年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逻辑思维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数学的学习和运用同样能够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只不过它们是在数学符号中进行的。哲学培养青少年的逻辑思维是在抽象的语言和概念中展开的,青少年不仅要充分理解语言和概念的含义,还要在此基础逻辑上分析它们的内在关联,这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非常有难度的挑战,但同样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训练。科学的思维能力一旦养成,知识的获取就不再需要夜以继日地灌输,通过思考分析就可获得,同时,这也是获取新的知识进行创新的基本前提。
在哲学和科学尚未清晰地分离之前,哲学的范畴是无所谓不包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专业分工的日益细致,目前哲学更倾向于社会人文领域的研究。但即便是这样,哲学讨论的范围也是极其广大的。小到我们个人的生活琐碎、邻里家常,大到国家社会、文化传统、民族和世界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哲学都能在逻辑分析和价值批判中反思和探究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的学习虽然不是全面系统的诠释哲学,但是已经足够增进青少年的学识,另外,哲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也能够帮助青少年在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到新的感悟,这样循序渐进,也就开阔了青少年的眼界,青少年综合的人文素养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养成在于多个方面,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经历都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个体道德品性的塑造。在学校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内容,它的特点在于理性认识基础上的求真,而真与善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真是善的基础,善是真的价值表现,因而求真是青少年获取坚定信仰以及树立优良品德的基石。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能够令青少年有效养成优良的品德,这种作用和功能虽然有些隐晦,但是在逻辑上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因果关系。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不在于增加青少年学习的负担,而是日积月累的封闭式学习促使青少年关闭了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这也就是很多西方教授和学者在中国的课堂上一直质询学生们为何习惯于沉默寡言的原因。我们国家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基数的人才资源,却难以出现顶流的科学家,我们的青少年在知识竞赛和考试上世界领先,却在之后长期科学研究中变得默默无闻,这些就是青少年在学生时期专注结果而不反思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思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1]。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鼓励青少年发问,支持青少年质疑任何形式的权威,提倡青少年对既定的社会事实和现象进行价值反思,这种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培育和激发青少年主动思考的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并促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哲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说明,那么如何有效保障这种价值的体现就成了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哲学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的哲学,对于青少年而言所进行的推广和教育是不足的。这是因为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不受重视,在青少年学习的课时比例中所占微乎其微。所以,我们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青少年学习中所占的比例,同时也要求增加哲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例。哲学的知识虽然广泛且抽象,但是在信息化的新时代,青少年早已出现心智早熟的特征,引入哲学的学习和思考不仅不会增加学习的难度,还能够科学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青少年而言,哲学的知识过于狭隘,学生们既不能完整地认清哲学的范畴,又无法利用现有的哲学知识进行逻辑的思考,以至于在政治认同教育中无法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必然性。所有碎片化、简略化的哲学内容都成为知识填鸭,青少年甚至会对哲学产生错误的认知,这也就是至今民众流传哲学是“疯子”之学的原因。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是令人堪忧的,这不仅表现在青少年的行为日益极端和情绪化,也体现在他们对于基本的道德信条的漠视。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形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运用哲学的方法,不逃避问题、不规避争论,在理性和逻辑的基础上积极的探讨、主动的反思,引导青少年在思想碰撞中寻求到价值共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青少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真正的理解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传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实施主体是思政课教师。只有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哲学素养,才能够保障哲学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思政课教师通常接受过高校专业的教育,虽然在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除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有关课程之外,还有马克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诸多哲学课程,但是哲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价值反思的过程[2]。仅仅通过高校思政专业教育,而从此裹足不前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中,一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客观上要求教师们必须具备丰富而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哲学素养,所以在他们通过专业学习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重视他们长期的成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但是与其它学科不同,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哲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充分的价值,如果这种价值能够得到保障和发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哲学的方法从传统的教育思维中解放出来,避免知识性的填鸭和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塑造开放性、讨论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调动青少年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教育部门也应该破除成见,不能片面的认定哲学式样的讨论会造成青少年思想的混乱。通过教师理性的引导,知识讨论和价值反思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养成健全的心智,更能启迪他们的智慧,促使他们养成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从而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