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琦 隗胡小雅 牛龙
摘要:目的:分析当前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立足实验研究思考临床治疗的对策。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5月份至2019年5月份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进行组别划分,单数组开展常规治疗,双数组在单数组基础上进行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结果:双数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单数组,数据比较呈现出鲜明的差异。结论: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体现出胸闷气短、血压降低以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可以充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运用。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心脏疾病;治疗对策;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56-01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指患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或者是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心脏疾病问题,同时该疾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1]。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立足实验研究思考临床治疗的对策,选择某院2018年5月份至2019年5月份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份至2019年5月份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通过数字表进行组别划分,单数组开展常规治疗,双数组在单数组基础上进行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2]。单数组患者的年龄在38岁至75岁之间,均值为(57.09±6.82)歲;28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双组患者的年龄在39岁至75岁之间,均值为(57.65±6.91)岁;27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以及性别比较上不呈现统计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单数组开展常规治疗,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曲美他嗪,每天三次口服药物,每次20毫克。同时,47例患者需要在用餐结束之后服用药物,连续进行三个月的药物治疗。
双数组在单数组基础上进行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的药物治疗方式和单数组相同,然后每天服用三次复方丹参滴丸,每次为10丸,也需要连续接受三个月的药物治疗。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x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双数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单数组,数据比较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转变,出现多种疾病问题,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病症。主要常见的疾病诱因是高血压、肥胖、不能科学运动、吸烟以及糖尿病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心血管疾病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且有效的疾病治疗。曲美他嗪可以改善人体的心肌能量代谢,但是整体作用比较慢。而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药物是三七、丹参以及冰片等,在这些药物作用下可以对患者起到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以及活血通络等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选择某院2018年5月份至2019年5月份收治的94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进行组别划分,单数组开展常规治疗,双数组在单数组基础上进行丹参滴丸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效果实施分析,得知单数组11例患者治疗显效,22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患者治疗无效,最终治疗效果为70.21%,双数组23例患者治疗显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1.49%,所以双数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单数组,数据比较呈现出鲜明的差异。
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体现出胸闷气短、血压降低以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的药物治疗可以充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这种治疗方式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马广大.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46-47.
[2]王艳武.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2):40.
[3]杨礼波,张瀚之.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9):1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