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初昕
家乡有初夏吃乌饭的习俗。乌饭是用乌饭树的嫩叶捣出汁水染黑的,乌饭树又称南烛、染菽,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半人多高,春天发芽长嫩枝,嫩枝颜色为淡红色,开小白花,一朵朵缀满了枝头,花谢果实挂枝头,等到初冬时节,小小的果实变成紫黑色的时候,便可以吃了。
乌米饭的由来是有传说的。相传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绞尽脑汁想办法。有天发现路边的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于是目莲就采摘这种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
乌饭树发芽长枝的时间和茶叶相仿,等茶叶采摘得差不多了,便可以上山采摘乌饭叶做乌米饭了。
初夏的乌饭树鲜嫩汁足,油光发亮。小时候,听说要做乌饭吃,我们小孩最高兴。后山的条坝上有不少乌饭树,我们生怕去晚了被人摘走了,一大早便挎只竹篮踏着清晨的露水到后山采摘乌饭叶。
乌饭树和茶叶树差不多高,攀下柔软的枝条,采摘枝头上鲜嫩的叶子。用来制作乌饭的叶子无需太多,采摘大半篮就可以了。乌饭叶摘回家以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放在石臼里用木槌轻捣,直至把枝叶捣碎为止。乌饭叶捣碎以后,再放入纱网中过滤,把渣滓过滤干净,就可以将适量的糯米浸泡在汁水中。这样浸泡五六个小时以后,原来瓷白的糯米此时已经脱胎换骨了,被浸染成了乌黑色,米粒也发胀了不少。
在泡米的间隙,还要准备其他食材。制作乌饭,腊肉是少不了的,将腊肉切成小丁粒,此外还有香菇丁、小竹笋丁,以及刚上市的嫩豌豆。接下来就是把染黑的糯米沥干水分,将腊肉丁、豌豆、小竹笋、香菇末拌入米饭中,盛进饭甑里,放在灶头里大火蒸制半个小時,就可以退火冷却了。在氤氲的蒸汽中,缕缕清香不时钻入鼻翼中,深吸一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至。蒸熟的糯米乌饭具有“黑、亮、晶、香”特点,软糯不粘黏,是一种可口的蒸品佳肴。
盛入饭碗之前,要趁热用饭勺充分搅拌均匀。经过高温蒸煮,腊肉的油脂渗透到糯米乌饭当中,油滋透亮,清香中透着腊肉醇厚的香味。特别是那翠绿的豌豆镶嵌于乌黑的糯米乌饭中,宛若翡翠一般点缀得无以伦比。吃上一口,软糯醇厚,齿颊留香。品尝过后,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舌间蔓延,着实让人记挂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