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珍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9年度规划课题《高中生政治认同培养策略研究——以活动课为视角》科研成果,立项编号:CDXKT22988
摘要:时事分析活动课对提高学生政治学科兴趣、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分析不仅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还符合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从精心筛选抗疫素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大胆创新课后活动等方面深化,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关键词:政治认同;活动课;抗疫素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各个课程都逐渐重视那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的素材的挖掘与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袭来,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批抗疫英雄,国家和政府出台了更多心系人民的政策,在这特殊的一年里,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抗疫素材中的丰富养料,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担当一份应有的责任。
一、概念界定
政治认同。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在《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一文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强调“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主要对象有:国家、民族、政党、政府、制度、政策、价值观等。其中,对国家的认同当属最基本的认同。
二、抗疫素材分析在政治认同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筛选抗疫素材
(1)坚持“生本”原则
高中政治学科的生命力和原点就在于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抗疫素材的选取既要有时代性,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又要贴近学生的思维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体现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尽早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时代新人。
(2)坚持科学性原则
抗疫素材的科学性是指信息要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这就要求课堂上采用的抗疫素材应当遵循客观事实,在“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从权威的网络、报刊等途径挖掘抗疫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触各种抗疫信息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信网络散布的各种谣言。
(3)坚持亲和性原则
抗疫素材可以真实地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疫过程中的具体政策及具体行为,相关网站和学习强国等APP上蕴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能够在学生认识思维的发展阶段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在筛选素材时侧重于图片、视频,尽量选取身边鲜活的素材,为学生搭建亲和的情境,便于理解哲学原理和培养公民意识。例如,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中,教师可选取接地气的英雄人物——武汉快递员汪勇的先进事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创造与实现。
2.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不竭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准确地把教材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选取合适、新颖的课堂导入方法,对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设问,启发思考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在素材分析中,教师的问题设置要科学严谨,要善于运用追问方式使学生相互启发,引起联想,由浅入深逐步分析。例如,针对网友热议钟老院士儿子的腰带事件,教师顺势并分时段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请问钟老院士的儿子钟惟德佩戴名牌“爱马仕”的腰带应该与否?为什么?②请问你如何看待网友质疑钟老儿子的腰带的现象?他们的言论背后有什么意图?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上网了解钟惟德的工作等情况。教师就此及时点评,指出对第一个问题的判断就是价值判断,而钟惟德的工作和收入情况就是事实判断。这说明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又说明了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3)深入评析,培育素养
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评析中的发言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抗疫素材的评析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一是通过讨论或辩论,利用正能量内容进行教育。二是教师的正面导向。学生在评析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或偏差,教师在答疑解惑中要及时引导与纠正。总之,学生评析的过程也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从而促进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生在评析抗疫素材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全面、辩证的看待问题。评析抗疫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向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良好的对话机会。
(4)用心感悟,升华情感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发展心理的必要条件。只有情感被激发,才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断获得成功。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运用时事素材引发学生与教材、学生与人物事迹等方面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擇》教学中,教师可选取李兰娟院士的小视频等素材,让学生了解是她向国家建议武汉立马“封城”的信息。接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兰娟院士的影响力会这么大?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结合素材思考,学生就能具体体会到:人生价值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的,为人民和社会着想并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与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院士不同,李兰娟院士出身贫寒,教师还可与学生分享她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深刻感悟李院士的坚持精神,为启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起到共鸣效应。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用几句真情的寄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助人的热情。
三、总结
在线上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尝试创建一个话题,开设一个具体的小专题交流会,比如教师可以确定这样一个小专题:最让我感动的抗疫英雄的故事。围绕主题,教师可以先请一批热情的学生作示范,慢慢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参与,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故事,并把自己整理的故事朗读,制作音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投票评出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51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