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脉注重主体关注语言

2020-11-17 09:39于飞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1期

于飞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具有语言形象美和强烈的抒情性。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语文教师以讲题做题代替诗歌语言品味,很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拟结合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卷诗词鉴赏题谈一谈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需要把握意脉、关注主体、品味语言,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提高阅读思维品质。

关键词:把握意脉;注重主体;关注语言

202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认真分析江苏省高考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命题的特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丰富,区分度大。从题型的样式来看,2020年还是延续江苏卷一贯的风格,以两道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点设置上一是考查信息筛选概括,二是考查情感主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同时加入了注释,为考生答题提供了帮助,无形中降低难度。就诗歌内容来讲,交织了景号情、事与理的内容,情感丰富,哲理味浓厚。(2)考点分布广泛,考查重点突出。试卷第10题紧紧围绕“情为何物”,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9题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筛选、概括的能力,同时此题在设问上加入情境设置,让考生更容易理解。(3)突出解题能力,注重人文特点。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常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答题的规范。就试卷设置的两道主观题来看,试题更注重考查考生文本解读的能力,淡化模式套路。考生在考场上需要深入文本内核,前后比對分析,才能精准做答。

新课标强调:“在传承文化经典中,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整个设题和文本,我们发现其高度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读明白。考点分布的广泛性,需要考生加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读清楚。主要是在设题方式上读清楚。试题主要考查什么考点?答题的方向是什么?学生需要有方向地作答,才能将答案写清楚。(3)读透彻。这就要求考生充分挖掘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总之,我们在解答之前先得读懂古诗词,弄清文题,全面解读,精准做答。从这点上看,高中诗词阅读教学应该在注重应试之道的同时力求遵循语文学习的人文之道,让学生跳出题海,真正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笔者结合2020江苏卷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谈一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意脉,关照整体

何为意脉?顾名思义,意脉是指体现文本意旨的脉络。在古诗词中意脉往往指的是诗人情意变化的脉络。在古诗词中,意识情,情的特点是动。为了把动态的情感串联起来必须借助一系列的意象,形成有机的结构。学生需要有全局的眼光,洞察出诗歌整体的意脉,从而理清作者创作的思路,从而全面解答。

首先,细致分析篇章结构,体察文本的意脉。古诗词常常遵循“起承转合”的篇章结构。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种结构方式,从而有的放矢地解读古诗词。以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送沈康知常州》为例,考生可以紧扣文章标题“送沈康知常州”,形成以下感知:诗歌的题材是“送别诗”,送别的原因是“沈康担任常州知县”。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常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作者对沈康去常州寄予怎样情感?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梳理出颔联、颈联着重写了“常州的现状”,尾联间接写出“对常州美景的怀念”。从而梳理出这首诗歌的意脉为:首句“作客”“为传”点出缘由,颔联、颈联写出常州当地情况,尾联表达情感。

其次,透视内部肌理,洞察真实情感。精妙的诗歌内部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逐层梳理。《送沈康知常州》,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读全诗,我们会发现首句直接点明自己曾经作客兰陵;颔联承接首句中“为传谣俗记州民”并且具体阐述“兰陵”的“谣俗”“州民”;颈联“常恐”与“忽逢”两词对比,强调出对“沈康前去治理常州的期许”;尾联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最忆”一词直接点明对兰陵的喜,也是对好友沈康前去为官的期许。

由此可见,考生在考场上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细致分析诗词的篇章结构,透视诗词的内部肌理,从而精准地解答。

二、关注主体,心中有人

诗词的主体应该是诗歌词背后站立的人。阅读诗歌最终要旨在于读出抒情主体。

借助“象”的特点,挖掘意的内涵。意象是诗歌的主要元素。引导学生解读诗歌,不仅仅侧重于对“象”的客观外在揣测,更需要品味内在“意”的主观情感的抒发。以《送沈康知常州》为例,读懂尾联关键在于“最忆”“惆怅”两词语。围绕这两个词语,学生可以抽丝剥茧式地设问:“为何最忆?忆什么?为何惆怅?”从而通读全诗,可以判断出作者惆怅当地百姓的艰苦,希望好的官员能够解救苍生,看出作者对沈康前去治理常州的期许。再联系前两句,一个立体鲜明“忧国忧民、热爱自然、一心为民”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突显出来了,同时间接地也看出“将成为治理一方百姓的循吏”的沈康。可见,在解读诗歌的时候,学生不仅仅看到象,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文本中的人。同时,学生还需要细读诗句,从精深的语言中感知隐形的抒情主人公,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挚的情感。

三、关注语言,局部品读

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灵活跳动的语言文体。它的魅力在于通过简洁灵动的言语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首先,关注诗歌中艰涩的言语。在考场上,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冷僻而晦涩的词语的羁绊,困于其中,难以做答。此时考生需要跳出藩篱,基于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言语的品味,从而体悟字词的内涵。比如《送沈康知常州》,学生对“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一句难以理解,我们不妨联系全诗整体大意进行推断,从而得出:这两句前后对比,是为了强调“沈康是来改变常州‘沟塍半废‘田畴薄‘市井贫现状的佳士”,“忽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好的地方官的高兴,“佳士”直接表达作者对沈康的认可和赞许。

其次,关注重点程度副词,体悟形态的变化。在平时的诗歌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重点的意象的作用,而忽略了一些程度副词的作用。其实在诗歌中,虚词具有协调句子结构,补充时态,传达情绪等作用。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程度副词,品味语言,做到程度副词的程度。比如《送沈康知常州》,通读全诗,我们可以关注到“作客兰陵迹已陈”中“已”,“殷勤话此还惆怅”中“还”,“最忆荆溪两岸春”中“最”。考场上,学生细读文本可以体会情感的起伏,明确:“已”直接表明一种失落,“还”字强化惆怅之情,“最”字一种发自内心喜爱,同时结束全诗表明对沈康前去常州的祝愿。

同样,我们可以联想到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古诗词鉴赏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歌连用虚词,“区区命已轻”中“已”描述了一个“任务重大却生命短暂的英雄精卫”;“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中“皆”“独”对比,刻画出了“精卫的实干”;“惟应尽此生”中“惟”字又再次点明“精卫不计回报,只求拼尽全力,奉献一生的高大形象”。这些虚词铿锵有力,情感激荡,高昂地表达出了精卫刚毅的品质。在平时的诗歌阅读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粗略化的阅读走向细致化阅读,学会圈点勾画,品味文本中敏感的词语,挖掘文本深刻的意蕴。

总之,结合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我们可以感知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生需要突破传统的题海的瓶颈,关注诗歌的内核是解读诗歌的王道。把握意脉,关注主体,品味语言则是解决阅读困难的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而且真正实现诗歌熏陶渐染的启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