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

2020-11-17 02:19朱志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鹦鹉蛋糕童话

朱志红

“可见的学习”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约翰·哈蒂(John Hattie)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教与学的理念,指“可见的教”和“可见的学”。哈蒂对影响学业成就的138个因素进行了排名,通过效应量比较,得出了“教师最重要”的结论。对此,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称哈蒂发现了教学的“圣杯”。今年,笔者在“可见的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低年级学生童话创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感万物有灵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并且,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要创编童话,首先要让学生相信,万物皆有灵性。这需要相应的引导。在学校里,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赋予所见之物生命。瞧,我把教室里一切事物都搞活了。有人忘了擦窗台,我说,窗台的脸脏了,他会感觉不舒服,轮到谁帮他洗脸了?白板书写笔写不出字来了,我一边加墨一边说,笔在对我说:“我好饿呀,快给我喝点墨,不然我就不工作了!”一个同学关门时太用力,我说,门现在很疼,他在抱怨:“你这个粗鲁的小家伙!”地上有垃圾,我说,纸屑在喊:“哪个小朋友这么懒,不把我送回家?我要回家!”垃圾桶太满没人倒,我问,垃圾桶说他吃撑了,应该到谁帮助他了……我还告诉他们,墙壁和屋顶,每天用坚实的身躯保护着小朋友们,为他们遮风挡雨;讲台和白板,每天都静静地注视着小朋友们,默默记录小朋友们精彩的表现;电脑和投影,每天辛勤地工作着,希望小朋友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文具更是默默地牺牲着自己,只求小主人每天都有进步……所以,我们要爱护他们。对于不爱护他们的行为,我即兴编起了童话,来“感化”他们:

板凳摔跤

小板凳本来站得稳稳的,突然,一股大力向他推来,原来是小主人的身子在往前趴,屁股在往后探。凳子不得不抬起两只脚,用另外两只脚撑着地。一会儿工夫,他撑着地的两只脚就颤抖了起来。可是,小主人并没有坐好,还前后晃了两晃。小凳子大喊道:“小主人啊,求求你了,你好好坐吧,我快撑不住啦!”可是小主人根本不理会他,又晃了晃小屁股。小板凳脚下一滑,往下倒去,“扑通”,小主人也摔到了地上。他的脑袋磕到后面同学的桌子上,揉着脑袋半天没爬起来。小板凳说:“唉,小主人,你要记住啊,这就是你不好好坐的下场啊!”

“可见的学习”指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会教”。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行动者”,应当努力成为“热忱和灵慧”的专家。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是,我以热忱和灵慧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坚信万物有灵的种子。

二、學习迁移,促深度思维

学好语文,阅读是“根”。为了推进阅读,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老师们经常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低年级的童话创编,也可以借助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首先,读起来。主要阅读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小巴掌童话》里的每一篇童话都流淌着温柔、快乐和情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阅读。低年级小朋友识字量少,阅读起来比较困难,一开始可以进行师读生听、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在师生共读时,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进行思维的迁移。我将迁移分成小迁移和大迁移。

1.小迁移

什么是小迁移?即片段的联想。比如,某天,我给学生读《雨中的鹦鹉》这篇童话。《雨中的鹦鹉》讲的是雨天里,鹦鹉奶奶阿红和鹦鹉爷爷阿翠吵架了。他们都赌气地站在树枝上,互不理睬,谁也不去避雨。小鸫鸟和乌鸦都很同情他们,其实阿红和阿翠心里高兴得很呢,没有对方的干预,他们淋雨淋得舒服极了,还欣赏到不少雨中美景。读完后我先迁移:“两只鹦鹉站在雨里一动不动,原来是在享受呢,真有趣!这时如果他们叫两声,你猜他们在说什么?”学生说,他们可能会讨论那棵树为什么长得那么高那么壮,那棵树为什么长得那么矮那么瘦;今天的雨什么时候停,明天天气怎么样……这样进行发散性想象,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为日后的童话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大迁移

“大迁移”是联系学生生活。比如,《想做蛋糕的驴子》讲的是一只叫灰灰的驴子,特别懒,当他看到朋友河马在电视里做蛋糕时,自己也想做蛋糕。躲在他家的小老鼠迫切地等他回来,心想哪怕尝尝蛋糕屑也好。灰灰出门去采购原料,结果在路上,他找了许多借口,把原料一样一样地全吃掉了。回来后,他将自己打扮成厨师的样子,把肚子靠在炉火边烤,说一会儿就会有烤蛋糕的香味出来了。小老鼠生气地说:“我只闻到了烤馋驴的味道!”这篇童话形象生动,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小驴”呢?我开始迁移:“看到这头小驴,朱老师就想到了一个朋友的宝宝,他是个小胖墩,特别爱吃。每天要吃很多东西,而且每次吃,都会找一些有趣的理由:喝牛奶一定要配蛋糕和饼干,不然营养不全面;吃汉堡一定要喝红豆奶茶,不然吃了容易噎死……这些鬼话你相信吗?如果把这个小胖墩变成童话里的一个动物,你们觉得变成哪个动物好?”孩子们都笑着说:“小猪。”于是,我即兴代入,说:“从前有一只小猪,他是只小肥猪,特别爱吃。每次吃东西,都会找理由:喝牛奶一定要配蛋糕和饼干,不然……”孩子们听了,呵呵地笑了—童话就是这样产生的呀!

这种迁移先正向,由童话迁移到生活,再反向,由生活迁移到童话,最后指向童话创作的途径:源于生活。在走进童话的日子,我们要用最原始的教育方式—口耳相传,带领孩子领略童话之美,不满足于浮于表面的哈哈一笑,还要有深刻的思考,广阔的联想,灵活的运用。这才是更深刻的思维之美。

三、注重反馈,护创编热情

在不增加孩子负担的前提下,鼓励孩子进行创编。我建立了一个童话群,孩子有兴致就口头叙述一篇童话,家长将录音转成文字,传到群里。由一句话起步,再慢慢成段,最后成篇。在此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反馈”。

“可见的学习”中,是涉及学校教育效果的所有其他效应量的两倍。我的反馈从两个方面着手:

1.作品反馈

反馈从字、词、句、篇入手。小到一个标点,大到童话的结构,我都提意见。不要求孩子现在就能做得很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得到快速成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小朋友写:“今天我感觉天气好冷啊!风呼呼地刮,我想大树肯定更冷吧!”我告诉她,改成这样就变成童话了:大风疯狂地摇动着大树,恶狠狠地说:“让你瞧瞧我的厉害!”大树被吓得浑身发抖。在群里以这样的方式反馈了若干次,孩子们慢慢懂得了要赋予童话主人公生命、情感、动作、思维等。

2.分类汇总

孩子们创作一段时间后,我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了分类,分成了“真情篇”“道理篇”“知识篇”“智慧篇”“习惯篇”和“其他”。这是根据内容和主题进行分类的。将孩子们的作品大体归到这些类别中去。当孩子没有创作头绪时,看看前五类,也许就会找到题材。

四、关注差异,使共同进步

“可见的学习”指出,教师要进行差异性教学,保证学生有效的学习。事实上,由于父母的差异,有的家庭创编氛围不浓,孩子难免落后。我们要想办法带动他们一同进步。所以,一有时间我就读童话群中的童话给他们听。有时,我还在课余时间让他们听自编的童话故事。他们伸伸腰,敬佩地看看小作者,然后摆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听我读。听完一篇后,再谈谈感想。这样脑子就动起来了。此外,我还建议他们向童话高手学习,自己也学着编一编,并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如果有人跑来讲给我听,不管编得怎样,我都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著名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优秀的童话非常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共情能力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将读童话和编童话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可见,在“可见的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童话创编,可以使学生、老师、家长都成长为“热忱而有灵慧的人”。

猜你喜欢
鹦鹉蛋糕童话
聪明的鹦鹉活得长
小鹦鹉
熟辣烘鹦鹉
笼中的鹦鹉
午夜童话镇
创意蛋糕
做蛋糕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