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丽
(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脑血管疾病包含脑部血管的各类疾病,一旦发生后可造成患者局部或者弥漫性脑损伤,既往常用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获得满意结果,随后临床经过试验分析后提出早期情志护理效果更好,不仅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同时还可提升其认知能力,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提升疗效,促进早日恢复[1-5]。因此本文进行实验,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纳入的80例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讨早期情志护理运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纳入的80例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遵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3.48±1.57)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49±1.33)年,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及大专16例,本科及以上1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3.70±1.46)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2.51±1.29)年,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11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排除标标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研究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给予早期情志护理,(1)入院后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介绍疾病与介入手术相关知识,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告知患者调整饮食、运动计划在治疗中的作用。(2)组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正确陪护方式,并要求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给予患者关心与爱护,使其感受到家庭温暖。(3)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负性情绪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含术前病情评估,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术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给予心理疏导,调整饮食,并指导功能锻炼等。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7-10]
2.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分)
2.2对比两组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总有效率[n(%)]
2.3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认知程度评分变化 干预前两组的依从性、认知程度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认知程度评分变化(分)
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干预前两组的依从性、认知程度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负性情绪明显缓解,依从性提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增强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疗效。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也可有效保障情志护理的顺利实施,获得家属支持及肯定后,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重新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早期情志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早期情志护理运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手术疗效,减轻负性情绪,稳定患者心态,改善认知能力,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